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教學改革與實踐
劉軍鳳
【關鍵詞】 研究生教育;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教育改革
遼寧中醫藥大學研究生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教學始于1989年,經過近20年的研究、探討及改革,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授課方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適合信息社會飛速發展及科研、臨床人才培養需求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筆者現將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經驗和體會總結如下,供同仁們參考指正。
1 教學內容
2002年以前,本校研究生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外文醫藥學圖書、期刊目錄編排方法;外文中醫藥文獻查閱法,含美國《醫學索引》(IM)、荷蘭《醫學文摘》(EM)、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日本《醫學中央雜志》等;文獻檢索基本程序和提高檢索效率的途徑;電子計算機情報檢索基本知識和聯機檢索服務程序;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CBMDISC);Medline數據庫及中醫藥科研課題的查新等。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的飛速發展,以計算機、數據庫和網絡檢索為特征的現代信息檢索成為研究生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從2003年開始,我們對研究生檢索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基本原則是:精簡基礎知識,刪減利用率較低的手工檢索工具檢索法內容,增加網絡數據庫檢索及Internet網絡信息檢索內容,形成了以專業數據庫檢索和網絡信息檢索并重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十二章:(1)檢索工具和檢索途徑概述;(2)計算機檢索的原理及方法;(3)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4)中國知網數據資源;(5)維普信息資源系統;(6)萬方醫藥數據資源;(7)PUBMED檢索系統;(8)中醫藥數據資源系統;(9)國內外專利文獻檢索;(10)Internet信息資源開放獲取;(11)檢索策略的制定;(12)中醫藥科研課題的查新。
教學內容的改革,緊跟著信息社會的發展變化及社會對人才信息素質的需求來進行。隨著教學內容體系的形成及完善,經過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的學習,本校研究生大多數感到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及課題研究有了文獻信息的支持,知道從哪兒獲取有關中醫藥的各類型文獻信息。如查國內外期刊論文,可通過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中國中醫藥期刊文獻數據庫、Medline數據庫等獲得滿意結果,因為三者均經過嚴格主題標引,可進行主題詞的加權檢索、擴展檢索及與副主題詞組配檢索等,達到概念檢索效果,滿足查全、查準等要求;要索取某論文全文,可查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及重慶維普等全文檢索系統;查某中藥的品名、功效、主治、產地、藥理作用、化學成分、栽培、炮制、鑒別等信息,可查中國中藥數據庫;查某方劑處方來源、藥物組成、功效、主治、藥理作用、制備方法等信息,可查中國方劑數據庫、方劑現代應用數據庫等;查某疾病的定義、中西醫病因病機、診斷、治療等信息,可查疾病診療數據庫;查有關本專業的研究成果及專利,可查國家科技成果數據庫、國內外專利數據庫等;查博、碩士論文,可查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等。
2 教學手段
本校早期的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主要采用黑板、掛圖、自編的直觀教材及實際檢索工具書相結合的教學手段來進行,圖書館提供手工檢索實習室,基本滿足當時教學的需求。隨著教學內容的改革,計算機教學內容的引入,在硬件設備力量跟不上的情況下,主要采用教師演示的方式,最初是幾十名學生圍著一臺計算機看教師將所授內容進行演示,逐漸發展到有10臺計算機,可在教師演示之后進行分組練習。本校圖書館于2002年建成一個擁有30臺計算機的多媒體教室,我們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利用投影儀及展示板,向學生展示計算機檢索方法及過程,學生可以隨時練習。從此形成教師邊講、學生邊練的教學模式。2003年隨著校園網的開通,計算機檢索實習室的建成,教師真正開始用實際的數據庫資源進行講解,學生可以充分練習數據庫選擇、檢索策略的制定、檢索技巧和檢索結果的分析。近幾年,由于每班學生人數較多,我們研制了系列教學課件輔助教學,學生可利用課件在課后鞏固所學內容。
3 授課方式
邊講邊練是本校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采用的主要授課方式。我們認為,本門課程的教學不同于圖書館利用、數字資源利用等講座,這些只是一種信息資源利用的知識普及。本門課程的教學是要求學生掌握檢索技能,提高獲取文獻信息和利用文獻信息的能力。這種技能若不通過檢索知識系統的學習、專業案例的檢索分析及實際的檢索練習是不可能得到的。所以,手工檢索時期,主要利用自編的直觀教材及實際檢索工具書,結合中醫藥專業實例進行邊講邊練;計算機及網絡檢索時期, 主要利用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及實際數據庫、網絡檢索系統等,結合學生所學專業進行邊講邊練。隨著學生信息素質的普遍提高,授課方式有了進一步的改變,在熟悉各個數據庫資源的檢索方法后,對各類型文獻進行分類講解檢索技巧。例如,如何查找中醫藥某專業領域的研究現狀及進展,如何查找制作動物疾病模型進行中藥藥理學研究及疾病診斷機理研究,如何查找所研究課題的相關文獻在論文、成果、專利等各類型文獻中的分布等。同時,改變教師出題、學生練習的教學模式,由學生結合專業實際按教師要求完成的檢索類型進行練習。這樣,既能達到教學目的,又能獲得自己專業所需。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數據庫選擇、檢索策略的制定、檢索技巧和檢索結果的分析,完成實習報告,授課時增加實際檢索案例,如科研課題立項及成果查新、研究生畢業論文檢索、往屆學生檢索實習報告等,用多種方法、多種途徑檢索,對比分析檢索結果,總結最佳檢索方案,提高學生檢索技能。授課方式的改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將自己所學專業與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緊密結合起來,無論課堂內外,均能運用所學檢索知識、檢索技巧,在自己從事的專業領域尋找研究的空白點,創造性地開展科學研究。
4 考核方法
本校曾經應用過的考核方式有:或閉卷答題、或寫綜述、或將二者結合各取百分比、或學生平時成績與綜合實習成績各取百分比等。每種考核方法都有不當之處。本門課實用性及實踐性都很強,閉卷答題不能反映出學生檢索及獲取文獻信息的能力水平。寫綜述,發現學生抄襲嚴重,達不到考核目的;平時成績及綜合實習均不能避免糊弄或抄襲。因此,近幾年采用模擬研究生做畢業論文的實際檢索過程,在“中國中醫藥期刊文獻數據庫”中為每名學生檢索一篇有關中醫藥專業方面的論文,要求以論文的題目為課題檢索出相關文獻,并做綜合實習報告,這種考核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可選擇教師給出的論文題目,也可根據自己的專業自命題,但不與其他人相同。綜合實習報告要求檢索學過的數據資源系統,制定檢索策略,分析檢索結果,寫出檢索報告。規定1周內完成,學生之間可研究探討,也可請教導師。這種考核方式真實考核了學生文獻檢索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有助于學生驗證自己的學習水平,還能進一步了解本專業的文獻信息資源,在考核中進一步鍛煉自己提高實際檢索、收集和利用專業文獻的技能,受到學生的歡迎。
5 結語
實踐證明,本校研究生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課所進行的教學改革切實可行,教學效果顯著。研究生在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及課題研究中,檢索文獻的自覺性和文獻信息獲取能力大大提高;科學研究及論文寫作中遇到問題時均能想到借助文獻信息檢索來解決;畢業生在所從事的專業領域能夠借助文獻信息檢索把握本專業的最新進展,追蹤學科前沿,進而取得創造性的科研成果。這些正是我們不斷進行教學改革的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