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關于網絡技術下高校工會監督體系的構建
佚名
【摘要】在校園網創立.校務公開和監督平臺,開創了高校監督工作的新局面,能有效促進民主監督工作的不斷創新,解決監督的形式化、走過場和監督無力等問題,對全國高校的民主監督具有運用及推廣意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高等教育社會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腐敗,存在著管理失范和教育資源浪費等弊端。.工會法明確提出,工會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建立完善有效的工會監督體系已成為高等教育管理實踐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課題組通過兩年多的實踐,在校園網創立了校務公開管理系統和監督平臺,構建了科學、有效、適宜各類高校操作和使用的工會監督體系。
一、方法
1.體系建設:在校園網創立和完善.校務公開和監督平臺%,形成網絡管理軟件,構建高校工會監督體系。以ISO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為基礎,完善制度,明確責任,規范程序。通過網絡構建辦公自動化(OA)管理平臺,建立三個體系,即目標計劃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績效考核體系,實現管理電子化、自動化、程序化,進行遠程控制,實現持續性改進。2.調查與統計:運用調查問卷法,在校教職工對網絡技術下高校工會監督體系的建設進行效果評價。數據用EXCEL2003建立數據庫,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校務公開管理系統的建設與效果評價
1.在校園網創立.校務公開%欄目,將群眾關注的問題全面徹底公開。校務公開創立于2007年11月,制定了.校務公開管理規定、.校務公開控制程序和.校務公開監督控制程序,詳細規定了各公開欄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并成立了校務公開監督評議委員會。校務公開歷經2年多,通過不斷完善,現主要包括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財務公開、教務公開、招生就業公開、采購公開、總務公開、學工公開、接待公開、人事公開、綜治公開等11個公開欄目,涵蓋了學校的所有工作領域,由各職能部門具體實施管理,工會實施監督。2.校務公開的效果評價:2008年7月調查91人,2009年12月調查208人。2009年教職工對校務公開實施效果的評價中,認為有作用或作用很大的均在90%以上,明顯高于2008年。其中2009年有100%的人對校務公開總體評價認為有作用或作用很大。
三、監督平臺的建設與效果評價
1.監督平臺的建設:在校園網創立.監督平臺%,建立高校工會監督體系,制定.監督平臺管理規定及.工會監督管理規定。工會根據相關規定和要求,負責對照校務公開內容中的每一個子項目逐項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檢查,即時進行,監督公開的內容是否真實全面、數據是否準確、公開是否及時、程序是否正確、群眾反映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體系文件執行情況等。發現問題即時在監督平臺中公布監督情況及反饋驗證結果,所有教職工可隨時查看工會監督記錄和反饋驗證情況。工會負責在年底將全年的院務公開監督情況進行匯總并征求職工代表對院務公開的項目設置及執行結果的意見,形成.院務公開監督檢查報告上報,并在每年的教代會上向與會代表專題報告,有效地解決了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院務公開流于形式的問題。表1..2008年與2009年校務公開效果評價有用率的比較項目2008年2009年人數人數對民主政治建設的作用8087.920598.5*對節約型校園建設的作用8795.620196.6對和諧校園建設的作用8290.120196.6對廉政建設的作用8189.020598.6*對全院監督效率的作用8492.320598.6*校務公開總體評價8795.6208100.0*黨務公開8087.919794.7*政務公開8290.120196.6*財務公開7986.820196.7*教務公開7784.620598.5*招就公開7481.320096.2*采購公開7986.820196.6*總務公開8087.920196.7*學工公開7583.420598.5*接待公開7886.720196.6*人事公開8392.320096.1....*2008年與2009年比較,P<0.05....2.監督平臺的效果評價:在被調查者中,76.4%的人認為工會監督有作用,14.4%的人認為作用很大,5.3%的人認為無作用。監督平臺對問題的改進時間和解決效果,均有97.6的人認為有作用或作用非常大。對管理效能、民主政治建設等項目的作用評價中,均有94%以上的人認為有作用或作用非常大。(見表2)表2..監督平臺的效果評價項目無作用有作用作用很大人數人數人數總體評價115.316780.33014.4對管理效能115.317282.72512.0對民主政治建設115.317182.22612.5對節約型校園建設31.416780.33818.3對和諧校園建設31.417282.73315.9對廉政建設73.415976.44220.2對全院監督效率31.417584.13014.4對體系管理73.416478.83717.8對校務公開31.418789.9188.7
四、討論
1.高校院務公開工作。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逐步放開,高校的自主權逐步增大,這無疑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但是,事物的內在矛盾性表明,高校有權力,必然有腐敗。高校工會在學校改革中履行民主參與職能既有法律和政策依據,又符合高校發展現實和長遠的需要。推行校務公開是高校民主辦學的一項基本制度,是學校加強民主政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和規范學校管理的重要舉措,對構建和諧校園具有積極意義和推動作用。校務公開工作開展得好壞關系到一個學校的成敗與興衰。實施校務公開是加強學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途徑,是不斷拓展教職工參與民主決策的有效渠道,是調動教職工積極性,促進學校改革穩定協調發展的有力舉措。本研究中,在校園網建立規范有效的校務公開管理系統,使學校人、財、物等信息可以全面、全程、真實地公開,解決工會監督流于形式的問題。嚴格執行工會監督的各項制度,與學校的相關制度相互配套,相互制約。結果得出,隨著校務公開工作的推進,教職工的評價也越來越高,2009年明顯高于2008年,學校的基本面也越來越好,呈良好發展態勢。2.高校工會監督工作。工會監督是法律賦予工會組織的重要權力,是履行工會基本職責的內在要求,是工會法制化的重要內容。針對高校腐敗現象,各高校工會采取了職工大會、教代會等各種監督手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高校對工會的監督作用向來未足夠重視,監督體系和機制均不完善,程序不嚴,標準不細,造成監督的盲目性和主觀隨意性,忽視了長遠制度建設。工會監督普遍存在著形式化、走過場和監督無力的問題,無法切實履行監督職能,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群眾參與監督以及監督取得實質性的效果。本研究以監督平臺為手段,建立高校網絡監督體系,完善相關制度,形成網絡管理軟件并頻繁升級。通過對校務公開的全面監控,開展考核、評價、獎懲機制,有效促進了校務公開工作,讓廣大教職工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選擇權和評判權,實現監督工作的系統性、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員性。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監督平臺即時公開,提高了透明度,規范了高校工會的監督管理,達到制度創新、有效監督、權力制衡的目的,使學校的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落到實處。通過對監督平臺的調查發現,94%以上的教職工均認為有作用或作用很大。通過不斷修改和升級,校務公開制度和監督制度日趨完善,管理軟件更加匹配實用。從實施監督的具體工作中發現,校務公開中出現的問題由淺入深且越來越少,發現問題也越來越難。民主監督是工會工作的職能之一,是民主管理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監督是對權力的制約,是防止權力在運行過程中脫軌變型的有效保證。對于高校的發展,工會有權且必須履行監督職責,充分發揮廣大教職員工的作用,促進公共權力規范運作,遏制腐敗現象滋生蔓延,保障教育資源合理使用。建立校務公開和監督平臺,可使工會監督工作落到實處,全員也可進行外部監督,監督職能部門的工作是否有效、到位以及是否公平公正,使之不敢懈怠、瀆職,從而不斷提高體系運行的質量,持續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