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孫翠華
摘要:在數學學習中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作者有以下幾點建議: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情境,誘發興趣;動手操作,激發興趣;游戲激發學習興趣;比賽來激發學習興趣;課堂小結,保持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興趣;游戲;比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動力和助推力。烏蠅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要想讓學好數學就要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從而學會新知識。那么,在數學學習中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我們每個教師都做過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學生喜歡老師,喜歡聽自己的課,才會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數學本身難學難懂,若老師經常對學生板著臉,學生有問題不敢問,甚至不懂裝懂,不但學不好數學,更不會對數學感興趣。所以,平時,要多貼近學生的生活,以真誠的愛,滿腔熱情去關心、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讓學生感到自己又多了一位知心朋友。在學習上,多鼓勵,耐心解決他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優差生同等對待。經常與學生交心談心,在交談中,既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又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到老師既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又是可親、可近、可信的朋友。
二、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在教學中,適時地創設和諧、愉悅的求知情境,激發學生樂學、愛學數學的內驅力,誘發學生學習興趣。如一次在教學速算時,我創設了這樣一種情境:有一天,喜羊羊和懶羊羊在草原吃飽了牧草,懶羊羊說:“喜羊羊,咱倆進行比賽計算311-89、4813-87,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喜羊羊說:“懶羊羊,你連這道題都不會算,虧你吃了那么多草。”喜羊羊迅速說出得數是222和4726。懶羊羊說:“喜羊羊,你怎么算得那么快?”喜羊羊向懶羊羊解釋說:“看這兩道題都是多位數減兩位數,而且被減數和減數互為補數,可用速算法:用十位前的數減1,百位后的數乘以2,然后將得數連起來便是原式的結果。即:3-1=2,11×2=22,311-89=222,48-1=47,13×2=26,4813
-87=4726。”通過創設這一情境,同學們興趣特濃,很快掌握了這種算法。
三、動手操作,激發興趣
動手操作活動是一種主動學習活動,它具有具體形象,易于促進興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識等特點。它需要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并需要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使學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動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既發展學生的思維,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先請學生準備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拼成一個學過的圖形。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長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還有的拼成了平行四邊形等。然后讓他們觀察拼成的圖形與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積有什么關系,從而得出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教學實踐證明,讓學生動手操作參與教學比看教師拼、擺,聽師講解獲得的知識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 四、通過游戲激發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知識,一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既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又符合他們的認識規律。如在學乘法口訣時,可以設計蘋果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在又紅又大的蘋果上分別寫上不同的乘法算式,樹旁畫上不同結果的各種籃子,讓學生將算式與結果對應的蘋果摘到各自的籃子,這樣大大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
五、通過比賽來激發學習興趣
比賽也是一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辦法。因此,在數學中,要常在小組間個人間,男女生間開展口算速算分析等競賽活動。在比賽的過程中,老師的一句贊美,一朵小紅花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新的希望,有的甚至影響學生終生。對于學困生,更應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習興趣。
六、課堂小結,保持興趣
一節好的教學課不僅要“課伊始,趣即生;課進行,趣愈濃”,而且還要做到“課結束,趣猶存”。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比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我是這樣結束本課的: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年、月、日的基本知識,大家對此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請同學們回答“為什么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為什么有平年和閏年呢?”同學們可以放學回家查找一些課外書籍,明天上課我們看哪一位同學說得最準確。如此結束,再次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情緒,保持了學習興趣,產生認識的需求,取得“課雖終,需猶存”的效果。
總之,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水平,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合理的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