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讓新理念走進農村小學英語教學課堂
王青峰
摘要:隨著時代的飛速前進,陳舊的腳步已經趕不上日新月異的變化,所以,教育需要改革,而課程改革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課改的春風已經吹來,教學改革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其中呼聲最大、反響最強烈的應該是英語教學。新課標的實施,新教材的使用,給我們的英語課吹進了一股春風,給英語教師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是我們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之幸,也是千千萬萬的學生之福。
關鍵詞:農村學校小學英語現狀新理念
英語教學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特別是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終要以促進人的發展、為人的發展服務為指導思想。“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應當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教育不是捧上一張張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書,而是捧出一個個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優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個學生的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教育不是匯報時的總結、評比時的數據,而是教師與學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教師這個職業是神圣而光榮的,因為教師面對的不僅僅是求知欲渴的學生,更是祖國的未來。下面我就以自己近年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
一、目前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小學英語各版新教材大都強調語言的交際功能,它們注重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訓練,重視發展學生語言的流暢性。不少教師能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為交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重視學生的需要、興趣、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有機地結合,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了開放型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也有些學校,尤其不少農村學校,部分教師仍沿襲舊的教學方法。他們常常是用一支粉筆,一本書就應付課堂內的一切,將精彩生動的語言材料支離破碎地加以分解,逐詞、逐句象教“文言文”那樣把它們譯成漢語,接著是花費大量時間去演繹講解所謂的“語法規則”和“原理”,甚至把功能項目也作為知識點來講解,并不斷地在黑板上加深拓寬。他們對語言點的分析深入細致,旁征博引,而完成這一系列程序教師所用的卻是漢語而非英語。我們姑且把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這種現象稱為“文言文”教學現象。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英語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學習興趣的濃淡、個人主動能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程度。按照傳統的“師本思想”教學模式,教師壟斷課堂,教師當演員,學生當觀眾;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洗耳恭聽;教師問,學生答。
那么,這種課堂氣氛只會越來越沉悶,教師也會越教越吃力,學生越學越沒勁。最終,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湮沒,學習動機被窒息,從而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一定要認真了解學生,給學生創造各種語言環境,提供各種運用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充分接觸英語,運用英語,力爭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造顯示才能、發揮才智的英語環境。此外,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教學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學有所得;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盡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三、學習新課標,更新教學觀念
目前英語課堂教學是:雖然課程標準變了,教材變了,但教師的教學方法變來變去還是換湯不換藥,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其原因是廣大教師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教學上一直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填鴨式”教法為主,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也就是說,問題的根本在于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古人云: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益。我們必須徹底改變目前耗時多、收效低的教學狀況。要徹底改變目前的狀況首先應從教師做起,教師要更新觀念。觀念是先導,關鍵在教師。教師要勤奮學習現代化教育教學理論,樹立人本主義教育理念,轉變角色,建立良好、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有持續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如果教師不改變觀念,不從自身做起,改變現狀只能是一句空話。
四、靈活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優化課堂效率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揮,是教師創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那么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得越嫻熟、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當然也就越顯著。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另外,要徹底改變傳統的“一本書,一支粉筆加上一張嘴”的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實物、圖片、幻燈、錄音、計算機多媒體等直觀教具和現代化電教手段進行輔助教學,積極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有效強化其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五、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營造和諧的情感氛圍,是成功教學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教學依賴于真誠的理解和彼此信任,依賴于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師生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伙伴關系。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愛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動力。因此,教師要尊重和熱愛每一位學生,尊重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傾聽他們的心聲,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讓學生在輕松自然的狀態中互學互幫、樂學善學,教師則樂教、愛教、會教。“親其師,則信其道”,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當充分發掘自身的優勢,用自己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藝、高尚的人格、樂觀向上的精神,樹立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崇高的形象,用愛心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英語的興趣,點燃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火花,并且要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對英語的熱愛的火花形成燎原之勢。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帶來了外語教學全方位改革的機遇,新的課程改革賦予教育以時代特征和新的內涵。要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我們必須轉變觀念,改進英語課堂教學,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時代給我們英語教師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讓我們以良好的狀態迎接新的挑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