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對構建適應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
韓彩芹 段培同
論文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論文摘要:本文以高等教育大眾化為背景?分析了影響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內部因素?提出了對構建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相適應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
1引言
教育部部長周濟在教育部2006年度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2005年高等教育在學總人數超過2300萬人?毛人學率達到21%以上。”按照美國學者馬丁·特羅(Mart inTrow)的觀點?當一國高等教育入學人數達到適齡人學人口的巧%后?便進人大眾化高等教育階段。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也是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總趨勢。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進人大眾化階段?但是高等教育的觀念、教學內容和形式、學術標準、管理與決策以及高等學校的功能和規模等仍停留于精英教育階段?明顯滯后于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今后在轉變政府職能、高等學校自主辦學的新體制下?如何加強宏觀管理?建立高等學校自我約束機制?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國尚需探索的重要課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具有監督、調控、引導、激勵等多種功能?對高等教育起到保障作用。因此?建立一套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相適應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勢在必行。
2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育質量觀
與精英階段的高等教育相比?大眾高等教育在質量方面的不同和差別是十分顯著的。從進人高等學校的學生來看?他們不再是那些在高中階段成績優異、表現出色的學生?從傳統意義的學術水平上講?學生的程度在下降。另外?學生對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及對它的期望也越來越多樣化?以往的學術性和職業性培養目標已經無法涵蓋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從高等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來看?課程和教學計劃的嚴密結構被逐漸打破?教育教學過程變得靈活和多樣?這使得以往的統一、嚴格的質量標準越來越不適應新的情況。從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來看?由于高等學校辦學的開放性?象牙塔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多樣化日益成為社會需求的主要特征?社會需要高等教育在多種層次、水平等方面為其提供服務。
根《教育大辭典》的釋文:教育質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的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后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按照這一解釋?教育質量標準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一般的基本質量要求?另一個是具體的人才合格標準。對高等教育來說?前者所指的是一切高等教育?都要依據我國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一般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結合?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專門人才;后者所指的是依據各級各類高等教育的具體培養目標所規定的質量要求?是衡量所培養的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3影響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內部因素
影響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高校內部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定位導向。高校必須遵循的教育方針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關注的應該是教育教學的整體質量提高?要把關注學校辦學的整體效益與社會效益緊密聯系在一起。二是專業設置、教學條件與教學管理。專業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是否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辦學質量提高重要前提之一。教學條件是教學的物質基礎?諸如實驗設備、教材、圖書資料、生活條件等是不可或缺的。教學管理對教學起著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監督和控制的作用。教學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和業務水平決定了所制定的教學計劃、教學文件、規章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三是教師與學生的素質。教師的作風、業務水平、教學態度及教學方法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教師隊伍的建設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學生是接受教育教學的主體?生源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四是校園風氣。主要包括學風、教風、校風。優良的學風、教風和校風可以為廣大師生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激發教師、學生、工作人員的教學和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很大的作用。 4構建與高等教育大眾化相適應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是建立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活動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機構的基礎之上的?一般可分為外部保障和內部保障兩個體系。高等教育質量的外部保障體系是指全國性或區域性的專門機構?其成員包括高等教育界與高教界之外的專家。這些機構的主要任務是領導、組織、實施、協調高等教育質量鑒定活動與監督高等教育機構內部質量保障活動。高等教育質量的內部保障體系主要負責高等教育機構內部的質量保障活動。高等教育質量的外部和內部保障體系結合起來共同實現對高等教育質量予以保障的功能。
(1)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高校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促進社會關注高等教育的全面發展。目前?教育部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價機制就是旨在保障教學質量構架政府宏觀調控的措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為依據?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通過水平評估進一步加強國家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與指導?促使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重視和支持高等學校的教學工作?促進學校自覺地按照教育規律不斷明確辦學指導思想、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2)建立教學質量內部保障體系就是要建立一個科學高效的由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組織體系和嚴格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
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管理組織體系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備前提。完善教學質量管理組織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由教學質量管理、教學質量評估和教學質量信息反饋三個子系統組成。教學質量管理系統是對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具體組織和執行;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的功能是對教學質量進行價值判斷的系統測量和調查?為教學管理決策提供依據;教學質量信息反饋系統首先是把來自不同對象、不同渠道的有關教學質量的信息反饋給教學管理決策部門?以便對教學質量各執行環節實施有效的監督和控制。
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對教學目標的實現和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教學質量監控系統一般由決策指揮系統、管理執行系統、質量評估系統、信息反饋系統和調查研究系統構成。教學質量監控各系統有明確的工作職責?系統內各部分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共同實施對教學質量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