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網箱養殖技術
郝輝 張輝
摘要介紹了黃顙魚網箱養殖技術,包括網箱設計、水域要求、魚種放養、餌料投喂、日常管理和魚病防治等方面內容,以為黃顙魚的養殖提供參考。 關鍵詞 黃顙魚;網箱;養殖技術 黃顙魚為鯰形鮑科黃顙魚屬,俗稱安丁魚或黃刺魚,一般商品魚個體為200~300 g,其肉質細嫩,少刺無鱗,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價格一般20元/kg左右,是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品種[1-2]。黃顙魚是經濟價值較高的名優魚類,也是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淡水養殖品種,在國內市場上是中檔魚中價格最高的品種之一。在湖泊、水庫、河溝等水體中開展網箱養殖黃顙魚,能有效地利用水體,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是廣大養殖戶調整種養結構、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 1網箱設計 網箱規格長4 m,寬3 m,深1.5~2.0 m。網目5~8 mm,聚乙烯無節網片,中間留0.5 m2投餌口,網箱上口用毛竹制成框架,網箱底部用石頭等作為沉子固定下口。在投放苗種前7 d下水浸泡,等網箱上有附著物時才可放苗,防止放苗時魚體受傷。網箱中設置直徑1 m的食臺,食臺要求能上下移動自如,便于觀察魚的吃食情況和檢查魚的體質。 2 水域要求 (1)微流水和有一定風浪的水域均適合設置網箱,對于大中水庫、湖泊、河流等水體,其特點是有一定的風浪和微流水[3]。網箱養殖黃顙魚的地點要求有一定的風浪和微流水,風浪不超過5級的水庫河流均適合網箱養殖黃顙魚。另外,要求水流有一定的流速,其流速一般以0.05~0.20 m/s為宜。 (2)有一定的水深和較好的水質。由于黃顙魚有喜暗怕光的習性,因此,設置網箱的水域要求有一定的深度。一般來說,水流3.0 m以上的湖泊、庫灣和河流均可進行網箱養殖黃顙魚,最好水深在3~6 m之間。這樣干旱季節,網箱不致于擱淺;在洪水季節,網箱由于可以升降,不會受到影響。但是水流流速過大的水域則不能設置網箱進行黃顙魚養殖。要求水體溶解氧長期在4 mg/L以上,水體透明度為40~50 cm,水體無污染。 3魚種放養 魚種原則上應使用正規苗種場生產的黃顙魚,要求規格整齊、色澤鮮艷、體表無傷、體格健壯、游動活潑,最好使用人工繁殖的魚種,這種魚種成活率高、易馴化。魚種下箱前需用10 mg/kg孔雀石綠,或5%食鹽水浸洗魚體。魚種放養密度一般為100~150尾/m2,魚種重20 g左右以上。除主養黃顙魚以外,可適當搭養一些團頭魴,以充分利用餌料,凈化網箱水質。一般在春節前后開始投放魚種,此時水溫低,魚體不易受傷。黃顙魚在苗種階段生長較慢,長到4 cm以上時生長速度明顯加快,1周年后達到性成熟,且雄性明顯比雌性生長快,一般到8月底就可達到200 g/尾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