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學生社團發展面臨的新問題及對策
章德林 劉海
高校學生社團是大學生根據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為增長知識、鍛煉能力、發揮特長、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自愿組織起來的群眾性團體。隨著社會迅速發展,高校學生社團活動已成為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學生社團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校園文化建設、弓1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集體意識、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
一、當前學生社團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近年來,高校學生社團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日益顯現出來,但是也面臨著新問題和新挑戰。
1.社團自身建設和管理方面
社團活動越來越多,但具有自身社團文化特色的社團極少。品牌社團、優秀社團、質量上都還沒達到一定的標準,社團之間良秀不齊的狀況比較明顯。許多社團組織機構成員缺乏動力與凝聚力,干部換屆后工作斷層,缺乏良好的工作機制,沒有真正使學生社團組織工作的開展起到“豐富廣大同學課余文化生活、繁榮校園文化”的目的。很多學生社團也出現了因人設團,也因人廢團的情況,隨意性較大的問題。
2.社團與社團間的聯系方面
各社團間的交流與合作太少,沒有體現出聯合組織活動的優勢和價值。加強社團間的交流與合作是調動大家積極性,保證活動質量的一個很好的措施。社團的交流包括各方面的合作,也并不是局限在活動的狹窄范圍內。
3.社團的繼承與發展不夠
目前許多社團比較忽視社團新老成員的銜接和傳統的承襲,包括社團資料、活動檔案等的留存。學生社團主要干部只重視自己在任期間的工作,而忽略了對下一任成員的培養,以至于社團工作出現干部斷層情況。
4.社團活動層次有待進一步提高
由于經費與場地的制約,學生社團絕大部分活動仍是面向內部。同時,許多社團的活動還缺乏老師的指導,盡管大部分社團擁有自己的指導老師,但因為指導老師是義務為社團兼職,不可能投人全部精力,使得一些社團組織在低水平上重復工作。
二、對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幾點對策
1.進一步加強黨團組織對學生社團的指導
學生社團是黨團組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也是大學生開展自我教育、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渠道。黨組織對高校學生社團工作負有領導責任。應該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教育青年學生,確保社團發展的政治方向。結合學校實際,為學生社團的整體發展優化環境,為社團工作領導體系和運行機制提供科學、合理的政策支持,始終保持學生社團穩定、向上發展的良好局面。團組織對學生社團負有指導責任。應該進一步加強對青年學生學習科學理論的指導,注重對社團文化的塑造,始終保持學生社團發展的先進性。應該進一步拓寬思路、探索途徑、創新方法,擴大對學生社團指導的廣度和深度。應該把社團建設列人到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整體規劃中,努力創造條件、營造氛圍,鼓勵社團開展健康向上的活動。
2.發揮好高校學生社團聯合會的統籌協調作用
引領學生社團的健康發展,促進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是高校學生社團聯合會的根本任務。要理順工作機制,保證社團工作決策科學、服務到位、機制暢通。要搭建工作平臺:加強學生社團之間的交流互動,指導其開展社團活動,做到社團工作整體規劃、各級聯動、分步推進。要整合各類資源:堅持內涵發展,發揮好社團資源的集成優勢,并正確處理好與各學生社團與學校各部門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發揮校內資源的效益,提高整體工作實效。具體方面有:
(1)繼續加強制度化建設:①建立一套完善、有序的自上而下的工作機制,加強社團活動宣傳的力度;②建立一套科學、民主、有效的社團量化考評機制,完善社團量化考評標準,并加大獎懲力度,對優秀社團擴大評比范圍,對非法、違規社團堅決取締和淘汰;③督促各社團完善自身組織建設制度和財務管理,并加強社團與社團之間工作的交流與合作。
(2)打造精英品牌社團:精英品牌社團的樹立有助于加強學生社團的建設與管理,有助于它們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示范、帶頭和輻射作用,以點帶面,點面結合,進一步推動高品位、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的形成。第一,要建設一批具有自身突出文化屬性的社團,影響和帶動校園文化發展;這批社團在今后的活動要求以“品味高、影響大”為標準來開展,并實現強強聯手,在學院社團活動方面起到帶頭作用。第二,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使活動門類趨向科技學術和服務實踐類,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來,使學生社團在大學生素質教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等方面發揮起更加重要的作用。
(3)培養高素質的社團管理干部隊伍:針對高校學生社團的內聚性和群眾性的特點,要領導好一個社團健康、持續地發展,社團負責人和其他主要干部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高尚的政治品質、良好的社會道德、合理的知識結構、廣泛的組織協調能力,這樣才能在社團里、學校里樹立較高的權威性,才能開創性地開展社團工作。所以要對社團負責人及其他主要干部定期培訓,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并對他們定期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勸其退出社團干部崗位。通過思想教育和實際鍛煉,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質較好、業務能力較強的骨干隊伍,開創社團工作發展的新局面。
(4)要大膽放手,留有空間,分類指導,按照“大力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熱情鼓勵學術科技型社團、積極倡導志愿服務型社團、正確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的原則,構建社團發展的合理結構。對學生社團要放手,留給其自由發展的空間。指導學生社團開展活動,既要在重大問題上嚴格把關,又要在活動的具體實施中放開學生的手腳,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推動多領域、多層次、各具特色的社團工作局面的形成。對學生社團的指導,要針對各類學生社團的特點及其生存與發展的不同規律,進行分類指導。
(5)要建立與學校領導溝通的有效渠道,加大會員維權力度:社團聯合會作為社團和廣大會員自己的組織,要做社團和廣大會員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要積極爭取學院領導、學院各部門對社團工作的支持,建立暢通的渠道,要在加強服務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構建具體形式的服務載體,幫助社團有活動和其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要通過設立維權熱線電話、維權信箱等形式,及時有效地收集會員的意見和投訴,監督各社團工作的開展。
3.勇于創新,不斷完善社團自身建設和工作機制
(l)培養創新思維的習慣。要著眼于培養青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不斷開展內涵豐富、積極向上的新穎社團活動,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養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2)活動形式的創新。探索符合青年人身心特點的活動形式,通過有計劃、有目的針對性的集中活動,掀起社團文化的高潮、展示社團文化的風采、促進社團活動品味的提升和精品活動的涌現;
(3)激勵機制的創新和多途徑服務的探索。完善激勵機制,使社團成員熱情不減、熱心不斷。利用社團的優勢和條件為社會服務,組織青年志愿者活動、到社區調查學習、到企業和農村實踐鍛煉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調動起廣大社團成員的積極性,并在多方面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使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社會,走向社會,達到社團活動的目的。
隨著社會對高校學生杜團的進一步關注和對社團建設研究的進一步深人,高校學生社團必將以更加清晰的發展輪廓和更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新世紀綻放在高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是一項帶有長期性的系統工程。我們要能認清形勢、理清思路,在以往扎實的工作基礎上,努力實現學生社團工作的新發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