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干部:影響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重要因素
周甜
論文關鍵詞:高校 學生社團 社團干部 素質 管理
論文摘要:社團干部是高校學生社團的核心人物,本文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所提出的新要求,論述了面向新世紀社團干部應具備的素質以及如何選拔、培養和管理社團干部。
一、面向新世紀的社團干部的素質
不久前,華東師范大學團委通過學生問卷調查、個別訪談等多種形式,對本校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師生對社團干部的素質期望值很高,對其選拔產生和使用管理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引起了該校團委的重視。我們課題組通過研究認為,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學生社團干部主要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政治上比較成熟。高等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學生社團活動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社團干部是社團的核心人物和領頭人。因此政治上要比較成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和高尚的思想品德。
(二)熱心于社團工作。學生社團是以興趣為基礎建立的,因此,社團干部首先要熱愛本社團,具有強烈興趣。社團松散的組織特性還決定了社團干部在組織內部的影響力主要取決于他的專業水準,唯有熱心社團工作并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成員,才有可能團結并領導其他成員,一道開展大家喜愛和關心的活動。
(三)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社團干部首先是一名學生,一名忠實于社團的成員,但他同時又是一名學生干部,他的工作依賴于全體社團成員的配合支持,因此必須強化其群眾觀念和服務意識。要甘于奉獻,努力為社團成員鍛煉和施展才干創造機會。
(四)民主觀念和法制意識。社團干部應增強民主觀念,在會費的收取、經費的使用上,在重大活動的計劃、組織上,在社團干部的更替及與兄弟社團的交流上,等等,都應廣泛征求社團成員的意見,民主討論,透明公開。當然,講民主不是不要學校的領導。值得一提的是,社團聯合會的干部更應提高民主意識,放下“領導者”的架子。社團干部還要增強法制意識,無論是在校內活動還是開展社會服務,無論是制定章程還是活動的宣傳策劃,都要遵守法紀。
(五)務實精神和效率意識。社團干部在工作中要實事求是,講求實效,不追求花架子、不慕虛榮,少花錢、多辦事;要講求工作效率,開會、搞活動都應預先做好準備,避免經常圍繞同一問題無休止討論或臨到活動開始時才考慮場地、人員、設備,影響活動的預期效果。在對上匯報和對會員公布情況時,也要實事求是,來不得半點虛假。
(六)創新精神和競爭意識。知識經濟呼喚創新人才,高校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社團以其特有的優勢吸引著各種人才。面對新形勢的要求,社團干部應在工作內容和方法上創新,活動的立意和憑借手段上創新。競爭意識同樣重要,市場經濟離不開競爭,社團干部應有危機感,努力創造一流工作業績,以得到師生和社會的承認。
(七)管理水平和綜合能力。社團干部既是學生干部,其組織管理能力、人際協調能力、語言表達和文字處理能力、分析綜合及決策的能力等都應當是比較優秀的,此外還必須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穩定的心理素質和敏銳的觀察力。調查中我們發現,活動開展正常,受到會員歡迎和學校好評的社團往往有幾位能干的社團干部,他們善于團結同學,集思廣益,注意處理好與方方面面的關系。
二、社團學生干部的產生和培養
(一)產生方法。社團干部如何產生歷來是學生比較關注,反映也比較大的問題。過去一些高校對社團干部的產生或更替遠不如對學生會干部那樣重視,事實上已影響到社團干部的素質和社團的建設。從調查情況來看,那些由教師直接指定或者由前任干部隨意安排的干部,往往缺乏群眾基礎,因而很難有效地領導學生社團開展正常的活動。一些社團裙帶風盛行,烏合之眾充斥,成為少數學生恣意妄為的樂土。這也是大部分學生對社團失去信心的最根本原因。筆者認為應當通過民主推薦、個人自薦及組織把關相結合的途徑選拔社團干部。社團干部的選拔程序、選舉方法應逐步制度化,避免隨意性。
(二)培養途徑。社團干部的素質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培養、教育才能逐步獲得。即使是考察選拔出來的社團干部,我們的著眼點也不僅僅是為了使用,而應當放在使用過程中的培養教育上。
為此,團委可舉辦培訓班,如“二十一世紀人才學校”、“學生活動骨干培訓班”等。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理論學習,給予表揚或批評等,促進社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可聘請專家和社會名人親臨指導,幫助社團爭取校內外的經費支持,促使社團干部事業有成;可安排社團干部互相交流工作經驗,或與兄弟高校社團組織進行對口交流,還可以組織一些社會考察活動等,促使社團干部提高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社團學生干部的管理和考核
明確社團聯職責,把握社團方向。社團聯作為團委管理社團的派出機構,應該對全校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對社團的性質、宗旨、成立條件和審批手續,對活動經費的來源及使用等作出規定。定期對全校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調研、分析,舉辦“社團巡禮”等大型活動。要完善工作例會制度,定期召開社團負責人會議,交流、匯報工作,了解經費使用情況。團委分管干部應定期參加社團聯的工作會議,及時予以指導。學校黨委分管領導也要經常關心學生社團建設,確保社團方向,并幫助解決具體困難。完善社團干部考核制度。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對社團干部的考核制度,對照各社團制定的工作目標、任務,對社團干部實行定期考核。社團干部的考核主要應看其工作實績。采用自我總結,群眾評價以及組織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全面、客觀地評價社團干部的工作能力與業績。考核情況應通報所在院、系,與綜合測評、獎學金和榮譽稱號評定相掛鉤,激勵社團干部更努力地開展工作。對工作不積極、群眾關系差或學習成績明顯下降的社團干部,則應及時撤換。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抓好社團的引導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社團行為。”誠然,高校社團建設對繁榮校園文化發揮了很大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高校黨、團組織在總體上把握社團方向的同時,應該就學生社團的特點,加強對社團干部的選拔、培養與管理,充分發揮社團干部在學生社團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促進社團建設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