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初中英語語法、詞匯教學的基本策略
未知
[摘要]本文從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學習語法、詞匯的角度,重點強調(diào)了完整步驟化教學策略,訓練有效記憶策略和整理歸類、區(qū)別對待等策略在課堂語法、詞匯教學中的含義及運用。只有加強語法、詞匯教學才能使學生的語言能力不斷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 語法 詞匯 教學策略
與傳統(tǒng)的語法、詞匯教學的不同之處在于,今天的語法、詞匯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為目標。“詞匯不再被看作是長長的、孤立的單詞表,而是在語義情境中具有實在意義的實際語言。”語法教學則是句法(Syntax)、語義(Semantics)和語用(Pragmatics)三方面教學的結(jié)合,語法學習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們把語法、詞匯涉及語言形式的這兩個方面同時討論,但語法教學與詞匯教學各有特點,請同仁注意區(qū)別。
一、完整步驟化教學策略
1.含義及適應情境
完整步驟化教學策略指教師在進行語言形式的教學過程中,應策劃一系列完整、有步驟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步驟掌握語言知識,最終達到運用語言形式進行交際的目的。應用該教學策略,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過一個從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過程,我們簡稱其為PPP過程。
在此過程中,呈現(xiàn)指學生以何種方式接觸將要學習的語言現(xiàn)象,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表明其構(gòu)成及意義。羅塞福(1987)和布朗(1994)均認為應先讓學生接觸語言現(xiàn)象或為學生提供運用這種語言現(xiàn)象的情境,使學生自己經(jīng)過疑問、猜測、探索的過程,在教師的幫助下總結(jié)歸納。練習指教師要提供足夠的時間與活動,使學生練習所學的語言結(jié)構(gòu),確保學生能準確地掌握語言知識。運用指在學生理解并掌握語言形式及其意義之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可運用語言知識的機會。該教學策略適用于各階段知識的講解和訓練,主要針對語法教學,也適用于詞匯教學。
2.運用舉例
(1)教學內(nèi)容。現(xiàn)在完成時的結(jié)構(gòu)及其意義。
(2)教學目標。學生能掌握has done…的結(jié)構(gòu)并能熟練運用。
(3)教學過程。
步驟1 通過掛圖設置語義情境,并提供例句。如:
She arrived at 4 o’clock. Now it’s 5 o’clock. She has waited for an hour.
步驟2 按照掛圖提供其他的語境和例句。如Another person arrived at 4:30. He has waited for half an hour.
步驟3 教師把兩個例句寫在黑板上,教學生讀并讓學生總結(jié)該句型的意義和結(jié)構(gòu),教師加以指導說明。
步驟4 讓全班抄寫例句,并指名學生復述句子。注意練習have/has done…for…的結(jié)構(gòu)。
步驟5 將準備好的圖片發(fā)給學生,進行配對或小組看圖說話練習,要求使用剛才學過的句型。
步驟6 學生翻開書,在課文/對話中找出帶有此句型的句子,并檢查其理解程度。
步驟7 學生運用該句型,說一段有語義情境的話。之后,寫出這段話。
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步驟1、2、3、4為呈現(xiàn)階段,其目的是讓學生在語境中認識并理解特定語言現(xiàn)象;步驟5、6為練習階段,旨在通過練習幫助學生掌握新學的語言;步驟7為運用階段,這是本課的教學目的。
3.訓練要求
運用該策略進行語法教學時,呈現(xiàn)階段的語境設計并非只局限于掛圖,教師可利用學生情況、教室和現(xiàn)實生活情境等,設計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語境。在練習階段應根據(jù)情況讓學生進行機械控制類練習、過渡類練習和運用類練習。在運用階段應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和強調(diào)學生的參與性,同時注意口頭和書面表達的兼顧。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運用該策略時,應注意呈現(xiàn)生詞方式的多樣性,避免千篇一律的講解。生詞的練習與運用應與課文或輔助讀物相結(jié)合,避免孤立地死背單詞表。
二、訓練有效記憶策略
1.含義及適應情境
訓練有效記憶策略指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應有意識、有目的地訓練學生運用有效的記憶方式和技巧,提高記憶效率。章兼中(1997)從英語詞匯特征出發(fā),總結(jié)了按字母、字母組合直接拼讀拼寫單詞的策略。勞森和荷本(1996)也總結(jié)了詞匯學習中重復記憶、詞語特征分析、純單詞分析和單詞上下文分析的詞匯學生策略等。盡管每個學生還有其獨特的記憶策略,這些研究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對提高詞匯學習效率是有幫助的,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下面進行的詞匯記憶訓練主要依據(jù)同化策略、關鍵詞策略和詞語特征分析策略等。這類訓練適用于在學生已掌握部分詞匯的基礎上進行擴詞或加深記憶。
2.訓練舉例
例1下面是三組已分類的單詞,你能發(fā)現(xiàn)每組有什么共同點嗎?請以同樣方式列出更多的單詞。
Group 1: shoe, shop, shout, shine, sheep
Group 2: greenhouse, blackboard, penknife
Group 3: biology, geology, psychology
例2(1)選擇一個話題,如match,把它寫在一張白紙的中間。
(2)寫出你大腦中所想到的與match相關的詞,把它寫在紙上,并與match相連接。
(3)繼續(xù)以這種方式,寫出與紙上單詞有聯(lián)系的盡量多的詞匯。
3.訓練要求
進行該策略訓練時,教師應熟悉學生已學或即將學習的詞匯,生詞不宜過多。在例2“開動腦筋”(Brainstorming)訓練中應鼓勵學生敢想、敢說,只要學生能說明所想的詞與中心詞相關,教師都應加以鼓勵。適當?shù)母傎悾ㄈ缧〗M之間、學生之間)可使訓練更具吸引力。
三、整理歸類、區(qū)別對待策略
1.含義及適應情境
整理歸類、區(qū)別對待的教學策略針對詞匯教學來講,是指教師要區(qū)分主動性詞匯(Active Vocabulary)和被動性詞匯(Passive Vocabulary),應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對所學習的詞匯,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姆诸悾赐惖霓D(zhuǎn)化、派生,一義多詞,一詞多義,近義、反義詞等幫助學生整理詞匯,達到鞏固記憶的目的。課文中生詞過多時教師可采用此教學策略。此外,在復習階段,該策略的運用可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建立詞匯相互間的多重聯(lián)系,以鞏固和加深詞匯記憶。
2.運用舉例
課文:In Britain, the weather is very varied; people never know what it will be like the next day. The summer is warmer than the winter, but even in summer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only 16℃. Sometimes the sun shines, but at other times the sky is covered with clouds, and it often rains. In winter it is sometimes very cold, especially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The temperature may fall below zero, and then there is often snow and ice. The best seasonof the year is probably late spring. At this time of year the weather is often sunny and quite warm; the countryside looks very green, and there are wild flowers everywhere.
目的:選擇適當生詞,使學生熟練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主動性詞匯。
選詞:主動性詞匯:weather,cloud, snow, ice, season, spring, sunny
被動性詞匯:varied, average, temperature, countryside
主動性詞匯為本課重點詞匯,呈現(xiàn)時力求留給學生深刻的印象,要提供足夠的練習時間,并要求能運用。被動性詞匯在這一階段復現(xiàn)率太低,只要學生能根據(jù)上下文讀懂就行,不必作過高要求。
3.訓練要求
教師應根據(jù)詞匯在學生所處階段的復現(xiàn)率、重要程度和應用范圍等區(qū)分主動性或被動性詞匯。復現(xiàn)率高,應用范圍廣,對全文理解至關重要的詞應為主動性詞匯。同時,主動性或被動性詞匯的劃分不是固定不變的。
總之,語法、詞匯教學應該加強,否則,學生的語言能力將難以提高。正如張大均指出:“無知識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個人缺乏一定的知識,形成、發(fā)展相應的能力就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