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東黑山羊養殖現狀及對策
趙光學
摘要根據景東縣黑山羊的養殖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期為廣大黑山羊養殖農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黑山羊;養殖;現狀;存在問題;對策;云南景東 景東彝族自治縣是云南省的養羊重點縣之一,黑山羊養殖是該縣山區部分農民創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黑山羊市場良好(產地價22元/kg),景東縣黑山羊養殖卻一直達不到理想的養殖收入。究其原因,有認為是黑山羊養殖破壞生態導致自然環境變差造成的;有認為是產業結構調整、生物侵襲、草場退化造成的。筆者認為以上都不是主要原因,影響景東縣黑山羊出欄和養殖收入的主要是:長期以來黑山羊養殖人員思想意識不足、單一的純自然放牧養殖方式、低技術養殖與管理等原因[1]。故此,全面掌握景東縣黑山羊養殖現狀,找準養殖存在的問題,探索黑山羊養殖的有效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景東黑山羊養殖現狀 景東黑山羊屬云嶺山羊品種,是云嶺山羊品種的一個支系,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畜種;體形近似長方形,公母羊均有須有角,背腰平直,胸寬深,肋稍拱,腹大,尻寬稍斜,毛粗短上舉,四肢結實,蹄堅而黑、善于攀爬。毛色以黑色為主,占60%~80%,黑黃花、黃白花、黃色等雜色占20%~40%。周歲公羊體重21.1~22.7 kg、母羊體重17.1~20.5 kg,成年公羊體重31.7~35.2 kg、體高59.2~63.0 cm、體長59.4~69.9 cm、胸圍70.3~76.4 cm、管圍8.7~9.0 cm,成年母羊體重27.9~38.2 kg、體高56.4~66.1 cm、體長57.5~67.0 cm、胸圍71.8~79.9 cm、管圍7.2~8.8 cm,成年羯羊體重34.1~56.0 kg(最重可達75 kg)、體高55.3~67.9 cm、體長61.8~74.6 cm、胸圍70.9~75.2 cm、管圍8.5~10.1 cm。公羊5~6月齡性成熟,8~9月齡始配,母羊7~8月齡發情,10~12月齡初配,公羊可利用3~4歲,母羊11~12歲,屬長日照季節性發情動物,多在5月、6月、8月、9月發情,發情持續期1~2 d,性周期17~20 d;妊娠期5個月,1年1胎、年產2胎占10%,1胎1~2羔,雙羔率30%,極少產3~4羔,繁殖力中等,總體繁殖率尚未超過100%,繁殖成活率95%。具有早期育肥的特點、肉質細嫩、味美、平均屠宰率42.9%、羯羊可達47.4%。 景東黑山羊養殖多年來一直采用“白天依賴自然自由放牧采食,夜晚歸牧于羊舍休息反芻”的單一全自然放牧方式;2009年末,景東縣共有地方傳統樓式漏縫羊舍5 hm2。景東黑山羊養殖規模有幾只、幾十只至上百只幾種不同規模,以10~30只規模居多,占80%,30~50只占8%,50~200只占2%,10只以下占10%。2009年末全縣共有黑山羊養殖農戶5 000多戶,呈零星散落狀分布于全縣166個自然村,以哀牢山、無量山周邊村落農戶養殖居多。2009年末,景東縣黑山羊存欄11.10萬只,出欄6.02萬只,出欄率55.9%。與1994年存欄11.11萬只、出欄2.86萬只、出欄率25.7%相比,15年來景東縣山羊養殖存欄保持穩定,出欄增加3.34萬只,出欄率增長30.2個百分點,增長緩慢。按10~30只養殖規模計算,戶均年可實現毛收入6 708元,日毛收入18.4元,僅能解決1個人的溫飽。 2存在的問題 一是勞動者素質低。多數黑山羊養殖人員只有小學文化,不懂養羊科學技術和羊群經營管理,不會用養羊新技術養殖羊只,不會用市場觀念、經濟原理經營管理羊群。養殖觀念落后,“依山放羊、靠天養羊”。二是近親繁殖,品種退化[2]。由于種羊不按品種要求進行科學選擇,不注重選擇優良遺傳性狀,長期采用自繁自養、自然交配的繁殖方式,造成近親繁殖,羊種退化;據景東縣1992年普查統計,成年公羊體重28 kg、體高59 cm、體長59 cm,胸圍72 cm、管圍8.4 cm;成年母羊體重27.5 kg、體高53 cm、體長52.6 cm、胸圍66.2 cm、管圍8 cm,分別比《云南省家畜禽品種志》所列公羊低16.3%、3.4%、9.0%、2.0%、5.0%,母羊低16.7%、13.5%、15.5%、12.7%、2.5%。近年景東縣山羊沒有科學系統的測定數據,對景東縣廣大養殖戶走訪調查發現,各農戶養殖的黑山羊與20世紀80年代初養殖的黑山羊相比,個體仍然較小、成年體重相差3~6 kg。三是羊舍簡陋,養殖方式單一。景東縣養殖黑山羊的羊舍簡陋,只具備避雨、過夜、漏糞簡單功能,而在此羊舍下長期單一的自然放牧養殖,破壞生態,加劇“林羊矛盾”。四是草場嚴重退化、羊群營養不良、冬瘦春死。由于生物侵襲(紫莖澤蘭)、產業結構調整(核桃、茶葉、紫膠、退耕林地、松脂生產等)、過度放牧等原因,草場嚴重退化,黑山羊可食的飼草料品種減少、數量下降。僅依靠自然放牧養殖,飼草料單一,蛋白質供給水平不足,羊群整體營養不良;且與飼草生長季節密切相關,營養不均勻、不平衡,“夏壯、秋肥、冬瘦、春死”,死亡率高達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