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淺談中藥材中重金屬的污染與防治

孟萌 陳濤 李進

【摘要】 盡快建立中藥中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的檢測方法與合理的限量標準, 是保證中藥質量與安全, 促進中藥現代化的必經階段。文章對中藥材中重金屬的來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作了簡單的概述,并對今后重金屬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中藥材 重金屬 污染途徑 防治措施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國人民對人類健康的巨大貢獻。中藥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患者的安全和療效。重金屬是中藥的重要污染物之一, 重金屬含量超標是制約中藥企業向國際市場邁進的一大重要因素,由于中藥重金屬含量的超標,致使中藥出口受到嚴重阻礙,這一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目前世界各國對中藥材和中成藥中的重金屬的含量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2005年版《中國藥典》亦增加了中藥材中鉛(Pb)、鎘(Cd)、砷(As)、汞(Hg)、銅(Cu) 5種有害元素的測定方法及限量標準,這對于提高中藥材質量, 維護傳統藥物在國際上的聲譽, 使中藥走向世界, 造福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1]。

1 重金屬的來源與危害

1.1 主要污染途徑中藥重金屬的來源一方面與其生長的環境條件有關,如土壤、大氣、水、化肥、農藥的施用,以及工業“三廢”對中藥材的直接污染和間接污染,另一方面與植物本身的遺傳特性,主動吸收功能和對重金屬元素的富集能力有關[2]。另外,中藥材在采集、運輸、加工成飲片以及制劑過程中的污染也是重金屬污染的一個重要途徑。

1.2 重金屬的危害重金屬是指相對原子量較大,密度大于5.0 g/cm3的金屬,約有45種,如銅、鉛、鋅、鐵、鎳、錳、鎘、汞等。砷雖不屬于重金屬,但因其來源以及危害都與重金屬相似,故通常列入重金屬類進行研究、討論。 微量的重金屬污染,可以通過生物鏈作用而產生富集。當人因為飲用或食用受重金屬污染的藥物,體內重金屬含量過高時,便會導致各種疾病[3]。如鎘中毒將造成肝、腎和骨的病變,導致貧血或神經痛,早年日本流行的骨痛病,就是長期食用“鎘米”造成的。它可抑制肝細胞線粒體氧化磷酸化過程,使組織代謝發生障礙,對人有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鉛是對人體危害極大的一種重金屬,它對神經系統、骨骼造血功能、消化系統、男性生殖系統等均有危害。特別是大腦處于神經系統敏感期的兒童,對鉛有特殊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力低下發病率隨鉛污染程度的加大而升高;As和Hg也必須在食物及藥品中進行控制,砷對細胞中的巰基有很大親和力,與人體內含巰基的酶結合,從而使酶失活,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病變等;金屬汞中毒常以汞蒸氣的形式引起。由于汞蒸氣具有高度的擴散性和較大的脂溶性,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經血液循環運至全身。血液中的金屬汞進入腦組織后,被氧化成汞離子,逐漸在腦組織中積累,達到一定的量,就會對腦組織造成損害。另外一部分汞離子則轉移到腎臟。另外,一些對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銅、鐵、鋅等,它們在體內蓄積到一定量或價態改變時也具有很強的毒性,如較高濃度的銅具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肝、腎良性壞死。

2 中藥重金屬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合理選擇種植基地在選擇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時應尊重中藥材產區形成的歷史,在此基礎上對種植基地的土壤環境、水質進行監測和分析,土壤應符合國家二級以上標準的要求。大氣、水質檢測結果應符合“大氣環境質量標準”“農田灌溉用水質量標準”等[4]。盡量使用道地產區作為某中藥材的特定區,并積極面對可能存在的道地產區重金屬元素超標問題。

2.2 開展有關中藥材特性方面的研究通過對中藥材及其生長環境的有關生物學和酶學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中藥材的特性,為科學管理中藥材基地土壤環境和生產質量控制提供依據。

2.3 治理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土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礦質營養和有機營養。土壤中的礦質營養是巖石經過長時間的風化形成的,加上數百萬年的地殼運動、火山爆發逐漸沉積地面,并不斷地隨自然環境遷移運動[5]。土壤重金屬污染是由于污泥的施用及污水灌溉所含有害物質超標造成的。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由于無機及有機膠體對陽離子的吸附、交換、絡合及生物作用的結果,大部分被固定在耕作層中,一般很少遷移至40 cm 以下[6]。

植物在滿足自身所需元素的同時,對土壤中的富集元素也會有非選擇性吸收,這種吸收取決于土壤中某一元素的含量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相應的土壤、溫度等自然因素,從而造成中藥中可能含有不同的重金屬。 中藥材生產最基本的因素是土壤,土壤不受污染是保證中藥材產量和質量的重要途徑。目前,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使其相對穩定,降低其在環境中的遷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二是從土壤中去除重金屬。圍繞這兩種治理途徑,科學家們提出了物理、化學、生物等各種方法,但大多數還只是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適用于較小面積的污染治理,而且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大面積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而言實用性不大。

2.3.1 施用改良劑[7]使用改良劑以降低重金屬的活性,或降低其水溶性、擴散性和生物有效性,從而降低重金屬進入生物體的能力。如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某些酸、堿、還原性物質,使重金屬生成沉淀,或利用拮抗作用的原理降低植物對某種污染物的吸收,從而保證中藥材的生產質量。

2.3.2 生物修復技術[8]生物修復技術是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具有能夠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的能力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它包括微生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這些技術在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研究上有很大的應用發展空間。

2.4 建立科學的栽培、采收及加工方法,對中藥材實施規范化種植在GAP實施過程中,應對育種、栽培方式、化肥農藥施用及采收加工等各環節可能出現的重金屬污染進行防治,同時應結合SOP的建立,使各項工作規范化[9]。

2.4.1 育種研究選育抗御對重金屬吸收的藥材株系和變異品種,進行推廣。研究發現, 在同一地塊中生長出的藥材, 其重金屬含量在植株間有差異,預示了小環境的差異或者植株遺傳上的個體差異可能改變藥材重金屬的含量,從而可從中選育抗御對重金屬吸收的藥材株系,培育抗重金屬的優良品種。

2.4.2 栽培技術用先進的栽培措施, 如客土育苗、分段栽培、生長激素調控、加快生長速度等, 在種植前期減少重金屬的吸收[10]。

2.4.3 控制和減少農藥及化肥的使用科學合理施用農藥,應盡量施用生物農藥,或采用生物防治、農業綜合防治等技術防治藥用植物病蟲害,選擇相鄰作物病蟲害較輕的區域種植中藥材。中藥材施肥原則應以農家肥為主,盡量減少化肥的施用,同時加強中藥材專用肥的研究及推廣應用,控制因施肥造成的重金屬元素的富集,尤其要注重出口創匯藥材施肥技術的改進[11]。

2.4.4 采收加工對于中藥材的加工、運輸等環節, 要嚴格重金屬含量控制, 及早監測控制質量。對于根莖類藥材,在采收加工時應注意其泥沙的去除。另外還要注意,在炮制過程中減少器具、輔料等的污染,也能有效防止藥材中重金屬的污染[12]。

2.5 改善中藥材倉貯條件禁止使用重金屬制品倉貯熏蒸劑,改革中藥材加工、炮制技術,改進傳統包裝,在精加工的基礎上采用新型的包裝方法和技術,最大限度的控制重金屬污染的發生。

2.6 改變制劑工藝運用中藥材凈化技術,在制劑中采用超聲波、膜分離、大孔吸附樹脂等新工藝,可大大降低提取物中的重金屬含量[13];或選擇澄清劑沉淀中藥水提液中的金屬元素,如殼聚糖具有絮凝作用,可用于精制中藥水提液,程紅霞等[14]研究了殼聚糖在不同條件下對中藥水提液中的銅、鎘、鉛等主要重金屬殘留的吸附特性,用于去除中藥水提液中重金屬殘留,效果很好,為今后大規模的工業利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和數據基礎。也有學者[15]利用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消除重金屬的污染、除去重金屬雜質以及用于重金屬的含量檢測。張暉芬等根據“以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鈉為絡合劑,利用超臨界CO2,從濾紙或沉積物等中萃取金屬離子”的技術提示,利用超臨界CO2 萃取技術凈化藥材中重金屬,獲得了重金屬低含量的中藥材,而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的相對含量變化不顯著,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張華等[16]用聚苯乙烯基螯合纖維與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測定法結合,亦成功應用于去除和檢測中藥中重金屬離子。

3 展望 隨著中藥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迫切需要解決涉及中藥質量的一系列問題,開展中藥材重金屬研究更是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需要和中醫藥發展的要求。全面推行GAP并實施認證, 是生產綠色中藥材的關鍵。建立綠色中藥材生產基地產地應選擇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壤未受污染, 具有良好農業生態環境的地區, 盡量避開繁華都市、工業區和交通要道, 多選擇在邊遠省區、農村等。最好選擇生地, 以避免土壤經多年種植中遺留的農藥, 影響所種植藥材的質量[17]。 另外,針對當前中藥材重金屬研究缺乏系統性,研究深度不夠,指導價值小的問題,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改進:加強對重金屬在中藥材中存在狀態的研究,弄清重金屬在藥材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為防止重金屬超標提供依據[18];對道地藥材、商品藥材及其炮制品,以及藥材不同產地、不同藥用部位的重金屬含量進行分析研究,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科學依據;研究重金屬含量及其存在狀態與藥材有效成分含量、藥物功效的相關性,弄清重金屬在治療疾病中的作用,為科學評價重金屬提供理論依據;加強中藥材重金屬安全評價研究。提出中藥材達到多大用量才可能導致重金屬對人體產生毒副作用的科學數據,是中藥材出口、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