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中學地理課的導課藝術
栗彩玲
[摘要]新課伊始,能有妙趣橫生,別出心裁的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富有藝術性的新課導入,會給人帶來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意境,它不僅可以避免呆板,千篇一律的導言,更為重要的是它可以先聲奪人,激發學生興趣,開啟思維,集中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一上課就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帶著疑問去探究性地學習。 [關鍵詞]中學地理 導課藝術 導課技巧 課堂效果 我們地理教師都有同感,中學地理課教學往往不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怎樣導入新課,使學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一下集中起來認真聽講,是每節課成功的關鍵。筆者在多年的地理課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優勢,采取了形式多樣,包括思想教育、國情教育、環境意識教育的新課導入方法,用于地理課堂教學,在使新課有良好的開端,保證課堂教學過程開展,提高教學質量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創設情境,動之以情 為了使學生更好、更真切的感受課文原意,動之以情,有意地創設一些氣氛或環境,然后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如朗誦、歌唱、演講等等都能創設出學習氛圍。比如,在流行歌曲中有不少與地理課本相關的優秀歌曲,用它來開頭,無論是引吭高歌還是深情的朗讀,都可以做有聲有色,形式活而生動,如長江第一節的開頭,就可以播放CD或MTV《長江之歌》:“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用這樣的開頭,情境交融,主題鮮明。 二、設疑引入,誘發思考 根據新課的重點、難點,設計若干有趣的問題作為引言,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有目的地聽課。在講授“大陸漂移說”時,可先提問“為什么在極其寒冷的南極大陸發現了只有在暖濕的環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層?”,“為什么在炎熱干燥的非洲靠近赤道的地區,卻發現了古代冰川的遺跡”。又如在上“洋流”一課時,也可用設疑法引入新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及其盟軍嚴密封鎖了大西洋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直布羅陀海峽,然而德國潛艇卻屢屢通過該通道襲擊英國軍艦,致使英軍蒙受巨大的損失,這是為什么?經過設疑,學生迫切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必然會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從而吸引學生對新課的注意,調動對新課學習的積極性。 三、巧設懸念,引起注意 在新課的開端,提出與新知識密切相關的新穎奇異的問題,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如講授“中國的疆域”時說:為什么同樣是在冬季,北國的哈爾濱的人們冒著 -28℃的嚴寒,觀賞“冰燈游園會”,而在南國廣州正舉辦“迎春花展”。又為什么在夏季的時候我國東部美麗的烏蘇里江上到處灑滿晨輝、漁歌陣陣、波光閃閃,人們己開始一天的勞作;而遠在西部的帕米爾高原上卻是星斗滿天、明月高懸,人們還在沉睡之中。懸念一出學生交頭結耳尋求答案,學生的注意集中到教師的提問上,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教師總結:這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寬廣的緣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一節中國的疆域。巧妙設置懸念,可以一下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直接進入一節課的最佳求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