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務單位積極梳理人員完善家庭檔案
來源:投稿網 時間:
目前,面對老年服務專業化、老年管理社會化新形勢、老年工作模式、工作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基于現實,履行老年服務職能,加強概念轉變,努力創新服務內容、工作方法和活動載體,尋求綜合發展,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讓老同志滿意,確保老年團隊和諧穩定,促進老年服務管理工作的有序發展,是老年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本文計劃結合自己的老年服務管理實踐,談談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老年服務管理工作。
一是立足現實,統一思想,加強服務基礎工作
社會化管理檔案移交完成后,老年服務管理內容發生變化,多年來打破了固有的服務管理模式。老年服務人員要立足現實,充分做好非在職群體的思想政治工作,確保思想統一,讓非在職群體充分認識到社會化管理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是全社會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關鍵,是保障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手段。讓老同志真正了解社會管理的好處,進一步保障退休人員的晚年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更好地滿足退休人員的需求,保證他們晚年的生活質量。例如,在推進社會管理方面,老年服務部基層組織完善檔案數據,做好宣傳實施工作,認真學習文件精神,了解現實,積極開展積極宣傳指導,用心解決疑慮。同時,以溫度做好信息確認工作,在早期整理社會管理移交檔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流程,反復核對信息,確保數據零錯誤。不僅如此,他們還帶著真情做好簽字工作,充分發揮支部委員會和志愿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方便老同志簽字。對于行動不便或不能在其他地方簽字的人員,采取靈活的方式,以微信群為載體,確認或委托他人簽字,真正落實對老年人的關懷,鞏固老年人服務的基礎工作。
二是創新載體,轉變觀念,促進老年人一體化發展
做好老年人服務管理工作,積極轉變觀念,創新工作載體,促進油田與老年人、社會與老年人的一體化發展。積極轉變工作理念,針對政府購買老年服務,注重服務管理改進,結合實際創新工作內容,繼承“三老四嚴”,“苦干實干”石油精神,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完成任務。同時,要積極轉變油地理念,樹立油地一盤棋的理念,以活動室為平臺,以文化體育活動為載體,拓展服務群體,平等對待轄區內符合條件的人員。同時,要積極轉變管理念,引導老同志依托老年黨支部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要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內容,如用人單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后,不再承擔社會保險對象管理的日常工作,這是社會保險發展和完善的必然選擇,也是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三、用心用情,細化責任,扎實做好健康檢查工作
要結合老年群體點,做好人員梳理,制定體檢計劃,確保體檢無遺漏,全覆蓋。如果老年服務單位服務的退休人員相對復雜,制定計劃,明確分工,細化責任。從人員信息安排、體檢表整理、微信電話預約通知、聯系安排志愿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準備。同時,組織觀察學習,實現人性關懷,在整個體檢過程中,每天安排多名志愿者維持秩序,在老同志到來前準備座位,方便他們排隊等候,全過程提供優質服務,得到退休老同志的肯定。做好老年服務管理,加強基礎數據管理。比如一個老人站在注重新老站數據傳承交流的基礎上,完善數據信息,確保工作有序進行,以體檢為載體,積極開展信息統計,設計制定信息表,更好地掌握每個人的興趣愛好、技能、孤獨、重大疾病、兒童等。從而為未來的老年服務和活動提供數據支持。
三、家庭融合,提高質量,營造和諧穩定的氛圍
加強日常管理,促進家庭融合,開展體育與外聯工作,促進各方面良好融合,形成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某老年服務單位積極梳理人員,完善家庭檔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細化貧困人口,建立家庭服務檔案,建立幫扶機制,定期走訪慰問老同志和老同志家屬,如老年、重病、孤寡等。全面掌握家庭成員、健康狀況、個性特征、生活習慣、個人愛好等常規信息,備案,與老同志親密溝通,認真聽取意見和呼聲,實施“零距離”接觸和精準服務。堅持“三必到”家訪慰問制度。也就是說,老同志有病必到,家里有困難必到,死必到。堅持重大節日慰問制度,實行重大節日慰問制度,“六心”工作方法:從事老年工作要有愛心,接待老人要熱情,幫助老人要真誠,生病老人要關心,認真回答問題,謙虛接受批評,使工作有針對性。同時,進家開展慰問工作,為長期臥床不起的老人提供上門體檢服務,讓老同志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充滿幸福。老年文化體育工作的發展對穩定老年隊伍、提高團隊凝聚力、提高老年同志的身體素質和文化品位具有積極作用。一些老年服務單位統計轄區內非在職人員的興趣愛好,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活動場所,開展太極拳(劍)、健身秧歌、象棋、門球、臺球、乒乓球、撲克、健康知識競賽、老年夏季晚會、重陽節趣味運動會等。廣場文化體育活動可以吸引大量老同志參與,充分體現老年活動的群眾特色,極大地豐富老年人的業余文化生活,發揮文化體育服務的作用。為了滿足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一些老同志鼓勵老同志參與老同志的網上注冊,學習知識。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加強溝通,陶冶情操,活躍氣氛,增強老同志的自豪感。
四、錘煉隊伍,提高水平,搭建創業平臺
做好老年服務管理,離不開老年服務人員的高素質、高能力。認真組織員工認真學習老年工作政策文件,不斷提高員工的政治素質和理論水平,引導和教育員工以關心和照顧老同志為政治責任,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積極組織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活動,不斷強化六種意識:政治意識、團結意識、創新意識、穩定意識、群眾意識和服務意識,實現思想、情感、服務“三個到位”。要繼續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努力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為想當官員、能當官員的員工搭建成長平臺。推動員工掌握網絡媒體、接待禮儀、溝通技巧、心理咨詢等新知識、新技能。注重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手段,加強網上學習交流,促進員工爭當老年工作專家。要強化“嚴細實”作風,鼓勵員工以優秀的業務技能腳踏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努力創造更好的工作業績。
總之,老年服務管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做好新形勢下的老年服務管理工作,要認真發現工作中的不足,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把老年服務建設成為老年人有所作為、老年人快樂的場所、老年人學習、老年人教學的課堂,使之成為聯系老同志、家庭服務的紐帶,推動老年人服務管理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