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淡水小龍蝦稻田健康養殖技術

鮑遠山

摘要從稻田選擇、田間工程、稻田養蝦技術等方面介紹了淡水小龍蝦稻田健康養殖技術,以供養殖戶參考。

關鍵詞淡水小龍蝦;稻田;健康養殖

淡水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螯蝦科原螯蝦屬,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螯蝦養殖品種之一,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既可作飼料原料,也具有工業價值,更能出口創匯。由于小龍蝦具有雜食性,繁殖力強,適應范圍廣,對環境要求低,生長快,抗病力強,成活率高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適合廣大農村地區稻田養殖。現將淡水小龍蝦稻田健康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1稻田的選擇

稻田選擇在交通方便、配套設施齊全的地方,便于養殖管理。同時要求水源充足,水質良好,周圍沒有污染源,排灌方便。土質要肥沃,保水性能好,陽光要充足,水溫適宜,溶氧充分,天然飼料豐富。稻田養蝦面積一般在0.67 hm2左右,過大、過小都不利于管理操作。

2田間工程

2.1田埂加固

稻田養蝦要防止蝦打洞貫穿田埂,就必須對田埂進行加高、加寬、加固,并安插防逃板或防逃網片等。

2.2開挖蝦溝

稻田養蝦時,由于水稻要淺灌、曬田、施化肥、打農藥,小龍蝦養成后,還要進行捕撈,因此必須在稻田四周開挖供蝦活動和捕捉的蝦溝,即環形溝和田間溝。田塊四周挖一道距田邊1.5 m的環形溝,溝寬1.2 m左右、深0.8 m;中間開挖“十”或“井”字形的田間溝,溝寬0.8 m、深0.5 m,挖溝取土堆放在一側,在不影響水稻生長的情況下,形成田間小埂或田中小島,以供龍蝦棲息活動與覓食。

2.3附屬設施

2.3.1進排水設施。養蝦稻田進排水設施必須完善,以保障及時供水。進水口應建在稻田埂的最高處,排水口建在稻田的最低處,保證水流暢通,進排水口要用鋼絲網、塑料網或雙層密網,防止小龍蝦隨水外逃和敵害進入。

2.3.2防逃設施。防逃設施有多種,但常用的有2種,一是安插高55 cm的硬質鈣塑板或將1.7~1.8 m長的波浪形水泥瓦或石棉瓦截成3段,豎起并向內傾斜埋入田埂泥土中約15 cm,作為防逃板,每隔1 m用一木樁固定,注意四角應做成弧形,防止龍蝦夾角攀爬外逃;二是采用網片和硬質塑料薄膜共同防逃,用高1.2 m左右的密網圍在稻田四周,埋入土中10~20 cm,在網內面距頂端10 cm處再縫上一條寬25 cm左右的硬質塑料薄膜即可。

2.3.3搭配遮蔭設施。在離田埂1 m處,每隔3 m打一個1.5 m的樁,用毛竹架設,在田埂邊種瓜、豆、葫蘆等,待藤蔓上架后,在炎熱的夏季可起到遮蔭避暑的作用。

3稻田養蝦技術

稻田養蝦是綜合利用水稻、龍蝦的生態特點,達到稻蝦共生,相互利用,從而使稻蝦雙豐收的一種高效立體生態農業,是動植物生產有機結合的典范,是農村種養殖立體開發的有效途徑,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3.1放養前的準備工作

3.1.1消毒。小龍蝦的生活環境要求水質優良,一般情況下,在5月上中旬進行消毒,消毒時先往稻田灌水10~20 cm,然后用350 mg/L生石灰潑灑稻田、環形溝、田間溝或用魚藤酮、茶粕、漂白粉等消毒,殺滅蟲害。

3.1.2整田施肥。養蝦稻田在消毒后馬上進行稻田的整理耙平,整田可用人工的方法,也可用機械的方法,稻田整好后,施農家肥3.0~4.5 t/hm2、尿素150~225 kg/hm2,均勻撒在田面并用機械翻耕耙勻。

3.1.3插秧。養蝦稻田一般只種一季稻,水稻品種要選擇葉片開張角度小、生長期較長、抗病蟲害、抗倒伏、耐肥性強、緊穗型、產量高的水稻品種,目前常用的品種有汕優系列、協優系列等。在5月中下旬插秧,養蝦稻田宜提早插秧,大多采用拋秧法,要充分發揮寬行稀植和邊坡優勢的技術,以確保龍蝦生活環境通風透氣性能好。

3.1.4移栽水草。插秧后,可向環形溝內移栽部分沉水類和浮水類水草,如輪葉黑藻、金魚藻、水葫蘆等,移栽水草的數量占環形溝面積40%左右。以零星分布為好,這樣有利于蝦溝內水流暢通。 3.2小龍蝦苗、種放養

放養蝦苗或蝦種時要消毒和試水,試水安全后,才可放蝦,主要有幼蝦放養模式和親蝦放養模式。

3.2.1蝦苗放養。在5月底前秧苗轉青后,可向蝦溝內投放幼蝦。投放體長3 cm左右規格的幼蝦12萬~15萬尾/hm2,放養的幼蝦要注重質量,同一田塊內放養的規格要盡可能整齊,且要一次放足。在9月投放個體重35 g以上規格的小龍蝦親蝦300~375 kg/hm2,雌雄比例為3∶1,注意抱卵親蝦要直接放入外圍大溝內飼養越冬,待秧苗返青時再引誘蝦入稻田生長,在5月以后隨時補放,至翌年中稻收割時捕撈上市,注意再次種稻時要采用免耕法種植水稻。

3.2.2放養時間。不論是當年的蝦苗,還是抱卵蝦,應力爭一個“早”字。早放既可延長蝦在稻田中的生長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養的大量天然餌料資源。常規放養時間一般在每年9月或翌年的3月底,也可以采取隨時捕撈,及時補充的放養方式。

3.2.3放苗操作。在稻田放養蝦苗時,一般選擇睛天早晨和傍晚或陰雨天進行,這時天氣涼爽,水溫穩定,有利于放養的龍蝦適應新的環境。放養時,沿溝四周多點投放,使龍蝦苗種在溝內均勻分布,避免因過分集中,引起缺氧窒息死蝦。

3.3技術管理

3.3.1投喂飼料。養蝦稻田除在環形溝內施基肥外,還應向環形溝和田間溝中投放一些水草、鮮嫩的早草和腐熟的有機肥[1]。在7—9月小龍蝦生長旺季,還可適當投喂一些螺蚌肉、魚蝦肉、下腳料等,配喂玉米、小麥、大麥粉,投喂時盡量做到定時、定位、定量、定質投餌原則。日投喂飼料量為蝦體重的3%~5%。平時要堅持勤檢查蝦的吃食情況,適時增減投飼量,要保持蝦溝內有較多的水生植物,數量不足要及時補植。投喂時要將飼料投放在蝦溝內或蝦溝邊緣,以利于蝦的攝食,避免全田投喂造成浪費。

3.3.2科學施肥、施藥。稻田水稻施用追肥時,先排淺田水,讓蝦集中到蝦溝中再施肥,有助于肥料迅速沉積于底泥中,并為田泥和秧苗吸收,隨即加深田水到正常深度;也可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撒肥或根外放肥的方法[2]。禁用對淡水小龍蝦有害的化肥如氨水、碳酸氫銨、鉀肥等,可用尿素、過磷酸鈣、生物復合肥等。對稻田養蝦要盡量避免使用農藥,確需使用的,應選用能在短期內分散、基本無殘留的高效低毒農藥生物藥劑,確保小龍蝦生長安全。

3.3.3水質管理。保持養蝦稻田水質清新,是稻田養蝦的重要環節,稻田平時的灌水深度在10 cm左右,由于稻田水位較低,水位下降較快,必須及時灌水、補水,以確保蝦、稻田需水量。一般水溫在20~30 ℃時,每10~15 d換水1次,水溫在30 ℃以上時,每7~10 d換水1次。當大批蝦蛻殼時不要換水,不要干擾,以免影響小龍蝦的正常蛻殼。由于稻田水質易偏酸性,為調節水質,應每20 d用25 mg/L的生石灰潑灑1次,使pH值保持在7.0~8.5。施用生石灰后最好間隔10 d再施藥或施肥。如稻田已追施化肥或施用農藥,也必須在8~10 d后方可潑灑生石灰,以免化肥或農藥失效。對于殘留在蝦溝內的飼料要及時撈出,以免敗壞水質,盛夏季節,每1~2 d加注1次新水,以保持田水清新,一般季節每3~5 d加注新水1次。

3.3.4科學曬田與防敵害。曬田前,要清理蝦溝,嚴防蝦溝阻隔與淤塞。曬田總的要求是輕曬或短期曬。曬田時,溝內水深一般保持在20 cm左右,使田塊中間不陷腳,田邊表土不裂縫和發白,以見水稻浮根泛白為適度,曬好田后,及時恢復原水位,盡可能不要曬得太久,以免蝦缺食太久影響生長。

養蝦稻田敵害較多,如青蛙、水蛇、肉食性魚類等,在平時進水時要用網布過濾,以預防敵害,并要捕捉、驅趕蛙類、鳥類等,防止家養鴨子下蝦溝,造成損失[3]。

3.4加強其他管理

日常管理必須做到勤巡田,勤檢查,勤研究分析,勤記錄。堅持早晚巡田檢查蝦的活動攝食情況[4]。決定投餌、施肥數量,檢查田埂是否塌漏,進排水口、防逃設施等是否安全,環形溝、田間溝是否暢通,檢查水源水質情況,防止有害污水進入稻田,要及時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田塊檔案記錄。

3.5捕撈與收獲

稻谷收獲一般采取收谷留茬的方法,然后將水位提高到40~50 cm,并適當施肥,促進稻茬返青,為龍蝦提供避蔭場所及天然飼料來源,稻田養蝦的捕撈時間,隨放養規格大小不同,捕撈時間不同,實行輪捕、輪放,捕大留小,捕撈一般在10月中旬完成。捕蝦一般要在早上或傍晚涼爽時進行,氣溫較高時捕捉會造成小龍蝦的大量死亡。對躲藏在蝦洞中的蝦,可留到翌年收獲,捕撈方法主要采用地籠張捕法或放水捕撈方法等。利用稻田養殖小龍蝦,單產小龍蝦2 250 kg/hm2左右,水稻不減產,還可減少生產成本,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4

[1] 姚志剛.小龍蝦養殖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徐廣友,凌武海,羊茜,等.淡水小龍蝦高產高效養殖新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3] 劉國文.池塘設計建造與水質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1):237-238.

[4] 陳曄.稻田養殖青蝦主要技術[J].安徽水產科技,2004(1):19-2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