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農村初中生物實驗課的教學
陸銳
當前,農村初中的辦學條件普遍得到提高。但不可否認農村初中在教學設施,特別是實驗的配置方面和城市中學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而實驗在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動手操作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生物實驗也不例外。因此,農村初中生物教師決不能因為班級大、學生人數多、學生動手能力差、學校實驗器材配備不齊等原因而忽略生物實驗課。經過十多年在農村初中任教,我認為上好農村初中生物實驗課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好實驗室,制定合理的實驗計劃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教學中實驗活動的開展是人類認識和研究生物科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生物學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生物實驗教學的結果如何將勢必會影響到生物新課程標準的執行效果,影響到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教師應該在每學期之初,認真研究教材,科學制定好學期生物實驗計劃,避免平時生物實驗教學的隨意性。教師作為生物實驗活動的調控者,指導者,其實驗操作的規范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實驗教學前,我們教師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實驗要求,課前自己認真做幾遍,確保自己實驗操作的規范和熟練。同時,教師要根據自己課前實驗的實際情況預測課堂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怎樣的問題,以及在指導學生參與實驗操作過程中,哪些地方可能會是學生操作過程中容易出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確保生物實驗活動順利開展。當然,農村初中開展生物實驗活動的優點也是比較明顯的,我們可以帶領學生走出實驗室到廣袤的生活中去開展實驗活動,包括到田頭,到池塘邊等地方,把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二、重視演示實驗的作用
演示實驗的主要操作者是教師,學生只是觀察。所以,演示實驗只需要一套裝置就能滿足全班學生觀察。
在演示實驗中,教師實驗能力的高低決定著演示實驗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必須做到:首先,在演示前,要認真備課,明確該實驗所要達到的目的要求,并圍繞目的要求處理好實驗和講課的關系;設計好演示程序;選擇好實驗材料、實驗裝置、實驗方法、確定實驗時機及對學生提出的觀察要求和思考問題。
演示實驗能緊扣課堂教學環節,以其形象,生動的教學效果,靈活多變的實驗方式,有效地配合生物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可配合講授或課堂討論緊扣各個教學環節,進行演示實驗。演示時機可依不同的教學目的而定,如為了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在講授新課時進行演示以便于導入新課,為學生學習生物學理論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識,可在講授新課中進行演示實驗;另外,在學生實驗課上,也可以進行演示實驗,其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儀器和掌握實驗方法做出示范。
三、合理安排和組織實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根據學生求動、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精心組織和設計課堂講授內容和實驗內容,把課本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避免了死記硬背。 四、充分利用好多媒體進行教學
由于受學校實驗條件的限制,常使得實驗的科學性、直觀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點在教學中不能真正完全體現出來,因而導致生物實驗不能充分發揮它的教學作用。因此,在實驗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地把多媒體教學技術應用到生物實驗教學中,實驗課發揮出最大的教學效果。用錄像片示范基本操作、展示裝置結構,提示實驗步驟。把一些沒有條件做的實驗用投影放出來,實現資源共享。
五、對一些實驗進行改進
我認為初中生物的許多實驗探究設計的不好。如初二生物課本中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一節中課本設計的探究是"菜青蟲的取食行為"和"動物的繞道取食"兩個。但就這兩個探究 的材料的準備都不很容易,我用探究"狗游泳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替代。然后讓同學根據這節課講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提出自己的問題,根據問題提出狗會游泳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科學的假設是"狗游泳是先天性行為"制訂計劃驗證。這樣做的好處是很多家庭都養有寵物狗,課下大部分學生容易完成。
六、。有效結合實驗特點,實現學生的能力培養 實驗教學總是與學生能力培養緊密聯系的,結合生物實驗教學的實際,我們認為通過生物實驗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包括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如何將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能力培養結合起來是我們教師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就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而言,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精心組織和設計實驗內容,盡量把實驗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通過把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現象與生物實驗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的很多“為什么”在實驗中都可以找到答案,只有這樣學生對于實驗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不同現象才會細致考慮,在參與實驗過程中思維才會有方向,從而實現思維能力的培養目的;其次,認真構思好實驗中的每個環節,確保實驗的所有環節都能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實驗過程中,我們尤其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征,既要考慮實驗目標的落實,也要根據學生對實驗好奇的心理,優化實驗方法,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并引導學生對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進行仔細觀察、記錄,然后再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去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誠然,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生物實驗作為生物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它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內化程度,從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總之,我們農村生物教師要根據各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同樣能上好生物實驗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