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課堂有效教學分析
展穩宏
: 隨著新課程課堂教學實踐的推進,更多的一線教師思考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凡是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都可稱之為“有效教學”。“有效教學”關心的主題就是如何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的效率。自從教育產生以來,如何有效地教?教師如何教得輕松而學生又能學有所成?這歷來是教學實踐的基本追求。最近,聽了同事的公開課《知識改變命運》,想法頗多。在本人看來,同事的公開課達成教學目標,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離不開課堂中學生心理需要的滿足。
一、從初中生喜愛游戲的心理需要考慮
《學習改變命運》是這樣導入的:先請同學看一則材料:肖琴五年級,妹妹肖燕二年級。要開學了,兩個土家族小姑娘卻在媽媽手里攥著的兩根稻草前呆住了——“家里只供得起你們中的一個上學,這兩根草一長一短,抽到長的去上學,短的留在家里做事……”結果,妹妹抓了長的去上學,并經過刻苦學習,考入了吉首大學;而成績一向優異的姐姐肖琴只能輟學回家,從此放牛打草,當農民。兩姐妹的不同命運,真的是由稻草決定的嗎?生:(略。)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老師采取其中一種說法——學習改變命運,作為我們今天的討論話題。這種新課導入法是從初中生喜愛游戲的心理需要考慮的,使教學活動具有娛樂性。對大多數成長中的初中學生來說,活潑好動、尋求樂趣是他們的天性。根據這一特點,課堂教學宜多采用富有情趣、使學生感到興奮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使游戲、娛樂和教學內容融合,在教學中盡量滿足學生這一需要。如分角色朗讀、小組討論、實驗演示、動手操作等,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又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在滿足學生游戲娛樂的心理需要的同時,激發其學習動力,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二、從初中生接受知識循序漸進的心理需要考慮
保持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教學節奏”,它的效果將不僅是能夠帶來藝術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這種節奏既能使教師的“講授”變得輕松,且能使學生借助某種暗示效應而更有效地記住、理解某些知識并形成相應的價值觀。從提出問題:“他們是怎樣改變命運的?”到分析解決問題:“堅持學習,知識改變命運。”這個教學過程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有效獲取了新知識,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養,而且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愉悅的心理狀態,學生的主體地位也由此體現,課程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能力很匹配,凸顯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現代教學心理學認為,每個學生都希望在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學習,都需要有最大系數的安全感。滿足學生的這一心理需要,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一種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使每個學生都能愉快地、主動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另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安排課堂的起始、發展、高潮和結局,使教學循序漸進,不大起大落。當然,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避免對學生進行過難的和過多的測驗,否則易導致學生窘迫、怨恨,失去心理安全感。
三、從初中生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與尊重的心理需要考慮 任何有效教學總意味著“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為了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有效的發展,就需要有效教師。有效教師不只是教知識,而是要傳播人生的信念,其中的重要方面就是認可與尊重學生。《學習改變命運》這節課,我認為還有一個成功之處,也是本節課能夠得到老師們肯定的地方,即學生在課堂中得到了老師的認可與尊重,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堂老師提問與學生回答,都體現了學生認可與尊重的心理需要,從而保證了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這從課堂教學的一些片段及執教老師的肯定性用語可見。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師:海倫、張海迪和霍金等殘疾人經過學習,他們不僅成為生活的強者,而且服務于社會、他人,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生:無論殘疾人,還是健康人,都要學習。只有堅持學習,人生才更精彩,生活才更有意義。師:個人要堅持學習,那么國家是否也要學習?同學們能舉例說明嗎?生甲:要。如日本“二戰”以后,注重學習國外先進科技,到了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生乙:中國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借鑒別國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與時俱進,大膽創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師:對,國家要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技術,同時也要學習祖國傳統的優秀文化。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師:好,學習不僅是每個人開啟富裕之門的鑰匙,還關系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飛速前進的步伐。如今在世界各地,終身學習已成為新世紀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學習新知識的行列。每個學生都有一種充分發揮自己作用的內在需要,都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與尊重,如果教師能夠不斷地滿足他們的這些需要,就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信心與動力,反過來又推動學生積極地爭取這種機會,從而更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多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才能,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并用積極性贊語認可學生,使學生在公眾面前塑造良好形象,進而不斷激發其學習動力,增強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在課堂上應積極為學生創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在享受成功的快樂中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己。同時還需要教師善于肯定學生、激勵學生,即使是較差的學生,也要盡量發現其優點,認可、肯定其閃光點,巧妙適時地引導其發揚優點。要正確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與能力,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使問題的難易程度恰如其分,尤其要避免對水平低的學生提出難度較大的問題,以激勵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教學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