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教育的創新分析
張知林
論文摘要:觀念的轉變是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先導。本文從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出發,對如何加強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教育進行了闡述,并著重創新的原則提出要培育企業文化,從而提高企業的活力。 論文關鍵詞: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企業文化 前言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電力企業內部改革力度的不斷加大,企業員工的思想也越來越活躍。特別是電力壟斷局面的打破以及電力體制經歷了廠網分開、競價上網等重大改革,使電力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將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其中人的思想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人的思想觀念轉變與否直接影響到電力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1 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思想政治工作需加強調查研究,針對性與科學性有待提高 由于長期工作模式的慣性影響,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是自上而下地開展,即在企業黨委領導下,以思想政治工作部門為主體開展面的理論灌輸和宣傳教育。這種單向工作流程是被動地開展工作,文件照轉照發,文章照讀照念,缺乏深入調查研究與廣泛溝通,抱著一種錯誤心態:只求形式轟轟烈烈,不求效果扎扎實實。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也缺乏應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1.2 思想政治工作有待創新 思想政治工作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思想政治工作本身而言,長期固守單一的形式、內容和方法,缺乏創新、與時俱進和“虛實結合”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是一個重要因素,也是思想政治工作難以突破的一個關鍵因素。
1.3 思想政治工作難度加大,政工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現階段大眾傳播媒介高度發達,員工獲得信息的渠道多且內容豐富,出現了思想政治工作難做。再有,專職政工干部擅長黨務工作,缺乏經營管理的綜合技能,對企業經營和內部管理難以提出獨到見解,因而很難融人到企業生產經營工作中去,政工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2 加強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教育的應對策略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組織機構;面對新的形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需成立專項工作領導機構,建立健全溝通協調機制,黨、政、工、團、紀依據各自的職責分工開展工作,在推進民主、溝通、協調機制上發揮作用,形成齊抓共管、層層落實、協調聯動的格局。通過召開懇談會、交流會、深入基層一線調研等形式,傾聽員工的呼聲和建議,暢通信息交流、溝通渠道,使員工能通過合理的渠道和手段來表達思想、交流心聲,達到消除隔膜和對抗,增進理解和共鳴,推動各項工作開展的目的。 加強政工隊伍建設;思想政治工作聽起來是虛的,但真正做起來并把它做好做到位卻十分不容易,必須組建專職、敬業、高素質的政工隊伍。 牢固樹立“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摒棄只重業務經營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錯誤觀念,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在工作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融入到改革,發展和各項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解決“一手硬一手軟”和思想觀念中存在的“說起來重要、用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 不斷創新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電力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安全管理、經營管理、優質服務、經濟效益等工作的思想基礎和組織保證,只有有效的滲透進企業各項工作的管理之中才能顯現其強大的能動性。觀念的轉變是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先導。
3 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原則
3.1 體現人文性 “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當作是管理中的本質因素,人的需要、人的屬性、人的素質、人的價值和人的發展成為管理的重心。借鑒“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的理論和實踐經驗,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傳統片面的理性主義教育模式,在關注職工政治素質提高的同時,還要注重職工個體價值的實現、潛力潛能的發揮,體現出對職工現代的、最本質的人性關切和人文關懷,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原則得以更加充分發揮,并切實提高教育實效的要求和體現。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以職工為本,體現人文性,就是要貼近職工的思想情感和根本需求,滿腔熱情地關心職工,主動、真誠為職工解決實際困難,幫助職工提高學習和生活的質量。要一切以維護職工的尊嚴、自由、平等為基本的價值取向,一切以職工潛能的挖掘、創造性的發揮、積極性的調動為基本目標,體現對職工全面成長的人文關懷。
3.2 強化服務性 電力企業的存續和發展是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保證和組織依托。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電力企業做大、做強,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壓力不斷增大,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理所應當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以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滲透其中,服務到位,為企業深化改革、發展壯大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職能作用的發揮,必須以職工的認可、接納程度為標志,因此,電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須服務職工。服務職工就是要服務職工的根本需求。當代職工的根本需求是發展、是成長成才。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政治上主動引導職工、在事業上主動培養職工,在生活上主動關心職工,切實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從多方面滿足職工需求。服務企業、服務職工二者之間是有機統一的,互為條件、密不可分。
3.3 感情投入性 感情的交流與溝通是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而人又是有感情的,不論是思想認識的統一,還是政治覺悟的提高,都是以感情的交流、溝通、融合為基礎的。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一定要滿腔真誠、以情感人。
4 培育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向心力和凝聚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基礎和靈魂,也是企業“軟實力”的核心內容,是企業長遠發展的精神動力。“硬實力”容易被復制和替代,而以文化為基本構成要素的“軟實力”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無法復制和替代的基于企業文化的企業“軟實力”在參與市場競爭、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和管理水平面的作用和意義正在超越傳統“硬實力”而成為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建設統一的企業文化,對供電企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建設統一的企業文化,是供電企業文化建設實踐的客觀反映。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始終把企業文化作為凝聚力量、團結隊伍、樹立形象、促進發展的重要動力,近來相繼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維、新思路、新理念,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創新發展,內涵不斷豐富完善.影響力、輻射力不斷增強提高,對國家電網公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建設統一的企業文化,是供電企業履行企業使命的實際需要。供電公司關系國家能源安全及國民經濟命脈,承擔著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的基本使命,肩負著重要的經濟責任、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建立統一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統領廣大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形成巨大的發展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規模效益和整體效率,更好地履行企業使命。 建設統一的企業文化,是推動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的實際需要。首先思想認識要上新臺階。建設統一的企業文化,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凝聚、規范、協調功能,有利于員工更清醒地認識公司定位,提升集團化運作意識,保證目標一致、行動協調;有利于增強員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為加快“兩個轉變”,建設“一強三優”現代公司貢獻聰明才智。
5 小結
綜上所述,隨著電力市場化體制改革的深入,只有不斷創新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遵循以人為本的發展觀,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學的管理手段,不斷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努力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不斷謀求企業效益最大化,才是創新電力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所在;才能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搞好企業經濟,創造最好的經濟效益。加強供電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建設和諧企業這一戰略任務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