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誠信教育的價值與實施策略
王中華
摘要: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性評價指標之一。誠信教育具有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的價值。教育者應該充分發揮誠信教育的德育功能,促進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品位。
關鍵詞:中職學生;誠信教育;價值;實施策略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誠信教育的價值
(一)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德育的重要內容
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德育的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強調誠實,即表里如一,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守信,即言行一致,講信譽,重信用,守承諾。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之一,也是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倡導的重要行為規范之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是高中教育階段的教育形式。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學生進行職業方面的專業技能訓練,同時也進行文化知識教育,道德教育也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尤其是關于職業指導方面的教育的時候,誠信教育在職業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部文件《關于加強和改進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職業道德教育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職業道德規范教育為主要內容,著重進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教育。”,可見,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誠信教育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德育的重要構成部分。
(二)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性評價的重要指標
誠信對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評價具有重要意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性評價不僅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評價,更需要重視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職業態度、職業情感、職業道德的評價。誠信是職業道德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誠信構成了學生評價指標的重要內容。從《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一級評價指標“自律能力”下面將“誠實守信”作為二級評價指標。“誠實守信”指標內容強調:學生要保證和承諾,言必行,信必果;考試不作弊,辦事不做假,說真話、辦實事。誠信已經被看作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性評價重要的評價指標,教育工作者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三)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素質結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一般來說,人的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社會素質。在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進行教育過程中,教育者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專業方面的知識,形成學生的職業技能,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特別是在人格方面,“教育”二字本身就蘊含教書和育人雙重含義,教育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就是應然之義,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教育就要“養成完全之人格”。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包含了對學生的職業方面的訓練和對學生的教育,誠信的人格的養成,誠信的品質的煉就是中等職業學校不可推卸的教育責任。
(四)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創業的重要保障
誠信原則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的有力保障。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各類職業學校為社會培養了6000多萬名畢業生,為城鄉勞動者提供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達到14億人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學生的就業率由2000年的85.4%上升到2004年的95.4%。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率之所以高,除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掌握了專門的技能之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誠信教育在學生就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強調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誠信原則在學生就業中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五)誠信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服務的需要
誠信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職業服務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職業意味著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們提供服務。誠信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原則下所應有的內在道德信念和基本價值尺度,也是整個社會經濟活動過程中需要共同遵循的起碼的道德規范。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校應該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提高誠信服務;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需要為社會提供誠信服務,尤其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中服務性專業的學生更需要掌握誠信的基本內涵,在職業服務過程中堅持誠信的原則。
(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誠信可以推動和諧社會的發展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可以培養國家技能人才,可以培養專業農村勞動力,可以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可以進行勞動力的再培訓。這樣一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可以穩定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整體提高,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在履行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培養、對勞動者培訓的職能過程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校需要對學生、學員進行誠信教育,讓學生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誠信教育的實施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思想引導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思想認識上的領引,樹立誠信思想。學生一進入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誠信思想教育,讓誠信思想在學生的頭腦里生根、發芽。當然,在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教師需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要求學生,避免用無限拔高的道德要求和超越現實的道德理想主義模式來評判善惡,切忌“高、大、全”式的道德說教,那樣只會使誠信教育的效果適得其反。
(二)在文化課教學過程中展開誠信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與普通高中教育的學生存在差異性。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專業課程上,文化課的學習相對來說花的時間要少許多。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需要關注思想政治教育和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的課程。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德育課程設計方面,課程設計者需要充分考慮到對學生的誠信教育,讓學生了解誠信的內涵,理解誠信的原則,知曉誠信的意義和不講誠信的后果,以及學會應對不講誠信的方法。教師應加強學生對誠信的認知,讓學生在行為方式上踐行誠信原則,同時讓學生形成誠信的態度、誠信的人格,為學生走入社會做誠信的公民奠定基礎。
(三)在職業指導中滲透誠信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以專門技能為主要學習內容,同時工學結合,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教育時,教師可以結合職業特點和專業技術發展的需要,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誠信教育。在學生實訓、實習等強化學生職業技能,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技能的重要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不失時機地抓住誠信教育的“關鍵期”,進行誠信教育的滲透,讓學生在誠信教育方面做到“學做合一”,充分提高誠信教育的實效性和時效性。
(四)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誠信教育文化建設
學校誠信文化是學校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和學校特色的體現。學校誠信文化可以充分影響到學生的誠信行為,影響學校的和諧發展。在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誠信文化建設方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首先,樹立以誠信為文化導向的先進文化。江澤民同志說過,“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學校需要以誠信作為輿論導向,讓校園溢滿誠信。其次,重視誠信榜樣的示范作用。在進行校園誠信文化建設時,學校應該抓誠信的典型,“以點帶面”,形成一個誠信的校園環境。再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是人類的模范、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既然是學生的楷模,教師本身必須注重誠信,對學生要真誠守信,避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欺騙、誆騙等語言與行為。最后,加強誠信的規范。對于誠信的學生,學校應即時給予適當地表揚與鼓勵(物質鼓勵與精神鼓勵),對于弄虛作假、背信棄義、欺詐等行為,學校需要加大懲罰力度,以便加強對學生的誠信制度與規范。除此之外還需加強學生誠信的評價機制建設。正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表》所要求的,把誠信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把誠信納入學生期末評優、畢業評優秀中,給中等職業學校每個學生建立誠信教育檔案,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三位一體”都做到誠實守信。
(五)在教育管理中進行誠信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應該嚴格遵守《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充分發掘誠信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管理。首先,加強對學生上課的誠信管理。有些學生缺課是因為想玩、厭學等主觀原因,并非因為生病等客觀因素,卻謊稱客觀原因。對于學生上課請假應有一個規范的管理,堅決杜絕上課請假中的作假行為。其次,加強對學生生活的誠信管理。對于學生貸款不及時償還,借錢、借物不還的現象,學校應主動采取措施加強管理。同時,還要加強學生考試、考核等方面的誠信管理。針對學生中存在的諸如考試作弊,考核作假等不講誠信的現象,學校應該加強制度與考試紀律的誠信管理,可以取消其學歷證書、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甚至開除學籍,為保障學生的誠信創造條件。所有這些,目的只有一個即推動學生的誠信發展,學校誠信的發展,最終促進社會的誠信發展。
[1]李樹軍.學校誠信教育摭談[J].當代教育科學,2005,(7):49-50.
[2]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5-11-14.
[3]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發展性評價指標體系表[J].職教論壇,200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