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分階段”詞匯教學的實踐和分析
曹沈芳
一、詞匯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1. 詞匯在個人的語言能力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聽、說、讀、寫等各項語言能力的發展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離開了詞匯,語言就失去了實際意義。如果詞匯貧乏,詞義模糊,就會造成表達障礙和理解困難。正如Wilkins在《語言學與語言教學》一書中指出: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可見,一個人掌握詞匯的多少直接影響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影響他思想表達的準確和豐富的程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詞匯在個人的語言能力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有研究表明:學生掌握詞匯量的多少與閱讀速度成正比,詞匯量越大,閱讀中遇到的生詞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楊梅珍,1997)。 2. 《課標》對詞匯和閱讀的五級要求 ①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②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③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 ④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 ⑤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⑥能利用字典等工具書進行學習; ⑦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詞匯量要求達到1500-1600個。新目標初中英語詞匯量大,其中七年級上冊有詞匯700個左右,下冊約450個;八年級上冊約450個,下冊約400個;九年級全冊約500個,合計2500個。 二、當前初中英語閱讀課中詞匯教學現狀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生似乎認為,既然英語考試越來越重視閱讀理解,客觀試題在考試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那么也許沒有必要在詞匯的學習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尤其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教師也持這一觀點。在教學實踐中,他們把時間越來越多地花在培養閱讀能力和應試技巧上,而花在詞匯教學上的時間越來越少,即使在教授詞匯過程中,也顯得缺乏底氣來指導詞匯教學和學生的詞匯學習。實際上,隨著理解題和應用題在試題中越來越重要,應該說詞匯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只能變得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 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的幾種詞匯處理方式: 閱讀課教學時,新詞匯“忽略不計” 原因是那些詞匯已經讓學生自己預習過或早自習教師已經領讀過。有些教師認為,學生熟悉了詞匯之后再進行閱讀教學,學生閱讀中的詞匯障礙就會減少,整體理解閱讀材料就會變得容易。但在實際教學中,這種將詞匯從上下文中分離出來進行孤立記憶的單詞很容易遺忘。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畏懼和厭倦心理,甚至放棄英語學習。 2. 閱讀課教學前通過朗讀、詳解、造句等方式來教學詞匯 目前Go for it! 教材的閱讀文章往往較長,詞匯量也大,由于擔心課文教學的時間不夠,上課后,教師讓學生翻到課本詞匯表,對閱讀課里將出現的詞匯進行具體的教學。教師往往在這個環節上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樣的詞匯教學卻導致課文閱讀教學的匆匆走過場,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教師已經為學生掃清了閱讀“路上”的所有障礙物,學生閱讀容易輕松,對以后學生的英語閱讀生涯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此下去,他們就很難適應閱讀含有一定生詞的英語短文的現狀。而新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了這一點:“初中學生能夠閱讀含有3%的生詞量的英語短文”。同時,教師也忽略了閱讀策略的滲透,使學生在遇到有一定量的生詞的英語短文時無所適從。 3. 學生閱讀后再進行詞匯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往往先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教師根據短文內容設計各種練習來檢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接著教師就逐詞逐句講解課文,遇到生詞就詳細講解,或用漢語解釋,或用簡單的英語同義詞、近義詞解釋,再舉例說明生詞的不同詞義和用法,有的還會讓學生造句。這種方法會使一般程度及偏下的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時無法理解課文。在教師講解后一般程度的學生可以得到一定的彌補,但那些程度偏下的學生很有可能在教師講解以后還是無法理解課文。因為對他們來說不認識的單詞實在太多了,只見字母,不識單詞,更不用說句子了。 三、分階段落實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究竟應該安排在閱讀教學的什么地方?是讀前、讀中還是讀后?如果是讀前,詞匯教學的目的顯然不是了解單詞怎么用,而是這些單詞可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那么,詞匯教學的重點就是語義教學,為閱讀做語言上的準備。閱讀過程中開展的詞匯教學,其目標還是為文章的理解服務的,但是加強了閱讀策略的指導。在閱讀之后開展詞匯教學,更重要的是鞏固和運用。所以說,讀前的詞匯教學為理解作準備,讀中的詞匯教學為理解服務,呈現的都是單詞的基本信息,以意義為主。要讓學生掌握單詞,還需要單詞應用,讀后的詞匯教學就是為此目的,為運用作準備。所以,在不同的階段,詞匯教學的目的不同,操作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因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在閱讀課中開展了分階段詞匯教學。 (一)閱讀前的詞匯教學 教師對材料與詞匯的分析在閱讀課前要到位,并進行合理的分層分步教學,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 1. 情景創設 對于沒有一定背景知識就難以理解的材料,教師有必要先補充有關的背景知識。在補充的過程中,借助一定的情景引出新詞匯。對于可能引起理解障礙的詞匯,教師也可以設計新的相關情境來引出詞匯并教學。例如,教學Unit 8 Reading Why don’t you learn English songs?時,教師可以進行課前聽歌猜明星的活動,在提供明星信息的同時引出stage, winner, modest和 interested等生詞。用這種方式先處理詞匯,學生對所學詞匯的關注程度就會比較高,印象也較深刻。 2. 充分利用肢體語言 詞匯的教學方法不可能是單一的,也不可能把每一個單詞在閱讀之前全都拋給學生,應該是不同的單詞進行不同的處理。如九年級第八單元閱讀課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詞匯導入的時候采用body language來呈現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先請一位學生上前模仿老師做的動作,邊做動作邊說閱讀材料中要出現的部分生詞,如:love, help, appreciate, donate, imagine, fetch, shut the door等。同時把這些生詞在黑板上一一列出,讓全體學生邊做動作邊重復單詞,以最快的速度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 3. 自由問答 這種方法在閱讀課詞匯教學中用得最多。如八年級下第八單元閱讀課,可通過一系列的師生問答(如下)引出contest, enter, nearly等三個生詞。
T: What will you do on June 2nd? Ss: We will have a subject competition. T: Yes, there will be a subject contest on June 2nd. “Contest” is another way of saying “competition”. T: Who will enter this contest? “Enter” means “take part in”. Ss: Nearly all the students in Grade Eight will enter this contest. 這種導入方法比較適合在生詞量較少的情況下,因為這種方法簡單又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