Ⅱ型糖尿病患者TCD及神經心理學分析
佚名
: 關鍵字: 心理學
Ⅱ型糖尿病(NIDDM)是合并癥最多的一種慢性疾病,但人們常常很少把腦認為是NIDDM合并癥的靶器官。最近糖尿病所致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1-3],從腦代謝、神經生化、腦形態學、腦電生理及神經行為學等方面改變的研究進展,提出有糖尿病性腦病的存在[4]。我們對30例NIDDM患者進行了TCD及神經心理功能檢查,以期了解其血流動力學及高級神經功能狀況。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30例NIDDM病人,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31~68歲,平均49.33歲。文盲1例,小學5例,中學15例,中專4例,大學5例。病程1個月~20年,平均7.7年。合并高脂血癥者9例,均無神經系統陽性體征,均做了頭顱CT檢查,8例有輕度腦萎縮,除外腦梗塞及其他腦部病變患者,除外合并高血壓、冠心病、心腎功能不全者。
正常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30~69歲,平均50.56歲。文盲2例,小學8例,中學22例,中專9例,大學9例。
1.2方法
采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編制的臨床記憶量表進行記憶檢查,采用湖南醫學院修訂韋氏成人智力量表進行智能檢查。應用德國產DWL型彩色經顱多普勒診斷儀用2MHZ脈沖多普勒探頭經顳窗對病人及正常對照組雙側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前動脈(ACA)、大腦后動脈(PCA)、經枕窗對基底動脈(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脈動指數(PI)、頻譜形態進行檢測和記錄。血管狹窄診斷標準參照Müller血管狹窄標準:MCA的Vm>120cm/s,并超過正常對照組的MCA的Vm兩倍,ACA的Vm>100cm/s,并超過正常對照組ACA的Vm兩倍’BA的Vm>80cm/s,并超過正常對照組BA的Vm兩倍。
2結果
30例NIDDM患者記憶檢查5項分測驗成績和MQ均較正常對照組低(P<0.05或<0.01)。智能檢查VIQ、PIQ、FIQ也較正常對照組低(P<0.01),領悟、數字廣度、填圖、詞匯、木塊圖、圖片排列等分測驗成績低于對照組(P<0.05或0.01)。見表1。TCD檢測發現30例NIDDM病人中7例10條血管狹窄,其中MCA 7條、ACA 2條、BA 1條。其余23例所檢血管Vm平均值均較正常對照組相應血管Vm低,各條血管PI值NIDDM組明顯增高。見表2。頻譜形態21例表現峰時延長,S1峰>S2峰。
3討論
國外的一些研究發現NIDDM患者有認知功能障礙,如學習、記憶、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5-6]。Lowe等對美國本地人口NIDDM一組大樣本進行了認識功能研究,發現NIDDM患者有輕微的認識功能障礙[7]。這些神經心理學障礙是有其病理生理基礎的。如本研究中TCD檢查結果發現23.33%有顱內血管狹窄,大多數發生在MCA,少數發生在ACA及BA。未發生血管狹窄的病例,Vm均較正常對照組慢,說明腦供血較正常對照組差。而且PI值明顯增高,70%的患者出現峰時延遲,S1峰>S2峰,提示血管彈性差,外周阻力高,腦血管有普遍動脈硬化存在。證明NIDDM對腦血管損害比較嚴重,輕則導致動脈硬化,重則導致血管狹窄。早有研究證明糖尿病增加了所有血管包括腦血管在內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1]。有些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CBF降低,腦血管的反應性降低,腦的物質轉運及能量代謝障礙、神經遞質發生變化,如膽堿乙酰轉移酶活性降低,而乙酰膽堿活性升高,膽堿能神經傳導降低[1,5],這些均為導致記憶及輕微智能障礙的病理生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