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學
未知
摘要: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制訂,標志著我國中學數學課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從理念、內容到實施,都有較大變化,這就向我們廣大中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挑戰。本文介紹了在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對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有一定幫助。
Abstract: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ymbolized our country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new turn of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s from the idea, the content to the implementation, all has changed; this proposed the challenge to our general middle schools mathematics teach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strategy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mathematics, hoped can have the certain help to the general high schools mathematics teacher.
前言: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閱讀自學的學習方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造。”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拋棄“教師一統天下”的傳統教學觀念,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
就我們數學教師而言,應盡快地適應新舊課程的過渡,由傳統型教師向新型教師轉換。我們應充分考慮數學的學科特點,以及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
數學新課程的教學方式是廣大教師關心的問題,新課程強調了探究式教學,那是否就意味著數學教學要以探究式為主呢?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數學新課程之所以強調探究式教學。那是因為過去我們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探究.但這絕不意味著要以探究式教學為主。一般來說,高中學生要探究出某個數學問題或者定理,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而這絕不是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就得到解決,高中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方法,任何脫離知識基礎的探究都是盲目的。應該承認,講授式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是,它不能和“填鴨式”教學簡單地劃上等號。講授式教學也有其優越性,當代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關于講授教學法的研究很好地說明這一點。新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其關鍵在于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因此,教師首先要有強烈的探究意識。有些教學內容或問題適宜學生探究的,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去探究;開展一些課外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歷程,體會到發現的樂趣與學習的魅力,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有些時候,教師適時地對某個數學問題或知識點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話,也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課程標準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
2.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新課程中的數學強調數學化、數學情境,作為教師要有一堆數學情境,有引導學生經歷數學化過程的經驗。數學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決問題,教師要學會創設情境,把教科書的知識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一堂生動活潑的具有教學藝術魅力的好課猶如一支婉轉悠揚的樂曲,“起調”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余音繞梁.其中“起調”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善于在課始階段設計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殿堂,展開思維的翅膀,開啟智慧的大門。 2.2準確定位新增加內容 高中數學課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對于這些新增內容,不少教師普遍感到難教。一方面,這些新增內容不像老教材內容那樣輕車熟道,另一方面,對新增內容的標準把握不透。新增內容是課程改革的亮點,它具有時代感,貼近社會生活,所以我們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把握標準進行教學。例如,對導數內容,不應只是要求學生掌握幾個求導公式,進行簡單求導訓練,而應首先通過實際背景和具體應用的實例了例如,通過研究增長率、膨脹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電流強度、切線的斜率等反映導數應用的實例少引入導數的概念,引導學生經歷從平均變化率到瞬時變化率的過程,知道瞬時變化率就是導數。通過感受導數在研究函數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體會導數思想及其內涵,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導數的背景和思想,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事物的變化率都可以用導數來描述,要避免過量的形式化的過程練習.又如,歐拉公式內容,應引導學生探索發現歐拉公式的過程以及對歐拉公式證明的理解,幫助學生體會數學家的創造性工作,關注學生對拓撲變換的形象和直 觀的理解.例如,把拓撲變換理解為橡皮變換,不要引導學生追求拓撲變換形式化的定義應注重對拓撲思想方法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