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教學中安全問題的分析
陳新斌
【摘要】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安全順利的完成實驗是至關重要的。但大多數學生對實驗安全知識嚴重貧乏,尤其他們對實驗安全的輕視態度更是令人擔憂。我們必須讓他們了解一些實驗安全知識,知道正確的實驗操作對順利完成實驗、對實驗操作人員的安全以及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增強實驗中的安全意識。 【關鍵詞】化學實驗 教學 安全問題 分析 近幾年由于過多宣傳化學藥品的毒性、危害性、危險性,學生對化學實驗望而生畏,而部分學校為學校安全,為師生安全,甚至因噎廢食,不允許師生做化學實驗。采取的方法是:對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在黑板上畫實驗,考試時讓學生背實驗代替課堂內外的所有實驗,這樣就使學生失去了很多動手的機會。基于以上考慮,我對實驗的安全性問題作了幾點分析。 一、違反操作規定 不管是演示實驗還是分組實驗,在做實驗前,老師或者實驗員一定要給學生講清楚實驗操作要求,否則就可能發生危險。 例如:點燃氫氣必須先檢驗純度。如果你在用鋅和鹽酸反應制取氫氣的演示實驗過程中,開始放的鋅粒量少,反應過程中你發現鋅粒量少時,再打開反應器裝上鋅粒,塞上塞就點燃,就會引起儀器爆炸。為什么會發生爆炸事故呢?這是因為你違背了點燃氫氣前必須檢驗純度的操作規定。實驗過程中打開塞裝鋅粒跟實驗開始時裝鋅粒相同,反應器里進入了空氣,氫氣和氧氣混合,點燃都會發生爆炸。 配置稀硫酸時,應該把濃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因為濃硫酸的稀釋過程要放出大量的熱。如果顛倒順序,就會有硫酸濺出傷人,發生事故。 用酒精和濃硫酸加入瓷片加熱制乙烯,用排水取氣法收集完畢時,先撤去了酒精燈,冷水就會沿導管流入盛濃硫酸的燒瓶,以致引起燒瓶炸裂。加熱制取氣體并用排水法收集,實驗完畢時,應先把導管從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燈。上面的操作正好顛倒了,先撤去了酒精燈,還沒來得及取導管,水就會沿導管流入反應器,引起儀器炸裂,濺出硫酸,發生危險。 二、實驗用藥過量 一些實驗雖然劇烈,但試劑量小并無危險,用藥量稍大便會發生危險。在保證實驗效果的前提下用藥量寧少勿多。 例如:紅磷在氧氣里燃燒時,反應很劇烈,很危險,但藥量少時并無危險。在做分組實驗時,讓學生觀察紅磷在氧氣里燃燒時的現象,放入的藥量一定要適量,不得隨意用藥,否則就會發生意外事故。 做分組實驗讓學生觀察鈉、鉀在水中反應的現象時,如果鈉、鉀的量過大,就有可能因反應劇烈發生傷人事件。 用小蘇打和濃硫酸反應做二氧化碳的滅火實驗。如果小蘇打和濃硫酸用量大,產生氣壓過大,會沖開膠塞,噴出酸液。如果這樣,就會發生燒壞衣服,腐蝕操作者手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