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高麗娟
摘要:“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愛
“興趣”是孩子各種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孩子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無止境地去追求、去實踐、去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體會到,凡是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獲取知識過程的學生,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求知愿望強烈,數學素質會得到較快發展。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入手,使學生由機械、被動學習轉變為創造、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他們自主發展,是培養學生具備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們試想一下:素質教育主戰場的課堂上如果沒有了學生的積極參與、合作交流的興趣、熱情,哪來思維碰撞火花,談何發展和創新呢?我們只有順應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循序漸進導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通過近些年的教學探討,我是從下面幾個方面努力去做的。
一、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無味、抽象,它沒有形象生動的故事情節,不容易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生認數和計數時,我采用具體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為了讓學生記住數字1-9的字形,我叫學生背順口溜:“1”像筷子,“2”像鴨子,“3”像耳朵,“4”像旗子,“5”像秤鉤,“6”像哨子,“7”像拐杖,“8”像葫蘆,“9”像鉤子。以此來幫助學生記住字形。通過這樣的教學,賦予數學內容以一定的感情色彩,將數學的知識滲透到童話的故事中去,從而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以“愛”去保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心理學家指出:膽怯和過分自我批評的心理狀態是妨礙創造的最危險的敵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創造個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學中,首先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從而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學生,把他們看成知識的主動探索者,創設和諧的氛圍,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我認為給學生關愛,就能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異見、寬容學生的誤見、鼓勵學生的創見。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善于持贊賞的態度正確地評價學生,以表揚、鼓勵為主,使學生感覺到如坐春風,如沐春雨。“教學之無小事”,我們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對能順利完成訓練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成功的喜悅讓學生更有自信。 三、利用直觀教具、操作學具、電化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可是他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奇動人的事物比較敏感。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直觀教具、電化教學及操作學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時,讓學生先擺10個三角形,然后在下面擺6個圓形,并向學生說明擺的時候要從左邊起,把圓形和三角形一個對著一個地擺。教師問:“哪一行擺得多?看看第一行里的三角形哪一部分和圓同樣多?請你們用手指畫一畫,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看看畫得對不對?再畫出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接著問:“同樣多的有幾個?三角形比圓多幾個?”再啟發學生想,三角形比圓多,三角形可以看成是哪部分組成的?多的部分是幾個三角形?從而使學生直觀地看出三角形多,圓少,三角形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圓同樣多的部分,一部分是比圓多的部分,從而體會到多的數能分成兩部分,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鋪墊。
四、利用數學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愛說、愛笑、愛動、愛玩。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這一特點,一味平鋪直敘地去講,必然使他們覺得疲勞乏味,是達不到良好的效果的,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經驗證明:要妥善地把他們喜歡做游戲的興趣遷移到課堂上來,讓他們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五、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通過精心設疑來培養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注意力不能持久,容易產生“喜新厭舊”的情緒。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方法及時、巧妙地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從而集中注意力。同時,對學生準確回答的問題加以肯定,對不懂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啟發引導并加以鼓勵,給學生以新異感,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六、利用表揚評價來培養學習興趣
榮譽感可以強化學習興趣。小學生的榮譽感特別強,其學習興趣的保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通過學習所獲得的社會效果。他們常常由于獲得好成績受到老師、家長、兄弟姐妹、同窗好友的贊賞而引起榮譽感,為保持已獲榮譽而更加努力學習。在教學中應給予學生正確、恰當的表揚。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眼睛注視著他們,以一種期待的眼神鼓勵他們大膽發言。要注意不失時機給予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句表揚的話,幾個鼓勵的眼神,一朵小紅花,都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對待學習較吃力的學生,應適當降低標準,側重表揚,鼓勵其進步,保持學生興趣,充分發揮學生潛能。
七、利用兒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兒歌的特點是內容淺顯、篇幅簡短、語言活潑。數學的特點是具有抽象的理論,嚴謹的邏輯和廣泛的應用性。新課程標準中也一再指出,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等發展特點。將兒歌引入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其實也正是注重了學生的興趣愛好。
總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廣大老師不斷實踐,探索出更多更新的方法,讓孩子們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