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培養“四法”
劉紅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數學素養,拓寬學生思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求知,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興趣是最活躍的因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認為,構建師生互動平臺,精心設疑,引導有法,包涵意趣,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融洽師生情感
師生情感是師生交往的基礎和使學生對教學產生興趣的關鍵。“親其師,信其道。”心理學認為,熱情會產生至少42.6%的持續效應,呈階梯狀遞增。當學生喜歡一位教師,就會喜歡他的課,會“感到”他講授的內容鮮活有趣,學習活動會更自覺積極。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對于一切情況,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注意激發調控學生的情緒,使其愉快地進入學習情境。教師在平時要多接觸學生,了解學生的個性、思想、心態、愛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建立民主、動態、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妙趣橫生,學生的學才可能生動高效,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這樣學生才能喜歡這位教師,進而喜歡數學這門課程。如講授完統計圖后,筆者提出讓學生回家自己測量身高,然后同學之間調查統計,并畫出條形統計圖,再結合條形統計圖提出一個問題并作出解答。這個作業既讓學生動手實踐操作,又鞏固了所學新知,還鍛煉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美國基本上所有的課堂都首先建立在師生平等、互信、相對自由的基礎上,才可談到數學課的內涵延伸,這一點很值得借鑒。
二、創設問題情境
利用一些數學問題的趣味性、探究未知性,創設一種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的情境,能使學生的大腦處在最活躍的思維狀態,且張弛有度,促使學生愉快地學習、敏銳地探索,從而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及基礎知識,形成數學基礎技能。如講授相似三角形的應用時,設計問題:現有一幢很高的建筑物,怎樣才能測出它的高呢?測出高,可以作為參數,寫出調查報告,深入認識建筑物高低的數學依據以及蘊含的美學特性。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現代高科技尖端技術,都與數學密切相關。而學生對于鮮活新穎的事物現象最感興趣。課改后的教材,顯著特點之一是注重數學的實用性,更貼近生活,更突出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提高應用能力。美是生活,在數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這個特點,盡量聯系實際,利用身邊的案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數學走向生活、走向鮮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字運算和機理,讓學生感到數學并不神秘、并不抽象,數學就在身邊,體現數學的實用性、趣味性、直觀性。
如在教學“豐富的圖形世界”時,讓學生去觀察周圍的建筑、樹木、樓塔、山峰等,找出所包含的幾何圖案及其組成規律,找出其中隱含的數學知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離生活并不遙遠。這樣通過設疑引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使知識的接受由被動轉化為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媒體輔助教學
信息密集時代的日益推進、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運用、多媒體及多功能課件的出現,給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以多媒體為核心的輔助教學的研究正在迅速走入課堂,數學教學需要計算機輔助,增添新的活力。實踐證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計算機極強的交互性、直觀性、高效性,使學生有了參與的機會,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興趣。同時,現代媒體的運用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得到了一個最佳的擴展整合。如教學“四邊形圖形”,教師設計好課件,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展示各種圖形極其變化,一系列圖形內的形變與量變很直觀形象,讓學生對過去接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有一種特殊的認識,可節省大量時間、材料、演示過程。教學“一次函數”,隨著函數變化,圖形也隨之變化,比傳統的演示法直觀高效。因為多媒體圖形的嚴密性,學生的空間數字感覺能力大大提高了。
四、培養能力為主
長期以來,不少數學課堂教學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只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注重傳授、訓練、突破解題技巧,忙于解決難題,而忽視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主觀能動性受到抑制,違背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使學生在“解題”上依賴性增強,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減低,導致畏“數”情緒,學習效率普遍降低,數學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很多學生都感到數學學習吃力而不討好,這也是長期以來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的重要原因。教師在教學中要避免“注入式”、“滿堂灌”的教法,采取主動探索、合作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點撥、啟發、誘發、調控,舉一反三,揣摩拓展,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潛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數學思想,重視擴散思維的訓練,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綜合,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又培養了獨立研究、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經常有成功感,增加了愉悅感,在快樂中研究數學,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興趣雖屬于非智力因素,卻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因。一個教師充分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鮮明的個性,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將會創造一個新的數學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