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閆潔玲
孩子興趣的產生往往是在小時候。不同的年齡段,由于各自不同的素質,孩子的興趣往往有自已的獨特性。孩子興趣的發展和表現,往往是他天賦和素質的先兆。家長要經常問一問孩子的興趣是什么,要引導孩子不斷發展興趣。有位學者曾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向上的積極性比作父母撒在孩子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種。當父母將這粒火種在孩子心中點燃的時候,就像面對需要點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種落在上面,風大了就會吹滅,風小了燃不起來,柴草太緊了不透風,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濕了還不行,這時候,你要小心呵護這小小的火苗,要“哄”著它一點點燃起來,旺起來,最后成為熊熊烈火。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征與水平狀況,創設符合和適應學生學習的情境,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去獲取知識,自覺地訓練技能,以達到教學的目的。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才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呢?下面結合多年數學教學的實踐,淺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設置各種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激發求知欲是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重要心理條件,在日常教學中就是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自我追求掌握的知識和嘗試解決新問題方法,同時不斷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這有利于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獨立性和主動求知的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探求知識。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通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創設各種具有啟發性的外界刺激,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起學生要“弄懂”、“學會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欲望。 二、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學生學習態度端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前提。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生活的實際,不斷地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意義,看到數學的真正價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并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實例或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與童話世界出發,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從而產生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不僅會學習,而且愛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學習了“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后,我引導學生觀察課室的黑板,讓學生想辦法量出它的長和寬,然后求出它的周長;課后布置學生測量家中計算機顯示器或學校籃球場長和寬,再讓學生想辦法求出它們的周長。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條件。學生只有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才會樂于學習。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他們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某一些人,而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不關心。學生學習的態度、情緒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爭取發言,當他們的某個思路或計算方法被老師肯定后,從學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們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可見教師正確的評價也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
四、開展適當競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適當的競賽,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教育實踐證明,在競賽過程中,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大增,因而大部分學生在比賽的情況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會刻苦困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根據需要靈活地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競賽。同時也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競賽的勝負,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力避競賽的不良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各種比賽,如“看誰算得又準又快”,“看誰的解題的方法最多”,“看誰的方法更簡便”等,都能使學生各自表現自己的長處。例如:在“億以內數的讀法”練習課中,我進行了“看誰讀得有快有準”的比賽,我預先準備好卡片,在每張卡片寫上一些比較大的數,每舉出一張卡片,看誰讀得又快又準,并且大力地表揚讀得又快又準的同學,評選他們為優秀的學習標兵,獎給他們一些小禮物。比賽效果很好,每個同學都積極參與,讀錯的只是個別。這樣,使同學們在緊張的競賽中掌握了知識。使他們在競賽中獲得了新知。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都有獲勝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是知識的容器。教師傳授知識、技能,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才能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善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要讓學生有進行深入細致思考的機會、自我體驗的機會。教學中要盡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