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在醫學物理學實驗中的應用

佚名

作者:岳萍 肖俊 陳琳 郭凱

【關鍵詞】 教學法; 醫學物理學; 實驗效果; 問題為基礎的學習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即是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一種教學方法,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獲取知識能力、獨立學習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醫學物理學是醫學院校開設的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必修課程,實驗教學在醫學物理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何開展醫學物理實驗教學是許多教師關注的問題。近年來,PBL教學模式不斷被應用到醫學院校各學科教學領域。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嘗試將這一新的教學模式應用在醫學物理實驗教學改革中,作了初步探索。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臨床醫學專業2007級B班任意抽取30名學生作為實驗組,采用PBL教學;任意抽取另外3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講授法進行教學。被選作對比的兩組學生,實驗過程中均不給予暗示。兩個組理論課內容、實驗內容、實驗教師、考核量化評分標準均相同。

1.2 方法

1.2.1 編制PBL提綱 教師精心編寫PBL 提綱——實驗預習要求,注重“問題”的層次性、開放性、有效性和可探索性,建立“問題庫”,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層層深入學習,逐步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幫助學生掌握實驗要點、難點、注意事項等,達成實驗目標[1,2]。

1.2.2 分組學習 對于實驗組,將學生分成5個小組,引導小組學生實驗課前通過查資料、儀器準備、網上仿真實驗學習等手段,分工合作學習實驗內容,并以書面形式上交預習報告,以一定比例記入實驗成績[3]。課堂上結合課前提問、課堂提問、課后提問3種方式分段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以促進學生對實驗的理解、運用和分析情況。

1.2.3 交流與總結 實驗結束后組織實驗組學生根據自己在實驗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數據的分析、還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和評價,寫出實驗報告。實驗考核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該問卷涉及4個問題以了解學生對PBL教學的評價,問卷統一發放,當場收回,回收率100%。

對于對照組學生,教師不預先給出問題,要求學生課前思考,課堂上老師詳細講完實驗內容后,學生按實驗步驟完成實驗即可,實驗中學生出現的問題,教師直接進行解答。

1.3 數據分析

實驗結束后,根據考核量化評分標準評定兩組學生實驗操作成績、實驗報告成績,用SPSS11.0對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檢驗,P<0.05時,結果被認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操作成績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實驗操作成績、實驗報告成績由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操作成績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比較,t=3.183,P<0.05,兩組學生的實驗操作成績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由于實驗組實驗操作成績平均分為40.5,對照組實驗操作成績平均分為36.8,故可認為實驗組學生的實驗操作成績高于對照組學生。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報告成績比較

由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報告成績t檢驗結果顯示:兩組比較,t=3.263,P<0.05,兩組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由于實驗組實驗報告成績平均分為83,對照組實驗報告成績平均分為74.2,故可認為實驗組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優于對照組學生。

2.3 對PBL教學法的問卷調查

對參加PBL教學法的30名學生調查表明:有24名 (80%)學生比較認同該種教學方法;25名(83.3%)學生認為有助于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27名(90%)學生認為有助于同學間相互的交流與合作;24名(80%)學生認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的學習方法,提高了自學能力。

3 討論

3.1 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實驗操作成績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PLB教學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成績的提高是有顯著性影響的。實驗操作能力是物理實驗能力的核心部分[4]。在實驗組課堂教學中,學生預先根據“實驗預習要求”帶著問題學習,對實驗的目的、儀器的使用、數據的記錄等比較清楚,相比對照組而言,學生操作較為熟練,測量時間短,數據質量高,對教師依賴少,操作成績得分高。

3.2 兩組學生實驗報告成績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PLB教學對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績的提高是有效的。從上交的實驗報告來看,對照組學生普遍完全照抄實驗書上的實驗原理,數據處理不規范或不處理,抄襲現象較為嚴重。實驗組多數學生能簡明扼要敘述實驗原理,對要求的問題回答得較好,數據質量好,處理較為規范,一些學生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還進行了分析討論。根據實驗報告成績量化評分標準評定出實驗組學生實驗報告平均分(83分)幾乎比對照組學生平均分(74.2)高出近10分左右。

3.3 通過對PBL教學法的問卷調查表明,學生中的大多數(約占80%)贊成該種教學方法,認為通過在實驗準備階段圍繞“實驗預習要求”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小組成員進行了學習分工細化,使得每個成員的責任更為明確,都積極地投入到查資料、上網學習、提前到實驗室熟悉儀器的學習中,對所做實驗有較為全面清晰的認識,實驗操作中動作靈活、敏捷,時間充裕,觀察較為仔細,讀數準確,對出現的現象和原始數據是否異常,能積極通過在組員間、組際間、師生間交流,討論中查找原因,尋求合理答案。

總之,實驗課是培養學生以研究者的態度去進行觀察和分析,探討最佳實驗方案,從中積累經驗,鍛煉技巧和機智,為以后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和解決新的實驗課題創造條件[5]。PBL教學對醫學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有著顯著的積極影響,其遠期效果也極其顯著[6]。在用PBL教學進行醫學物理實驗教學時,教師不再是實驗的“演示者”,有較多的時間發現教學的薄弱環節和學生的個體差異,便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和團隊意識,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性,逐步形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意識,同時加深物理學與醫學的聯系,拓寬了實驗的醫學運用,實驗教學效果好。醫學物理實驗教學中采用PBL教學在一定意義上為大學一年級醫學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尤其為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