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典》中藥材指紋圖譜研究文獻統計分析
韋建榮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1990~2007年2005版《中國藥典》收載的中藥材指紋圖譜的論文發表情況,對中藥材指紋圖譜的研究現狀做出判斷。方法以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檢索工具,檢索來自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文獻,分別對文獻的來源機構、年代、所發表的期刊以及指紋圖譜類型分布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共查得相關文獻828篇,涉及到的研究品種為237個,并對其進行了統計分析研究。結論中藥指紋圖譜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相關文獻逐年增加且增幅較大,研究者和研究機構大多集中于著名高校和研究單位,也有不少企業參與進來。
【關鍵詞】 《中國藥典》 中藥材 指紋圖譜 文獻研究 統計分析
中醫藥是我國人民在數千年來防病治病的過程中逐步認知、積累所得的寶貴財富,至今在醫療保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我國自然科學中最有特色、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學科之一。中藥產業植根于中國厚重的傳統文化,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獨有的特色和優勢,是中國具有國際優勢的產業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與要求的提高,對采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方法對中藥進行詮釋與質量控制成為了普遍的認識,中藥材質量的有效控制是保障中成藥質量的前提條件,2005版《中國藥典》共收載中藥材及飲片554種,是中藥材原料的核心和代表。 中藥指紋圖譜是一種綜合的、宏觀的和可量化的鑒別手段,用以對中藥材和中成藥進行鑒別真偽,評價原料藥材、半成品和成品質量的均一性和穩定性。其基本屬性是“整體性”和“模糊性”,指紋特征還能反應出產地和采收期不同而造成的差異[1]。
1 數據收集 綜述的數據依據全部來自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檢索1990~2007年間的所有與指紋圖譜有關的文獻,采用關鍵詞和主題詞檢索,檢索詞為“每個中藥材的2005版《中國藥典》名稱AND指紋圖譜”,并手工扣除與中藥材研究無關的中藥復方研究、綜述等相關文獻,共查得2005版《中國藥典》收載的中藥材及其飲片、提取物指紋圖譜研究相關文獻828篇,其中2000年以前為5篇,最早的一篇為1993年發表于《中國中藥雜志》。文獻包含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氣相色譜指紋圖譜、高效毛細管電泳指紋圖譜、薄層色譜指紋圖譜、紅外光譜指紋圖譜、紫外光譜指紋圖譜、核磁共振指紋圖譜、質譜指紋圖譜、X-射線衍射指紋圖譜和DNA指紋圖譜等。
2 文獻數據的處理分析
2.1 文獻研究品種分布在所查得的828篇文獻中,針對同一品種研究在5篇以上的有57個品種,文獻數在10篇以上的品種見表1。 值得關注的是,2005版《中國藥典》收載品種中,指紋圖譜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研究比較系統、透徹,有效成分或指標性成分清楚的品種,開展指紋圖譜研究的品種為237種,占收載品種的40.9%。
2.2 文獻研究指紋圖譜類型分布根據論文研究所采用的儀器,對文獻的指紋圖譜類型按照高效液相色譜、液質聯用、氣相色譜、氣質聯用、光譜(包括紅外、紫外可見光譜)、高效毛細管電泳色譜、薄層色譜、DNA法及其他(包括核磁共振譜、質譜、X-射線衍射譜等)進行分類統計。文獻指紋圖譜類型分布見表2。
表1 論文的品種分布(略)
表2 論文的指紋圖譜種類分布(略)
可以看出,高效液相色譜法由于其直觀、專屬性強,以及適合成分廣等特點,成為指紋圖譜研究的主要工具和方法,同時,采用液質聯用、氣質聯用的技術進行分析,以對指紋峰進行結構確認也占有相當的比重。
2.3 論文發表刊物分布所發表的828篇論文來自169種期刊,將每種期刊載文量在10篇以上的按照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序,結果見表3。 從表3中可知,論文量最多的是《中成藥》《中草藥》《中藥材》《中國中藥雜志》《中國藥學雜志》5種中文核心期刊,共刊載文章281篇,約占文章總量的37.5%。這5種期刊分別是藥學領域不同定位的代表性期刊,在各學科領域中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其它文章絕大多數分布在非核心期刊,影響力相對較核心期刊小,但很多文章也有較高的水平,同樣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表3 論文發表刊物分布(略)
2.4 文獻的年代分布對1990年以來有關藥典中藥材指紋圖譜研究的文獻進行統計。具體年代分布情況見表4。
表4 論文的年代分布(略)
由表4可見,有關藥典中藥材品種指紋圖譜研究的文章在2006年以前逐年大幅度增加,說明中藥指紋圖譜用于中藥材的評價已經受到普遍重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2007年針對典型中藥材的指紋圖譜研究的文獻有所減少。
2.5 論文的產出單位分布論文按獨立或參與完成單位進行統計,發表數量最多的前8個單位見表5。 發表論文最多的前5個單位分別是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共發表文章221篇,占文章總量的27.7%。在發表的論文中,高校占60.4%,研究機構占14.9%,企業占12.3%,兩個及以上單位聯合發表的占47.1%,有相當的數量是高校或研究機構與企業共同完成,說明我國中藥開發研究成果依然主要來自于教育和研究系統,同時也逐步走向聯合、實用的研究模式。
表5 論文的產出單位分布(略)
3 討論 通過分析比較,《中國藥典》收載代表性中藥材品種有關指紋圖譜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加,開展研究的單位也越來越多。但也看到,研究的品種比較集中,即主要集中在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比較清楚的品種,或作為中藥注射液原料的品種,而多數目前沒有含量測定的品種卻沒有得到很好開展,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配合指紋圖譜研究的同時,藥化、藥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夠得到深入開展,使《中國藥典》收載典型品種的質控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中藥指紋圖譜作為產品檢驗標準目前距實用階段還有距離,但在一些對比研究方面將起到較好作用,如采集或種植地域擴大后藥材質量一致性研究、野生變家種藥材同質性研究、現代技術加工方法替代傳統道地加工方法可行性研究、不同采收時間及方法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中藥原料藥不同加工方法的對比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