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骨科投稿地址
實用骨科詳細信息
實用骨科
Journal of Practical Orthopaedics
實用骨科投稿要求
《實用骨科雜志》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月刊。宗旨是“以實用和普及為主,兼顧提高”,刊登具有臨床指導意義的文稿,介紹新理論、新進展,開展學術討論,提高骨科診療水平。
一、本刊歡迎對骨科臨床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文稿。主要欄目有臨床論著、綜述、臨床經驗、實驗研究、臨床研究、專題論壇、個案報道、短篇報道、國內外會議綜合報道、基層園地、護理園地等,另開設骨科史萃、文獻導讀、骨科見聞等特色欄目。
二、對來稿的要求
(一)文稿應具有科學性、邏輯性,資料真實、簡練,文字通順,用語規范,段落分明[文章段落號按1,1.1,1.1.1……排列順序]。投稿方式:登錄www.sygkzz.com,“在線辦公”版塊下選擇“作者在線投稿”,進入作者中心后注冊用戶名,然后登錄,根據向導指示完成投稿。所有投稿都要求附第一作者單位正式介紹信。臨床論著、綜述、實驗研究等一般不超過5000字。
(二)文題要求簡明,反映文章的主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且不用縮略語,盡量不加附標題。論文如屬國家或軍隊、省、部級科研基金或攻關項目,請在首頁下方注明“基金項目:×××基金(編號)”,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如獲專利,請注明專利名稱和專利號。基金項目論文及專利技術項目論文等優秀稿件,均可納入本刊審稿綠色通道。
(三)論著與實驗研究須附內容相符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300個實詞左右。內容須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四部分。摘要中不能用縮略語。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號碼及國名。中英文摘要之后均須標出關鍵詞3~5個。
(四)醫學詞匯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漢醫學詞匯》為準。簡化漢字按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簡化漢字表》為準。文中盡量少用縮略語,必須使用時應在首次出現處寫出其中英文全稱。計量單位按國務院命令,統一實行法定單位及其符號。
(五)數字用法: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可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一般不用簡寫,如1998年不應簡作“98”。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10%~45%不能寫成10~45%。凡表示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法書寫:8cm×6cm×6cm,而不能寫成“8×6×6 cm3”。
(六)統計學要求: 在描述統計學分析時首先要將所用分析軟件列出。在進行統計學處理時應根據實驗或調查設計的條件,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選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及χ2檢驗等。當P<0.05時,應表述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同時應寫明所用統計學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注明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56, χ2=4.58,F=6.25,P=0.035等),當涉及總體參數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的置信區間。
(七)圖表以正文中出現的先后次序連續編號。每幅圖或表均應注明序號并冠以圖(表)題,注釋資料應置于圖(表)下方,并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表”采用三橫線法(頂線、表頭線、底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照片圖要求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X線圖縮放比例要一致,左右不能拍反,肢體照片需包括一端關節。圖中需將重點表達的內容用箭頭標出。大體標本圖片應在圖內標有尺度,病理照片應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
(八)參考文獻務以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為限,并經書刊或網上查對核實過。內部資料及未發表的文章不能列為參考文獻,盡量不引用教科書。以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號標出,并在文內相應處以右上角碼注明。參考文獻中的1~3名作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后加“等”。其格式舉例如下:
雜志:[1]張民,衛小春.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入路介紹[J].實用骨科雜志,2007,13(1):37-38.
書籍:[2]王滿宜,楊慶銘,曾炳芳,等.骨折治療的AO原則[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135-140.
書籍中的析出文獻:[3]Renner N,Kirsch E.骨盆[M]//王懷星,譯.骨折與脫位圖解.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54-155.
三、來稿同時請寄審稿費和稿件處理費共40元,否則不能納入審稿流程。經審閱的稿件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a)直接錄用;b)修稿;c)退稿。對擬錄用稿件,本刊將通知作者本人按規定時間交納發表費至編輯部。文章發表后如有獲獎情況,請將獲獎證書復印件寄回編輯部。
四、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全體作者在投稿(或錄用)時即默認將該論文的復制權(包含數字化復制權)、發行權(包含數字化制品形式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利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本刊。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超星“域出版”平臺、唯醫網等國內大型數據庫和網站收錄。凡被本刊錄用的稿件將同時通過因特網進行網絡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務,稿件刊用后編輯部所支付作者的著作權使用報酬中包括印刷版、光盤版和網絡版各種使用方式的報酬。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錄,請在來稿時向本刊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
實用骨科雜志簡介
《實用骨科雜志》由山西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山西醫藥衛生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承辦。本刊創刊于1994年10月,創刊后立即得到全國廣大骨科工作者的青睞,1998年底被國家科技部正式批準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宗旨是以實用和普及為主,兼顧提高。
《實用骨科雜志》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山西省優秀期刊,是廣大骨科醫生的良師益友。本刊設有臨床論著、實驗研究、綜述、臨床經驗、短篇、個案、基層園地、護理等欄目。對基金項目、專家薦稿、新技術文章等開通審稿綠色通道。
本刊大16開版,96頁,銅版紙印刷,每冊15.00元,全年12冊,共180.00元。現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數據庫—CMCC、超星“域出版”平臺、唯醫網等國內大型數據庫和網站收錄。
1994年10月,我國骨科學術界的一枝新芽—《實用骨科雜志》脫穎而出,向全國骨科行業內部發行,立即得到全國同仁的認可。至1998年底被批準國內外公開發行之前,4年來在省內外各位師長、同道的呵護和支持下,募集資金,自辦發行,克服種種困難,不斷改進,并以其內容豐富、欄目新穎、心系廣大基層同仁的特點贏得了可觀的讀者群,早在1995年就覆蓋了全國28個省市和地區。我們始終堅持“實用和普及為主兼顧提高”的辦刊宗旨,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98年底,國科發財字[1998]第492號文件批準《實用骨科雜志》作為國家正式科技期刊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國際國內刊號的取得,使雜志的發展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2004年第三屆編委會換屆,在衛小春主編的帶領下,雜志社所有工作流程全部實現辦公自動化,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起實用骨科雜志網站,快速傳遞最新的骨科前沿信息;設立了讀者服務信箱、讀者服務QQ,公眾微信賬號,輕松地與讀者、作者朋友進行在線交流;形成了定稿會機制,每一篇稿件都必須經過定稿會上專家的討論,全面提高雜志的學術水平;加強學術不端文獻的檢測與篩選,確保所刊稿件的原創性;嚴格控制編輯質量,實行編輯學術雙向審讀,使雜志的質量不斷提高。在苦練內功的同時,雜志社也積極的實行走出去戰略。多次成功舉辦《實用骨科雜志》論壇,將國內領先的骨科技術與骨科醫師們一起分享;邀請《中華骨科雜志》等兄弟單位的編輯來并座談,與雜志社的編輯一起進行業務交流;積極參加COA學術大會等國內骨科界大型學術會議,不斷擴大雜志的影響力。經過對內對外的不斷發展,在全體編輯部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實用骨科雜志》連續被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收錄并在山西省的期刊評比中多次被評為山西省一級期刊,山西省優秀期刊,雜志高質量辦刊的方針得到眾多讀者、作者的認可,影響力不斷擴大。
實用骨科統計分析
影響因子:指該期刊近兩年文獻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該期刊前兩年論文在評價當年每篇論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數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種指標,指某一期刊論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數中,較新的一半被引論文刊載的時間跨度
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數占該刊總被引次數的比例用以測度某期刊學術交流的廣度、專業面的寬窄以及學科的交叉程度
引用半衰期:指某種期刊在某年中所引用的全部參考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最近多少年時段內刊載的
平均引文數:在給定的時間內,期刊篇均參考文獻量,用以測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學交流程度的高低
實用骨科參考文獻
一種新型方法評估下脛腓關節損傷的臨床意義
目的探討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損傷術中下脛腓聯合復位質量新型評估方法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踝關節骨折合并下脛腓聯合損傷患者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37.5±6.9)歲。術中X線機透視踝關節正側位、踝穴位,根據下脛腓聯合間隙、重疊、內側踝穴間隙及“前方曲線”的完整性來判斷下脛腓聯合復位...
髖部骨折流行病學特點:單中心1 397例分析
目的探討髖部骨折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方法回顧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間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所有收治入院的髖部骨折患者,采集患者的性別、年齡、骨折類型和受傷時間,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髖部骨折及不同骨折類型在時間及人口學特征上的分布規律。結果共統計1397例髖部骨折,男性476例(34.1%),女性921例(65.9%),男女比例為1︰1.93;股骨頸骨折...
樞椎椎板螺釘在兒童顱頸交界區手術中使用的臨床療效
目的探討樞椎(C2)椎板螺釘在兒童顱頸交界區手術中使用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采用C2椎板螺釘治療的12例兒童顱頸交界區患者資料,其中男8例,女4例;年齡2~14歲,平均8.2歲。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枕頸部疼痛、肢體無力、麻木等,8例患兒有高位頸脊髓病表現。術前行頸椎正側位和過伸過屈位X線、寰樞椎薄層CT、頸椎MRI和...
熱門評論
第一次投稿,從投稿到錄用正好3個月,效率很高。個人感覺原創的idea和低重復率加上部級基金,錄用機會還是蠻高的。審稿人意見切實中肯,不像有人說的敷衍了事,編輯服務態度也很好。
實用骨科雜志審稿流程非常規范。整個審稿周期3個月,返回外審意見,小修后順利錄用。非常順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編輯排版校稿非常認真仔細,反復聯系作者多次,很敬業。希望雜志越辦越好
從投稿到最后打電話問編輯是否錄用大概一個半月的時間,但要最后的刊出卻要一多,這可能是由于期刊的綜述板塊比較少,所以等的時間比較長吧。
12月19日投稿,1月21日編輯部通知修改,次日返回,錄用并交版面費。審稿效率還蠻高的,就是不知道出版速度。
2.27投稿,一天后退修,。3.31,外審退修。5.4通知錄用,上傳協議。8.21,通知收版面費,校樣,審核10.20,網上見刊。感覺處理速度還算挺快的,不管是審稿還是錄用處理都挺好的。本人的稿件頭的是綜述,基本上給的意見只需小改,大改的地方很少。
實用骨科編輯部工作人員工作態度嚴謹、認真負責。就文章質量來說,文章質量較高,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另外,我感覺現在雜志難度在逐漸降低,我身邊的好幾個同學順利被接收。
給實用骨科雜志編輯部點個贊,3月7日投了這個雜志,6月15日錄用,3個月的時間。由于初稿沒有突出文章的創新點,修改意見為增刊復審,若說明獨創性可申請正刊復審。所以退修到正刊錄用用了半個月,編輯部的效率非常非常的高。
實用骨科雜志速度還是挺快的,大修期間忙于找工作耽誤一段時間趕在最后幾天才提交。兩次審稿意見都提到了語言問題,我認為最關鍵的一定要把摘要好好改改。修改后得到了評審專家的認可。個人絕得文章有創新點很好中的。祝好運。
實用骨科雜志審稿比較慢,投稿到出版起碼1半以上,以前是打印稿郵寄,現在好像有網上投稿了,但是好像還要郵寄打印稿,在線編輯老師也很熱心專業!有需要就找他們吧 。
投稿后很快送了外審,外審一個月后回來,給了小修,一共修改了3次,修改稿的審稿周期均一個月,最后終審大約兩周時間,然后錄用。意見比較多,不少能夠提高論文的有益的意見
相關問題
相關期刊
更多常見問題
Q:論文發表的時候可以一稿多投嗎? |
A:一稿多投的行為是典型的學術不端的行為,是國內外學術界都明令禁止的行為,原因主要在于涉及到文章版權歸屬的問題,如果作者的文章已經被某個雜志社錄用,或者同時被兩家雜志社錄用,就會涉及到版權糾紛,作為雜志社都會保護本社的合法權益,到這時作者就會比較麻煩,吃官司都是小事兒了,被打入黑名單降級降職影響可就太大了。 |
Q:職稱論文發表對時間有限制嗎? |
A:職稱論文發表并沒有明確規定截止時間,需要作者結合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規定自己安排發表時間,一般職稱評審,各地區都會明確規定申報材料的最后期限和截止日期,我們結合這個日期來考慮何時發表文章就可以,大部分地區職稱評審都集中在每年的8-10月之間,有的地區要求7月中旬開始交材料,最晚8月底之前,有的則是要求8月中旬交,還有部分地區要求截止時間為申報時間上年的12月31日,所以,各個地區的具體要求并不同,申報者需要在提交材料前確保自己的文章已經見刊并且被相應的數據庫檢索即可。 |
Q:網上發表論文如何防騙?可靠網站與可疑網站如何區分? |
A:由于發表論文的需求遠遠多于雜志版面的供應,再加上眾所周知的審稿難!審稿慢!選擇論文發表網站發表表論文確實能解決以上問題。賣方市場的出現加之發表論文的剛性需求,就導致出現先付款后發表的現狀。論文發表網站正規與否是通過網站從始至終所提供服務體現出來的,任何交易只要存在時間差都會有風險,但這個風險是可以通過您的智慧來避免的。因為不是所有論文網站都是騙子,你要做的就是過濾掉沒保障的網站,選擇可靠的論文發表網站! |
Q:一般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省級、國家級期刊建議至少提前6個月準備。一般來講,雜志社為了確保每期雜志正常出刊,都會提前將當期之后1-3個月的稿件提前安排好,而一些創刊較早,認可度更高的熱門期刊,來稿量較大,發表周期可能就會更久。提前準備,意味著雜志的可選擇性更多。 |
Q:核心期刊需要提前多久準備? |
A:核心期刊建議至少提前12個月準備,核心期刊正常的審稿周期為1-3個月,且審核嚴格,退稿、返修幾率更大,這意味著在流程上耗費的時間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競爭更加激烈,即使被錄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需要更早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