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培養現代職業人:健雄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目標創新的個案分析

霍彧

摘要:當前職業教育以技能為本位的人才培養目標由于忽視了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已經顯得有失偏頗。為了能夠把畢業生培養成為真正受到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就需要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審視和創新。

關鍵詞: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職業素養;現代職業人

當前,職業教育越來越得到了社會的重視,各地的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都在快速向前發展著,特別是2005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更是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職業教育的美麗畫卷已經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但作為職業類院校,其生命力在于畢業生的社會接受度和認同度。因此,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同時,我們要高度重視提高教育質量,提高我們培養的人才規格,要以就業為導向,與時俱進地推進職業教育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目標。

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創新的必然性

(一)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創新是學生個體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職業類院校都把培養目標建立在技能本位上,紛紛確立了培養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應用型或實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或辦學思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但筆者認為仍難以達到全面提升職業教育綜合品質的目標、適應和滿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明確指出:“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根本問題。”這也是我們當前重新審視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根本原因。建設和諧社會,首先要實現人的和諧發展,即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教育要在搞好技術應用型教育的同時,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加強對學生政治素養、職業素養、人文素養的培養,這也就決定了我們要創新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創新是職業教育自我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速,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企業的競爭,本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發展的關鍵要素是人才,人才的關鍵是素質,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需要高素質的人才,所以現代企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而作為直接為企業輸送人才的職業類院校,畢業生的素質水平與企業用人單位的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企業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生因為行為規范差、不安心工作、怕苦怕累、自由散漫等問題被企業拒之門外,這個矛盾一直困擾著職業教育的發展,成為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所以人們紛紛開始對現有的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開始了質疑和考問,也就是我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創新的開始。

現代職業人——嶄新的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一)現代職業人——一種嶄新的理念

何謂現代職業人?現代職業人是一種理念,是對個人要實現崗位職業化,使其做任何事情都是職業選手。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不僅要專業還要敬業,并要求員工是職業選手,是一名現代職業人。借用毛澤東同志的話來理解現代職業人這個概念,就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永遠追求卓越的職業選手。

現代職業人的素質要素指的是指那些可以達到高績效的技巧、知識、價值觀、特質、自我形象及動機的組合。筆者認為,它應該包括如下要素:(1)現代職業意識:與時俱進,思路清晰,定位正確,自強自立。是自我開發的前提;(2)現代職業能力:合作互助,自控自律,敏銳豁達,科學高效,是創造成功的工具;(3)現代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公平公正,顧全大局,是成功機會的保證;(4)現代職業禮儀:尊重他人,優雅大方,舉止文明,談吐得體,是搶先一步的途徑;(5)現代職業精神:樂觀向上、謙虛自信,開拓創新,追求卓越,是永恒競爭的動力。

(二)現代職業人——人才市場的優勢資源

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對150多家國有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民營及高新技術企業、三資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和部分高校進行的調查問卷顯示,以下八類大學生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1)在最短時間內認同企業文化;(2)對企業忠誠,有團隊歸屬感;(3)并非名校背景,但綜合素質好;(4)有敬業精神和職業素質;(5)有專業技術能力;(6)溝通能力強、有親和力;(7)有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8)能帶著激情去工作。

世界500強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特別重視應聘人員的以下三個核心要素:Competencies(能力素質);Professional skill(專業技能);Experience(經驗)。其中排在首位的能力素質就是指一個組織為了實現其戰略目標,而對組織內個體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能力和知識的綜合要求。而職業素養就是指組織對員工個人素質方面的要求,如誠實、正直、良好的工作態度等,職業素養是一種較深層次的能力素質要求,它滲透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和行動方式。

培養現代職業人的實踐——我們的現實做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營造具有現代職業教育特色的育人氛圍

2002年下半年,我院在學生工作中率先引入了“現代職業人”的理念,并逐步拓展為“潛心培養現代職業人,助學生成才,讓社會滿意”的辦學宗旨,把“為你的就業提供教育”作為我們的使命,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堅定不移地走“把提高職業素養與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公民相結合、把建設校園文化與引入企業文化相結合、把制度育人與文化育人相結合”的道路,營造具有現代職業教育特色的育人氛圍。把規范教育與美德教育同步推進,給學生以人文關懷,積極開發校本德育資源,提升校園人文精神,為學生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

隨著我院學生爭當現代職業人的意識的牢固樹立,學院的良好社會形象得以不斷凸顯,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正在逐步得以彰顯,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幾年基本達到100%。 (二)推進教學改革,構建以能力培養為特色的教學模式

大力加強課程建設我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前瞻性地對上海、蘇州、昆山和太倉的各類企事業用人單位進行市場調查,結合市場對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以“實用”為第一要務,動態培植課程體系和教學培訓體系。學院針對市場設專業,針對企業崗位定課程,多次進行教學計劃的規劃和調整,下決心對現有的課程和教材進行了剪裁和重組,進行具有自身特色的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

大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我院投入大量資金大幅度改善學生的實習實訓條件,以“教學工廠”為載體,著力創設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學實踐與生產研發一體化的專業建設模式。增加學生的實習時間,保證每學期學生在校內有6~8周的實習實訓時間,并聘請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能指導教師輔導學生,針對崗位練技能。鼓勵學生多考證,其中包括德國工商行會的IHK證書和Meister證書等,在較短的時間內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他們的職業競爭能力。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形成了模具、機電、商務英語等多個品牌專業。

大力吸收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我院以“校企合作”為主,高規格地營建教育國際化運作平臺。按照德國職業教育“雙元制”模式,我院先后與德國企業克恩里伯斯(Fa.Kern-Liebers)彈簧有限公司和慧魚(Fa.Fischer)(太倉)建筑錨栓有限公司組建了太倉德國企業專業工人培訓中心(DAWT);與德國舍弗勒集團(Schaeffler)(中國)有限公司進行了成功合作,建立了舍弗勒培訓中心,進行模具機械工、工業機械工等工種的職業培訓; 2006年秋季招收的高職“舍弗勒班”,完全按照德國“雙元制”模式進行教學,更是標志著我院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在德國工商行會的直接指導下,我院于2006年開始了金屬加工技術專業現場經理(Meister)職業資格培訓,推動了我國職業培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在2007年2月14日與德國工商行會上海辦事處簽訂了建設“AHK—上海、健雄學院德國“雙元制”專業工人培訓中心”的協議,更是把學院建設向更高的層次推進。通過常年與德國企業、工商行會的合作辦學,我們吸收了德國“雙元制”教學經驗,不僅極大地推動了我院的教育教學改革,而且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育人模式。

大力倡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我院以推行德育學分為途徑,通過制定相關制度,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假期積極踏上社會,或勤工儉學、或開展認識實踐,讓他們在實踐中體認、求知,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職業素養的提高。

(三)加強校企合作,提升職業素養教育和就業推薦工作水平

成立校企合作理事會2003年,我院與太倉、上海及附近其他地區的幾十家企業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會,使原來松散的校企關系變得緊密了。我院經常組織人員對企業用工情況進行調查,主動為吸納我院畢業生的用人單位提供服務,推動學院與企業的無縫鏈接。學院不僅組織學生到各類人才市場去實地體認,還在校內召開畢業生就業推介會,把人才市場引入了校園。同時,與各個專業行會、協會建立了穩固的聯系,各個專業都有了對應的企業集群,從而增加了我院畢業生吸納力的蘊藏量。

拓展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渠道通過開設職業指導課,建設就業指導網,自主開設《解讀現代職業人》、《現代職業人能力素質結構》和《現代企業文化》等系列講座,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職業素養的理解,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努力挖掘職業指導的德育功能,創新學院的學生職業素養教育。

把企業文化引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我院不僅邀請世界著名企業的管理人士來校作現代企業文化講座,還在校園內布置有關企業文化的宣傳標牌,并全面推行5S現場管理模式,讓學生在注重細節的現場管理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素養,提前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

(四)建設校園文化,加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充分利用校本德育資源我院認真做好“吳健雄精神”這個校本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從2004年起,把瞻仰吳健雄博士墓園作為新生入學教育的一個規定項目,并開展多項與吳健雄博士有關的活動,以繼承和弘揚健雄精神,籍此凝練出我院的校園精神。

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引入社會資源,提升我院學生文化生活的品位特別是通過與太倉市廣電局、太倉市體育局、太倉市文化館等部門的合作,我院學生得到了展現自我的舞臺,有力地推動了我院的校園文化建設,提升了校園文化的品位。我們的學生“中興藝術團”,由本地著名企業家冠名資助,每年舉行的大型活動都是由企業提供資助,其中“華麗家杯”金秋歌會已經連續舉辦了四次。在2005年的8、9月間,我院的學生志愿者和排球寶貝、籃球寶貝們在第十三屆亞洲女子排球錦標賽和第十屆全運會籃球比賽中大放異彩,其中一名學生還被授予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者稱號。學生街舞社兩名學生參加蘇錫地區高校學生街舞邀請賽,榮獲了兩個最佳獎項。中興藝術團2006年被蘇州市授予“優秀群眾文藝業余團隊”。

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主動引領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院與太倉市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太倉市紅十字會、太倉市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太倉市中心血站等單位合作成立了院紅十字會,我院學生成為了得到中心血站高度肯定的一支自愿獻血力量。2006年12月,在市中心廣場舉行的“飄動的紅絲帶”預防艾滋病大型義演,更是極大地提高了我院學生關愛他人、服務社會的公益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溫家寶總理在最近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現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產業結構加快調整與重組,我們要抓住機遇,努力提高我國制造業水平,使‘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真正有競爭力。這就必須從源頭抓起,更加重視和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所以,我們作為被寄予厚望的職業教育的工作者,必須要不斷反思我們所走過的路程,要不斷審視我們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用一種海納百川的氣度、只爭朝夕的精神,廣收博攬、求實創新。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為建設和諧社會培養真正的高素質人才,才能真正擔當起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歷史重任。

[1]理清.塑造職業化人才[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2]林少波.世界500強給員工的六堂培訓課[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5.

[3]楊毅宏,等.世界500強面試實錄[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周曉晗.松下成功之道全集[M].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1.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