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城市住區休閑娛樂活動空間分析研究
張鵬
論文關鍵詞:住區 休閑娛樂 空間 論文摘要:城市住區休閑娛樂活動空間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閑生活的露天劇場,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滿足人親近自然、從事休閑娛樂活動的愿望,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住區休閑娛樂活動空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居民的休閑模式,直接影響到人們休閑生活的質量,對于滿足居民的日常休閑娛樂活動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亞里士多德。這里的“城市”是自由、舒適和快樂生活的象征,其本質在于休閑功能的實現。歷史上,休閑一度是少數有閑階層的特權,對于廣大民眾而言,不僅休閑權利沒有立法的保障,在實際生活中也缺少相應的休閑手段——包括時間、空間、收入和技能等。 按照目前我國的五天工作時間制度及法定假日估算,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一年中的法定假日已達114天,這意味著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休閑中度過。由于缺乏相應的休閑空間以及休閑文化的正確引導,以致于也出現過封建迷信活動的死灰復燃等負面現象,這些問題都說明了解決人們休閑活動需求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住區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人們希望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環境,因此也越來越關注居住空間的各項功能,但是對于住區休閑娛樂空間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而住區休閑娛樂活動空間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中青年人的積極交流、老年人的養老生活等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是住區的主體,住區在提供滿足人的生存需要設施的同時,還要提供人的發展需要的設施,而住區休閑娛樂空間,是人發展所必需的,因此對它的研究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 1住區休閑娛樂行為需求理論 住區居民是住區休閑娛樂空間的使用主體,年齡段的差異使他們的休閑娛樂活動也具有鮮明的特征。根據人的年齡大致可分為老年人、中青年、兒童和青少年等群體;不同群體對住區戶外休閑娛樂空間有不同的需求;同時相同群體也表現出一種趨同現象。 1.1老年人的需求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是城市進步的標志之一。由于擁有大量的閑暇時間,老年人在住區內的休閑娛樂活動十分頻繁,而休閑娛樂活動也是保持健康狀態、廷緩衰老的良方。由于老年人生理機能的改變,以及老年人的生活重心由工作轉向頤養天年,因此在住區從事休閑娛樂活動,結識同齡人,一起交流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1.2兒童和青少年的需求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他們從事活動的熱情是其他年齡群的人們無法比擬的。住區內的任何地點都可能被他們利用,作為玩耍空間。由于生理和心智的局限,兒童的戶外活動一般都有家人陪同,兒童戶外活動的特征與年齡有直接的關系,年齡相仿的兒童喜歡聚在一起玩耍。 青少年也是住區休閑娛樂空間中最活躍的群體,因為身體發育,體力增長,需要從事運動調節其能力的發展,青少年興趣廣泛、接受能力和嘗試新鮮事物的能力是其他群體無法比擬的。 1.3中青年群體的需求 中青年是居民的主要群體,他們大多是上班族,早出晚歸是他們生活的寫照,下班或節假日,他們又是家務勞動的主要承擔者,同時還有大量的人際交往和一些業余工作。相對于青少年和老年人,他們真正擁有的閑暇時間較少。 而交往是成年人共同的需求,由于他們平時的工作壓力較大,因此在住區內休閑娛樂活動更偏愛于舒適、放松、簡單的休閑方式,如閑坐、聊天、觀景等。中青年人在住區休閑娛樂空間中時常扮演的是“觀眾”的角色,用視覺感官參與到周圍的人與物的活動當中,看著自己或別人的小孩玩耍,照顧老人,和鄰里聊天等,享受著休閑的樂趣。 2住區休閑娛樂行為活動的分類及特征 休閑娛樂行為活動指個體在維持個人生計及從事工作、義務活動之外的閑暇時間里,去從事或參與的一些自己感興趣且放松身心的活動。住區休閑娛樂活動則強調了活動發生的地點是城市住區。 住區休閑娛樂行為活動按活動發生的場所可以分為室內休閑和戶外休閑;按休閑活動的狀態可分為靜態和動態,被動和主動;按年齡段可分為少兒游戲活動、青少年休閑活動、中青年休閑活動與老年休閑活動;按參與人數的多少可分為個人休閑活動和群體休閑活動及社會休閑活動;按消費水平可以分為高消費休閑活動和低消費休閑活動。 住區休閑娛樂活動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與發生在其他空間的休閑娛樂活動相比,具有更加鮮明的特征: 2.1日常化、生活化 人們日常需要休閑娛樂,但天天去專屬的休閑娛樂場所活動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而住區休閑娛樂活動卻彌補了這一缺憾。只要有休閑娛樂的想法,健身、鍛煉、球類活動、散步等戶外休閑娛樂活動都可以便捷的展開。這也是住區休閑娛樂空間得以存在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