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王曉鳳
摘要:本文通過直觀教學、聯系生活、挖掘好奇心、小組競賽等四種方式詳細具體地闡述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問題。 關鍵詞:直觀教學 聯系生活 小組競賽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由此可見,興趣是一個人積極探求的最大的動力,它直接影響到其學習效果的好壞。因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對搞好數學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筆者經過近幾年的實踐,現總結出以下幾條經驗。 一、激發興趣可以通過直觀教學來誘發 在數學教學中注重直觀教學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直觀教學要精心設計,并且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強調語言的作用等方法,利用這些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歲左右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更喜歡認識直觀的、具體的和形象化的事物。如我在講勾股定理的時候,找來了三節木棒,一節是30厘米,另一節是40厘米,還有一節為50厘米,并告訴大家可以任意來拼三角形,并且全部是直角三角形,大家可以動手都來試一試。于是,經過大家的反復探究,終于很直觀生動地引出了本節課的教學,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到直觀形象教學所具有的局限性,不能濫用,要特別注意類比的事物與新的概念法則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謹慎考慮他們之間的相關性,以免對學生產生誤導。 二、激發興趣又可以通過聯系生活來引發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忽視了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許多學生因數學的枯燥無趣、抽象難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要聯系生活實際來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如:為了更形象透徹地講好最小公倍的問題,我特地聯系了學校附近的一家大型機械加工廠。利用課余時間,我帶全班學生實地去車間參觀了一下,并根據車間情況設計了一道應用題。已知:①我車間一共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齒輪16個,或者小齒輪10個;②2個大齒輪與3個小齒輪配成一套。問:我廠總調度需分別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齒輪,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齒輪剛好配套呢?學生們在車間現場切身地感受了學習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大作用,都下定決心要把數學學好,興趣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三、激發興趣還可以通過挖掘學生的好奇心來引發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思維經常是由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挖掘學生的好奇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給學生們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之前先給同學們講一講丟番圖的墓志銘。丟番圖是古希臘的大數學家,大約生活于公元前246年到公元330年之間。他對代數學的發展作出過巨大的貢獻。 他的“墓志銘”是用詩歌形式寫成的: 過路的人! 這兒埋葬著丟番圖。 請計算下列數目, 便可知他一生經過了多少寒暑。 他一生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十二分之一是無憂無慮的少年。 再過去七分之一的年程, 他建立了幸福的家庭。 五年后兒子出生, 不料兒子竟先其父四年而終, 只活到父親歲數的一半。 晚年喪子老人真可憐, 悲痛之中度過了風燭殘年。 請你算一算,丟番圖活到多大, 才和死神見面? 請你算一算,丟番圖到底活到多少歲? 詩歌一出現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他們一句一句地讀,一步步地想,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很怎樣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這一類問題。我們還可以在教學中穿插數學史,在引入概率時講講賭桌上的概率緣起,讓學生欣賞一下埃舍爾運用遞歸思想創造的美麗版畫……讓我們還數學以新奇,給學生以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