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師教學信念的結構及形成分析
未知
2.新手教師和有經驗教師在信念方面的差異 在教師信念形成方面,新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之間存在著信念體系的來源差異。新教師在上崗之前進行的培訓以及在其為職業生涯做準備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形成了一定的教師信念,其自身作為語言學習者的經驗,對課堂教學還處在觀察見習、逐步累計的階段。他們比較難以改變在此之前的十幾年的所受教育的經歷積累的觀念和對教育的理解。但是在之后的教學經歷中,效果甚好的教學策略和經驗自然會沉積下來進入教師信念體系,指導他們日后教學。另外,已經形成的由老教師使用的慣例做法也會進入年輕教師的新年體系。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受歡迎的教學風格和體系,很多年輕教師會遵循被肯定的做法。就個性因素而言,年輕的或者有經驗的教師對某種教學模式、安排或活動有自己的個人傾向,甚至教師的性格也會在信念體系中有所體現,比如,年輕教師的熱情,緊跟時代以及語言的新潮化,有經驗教師的平淡,嚴謹和耐心等。作為教師,理論上都會把從心理學、第二語言習得或教育理論中吸收有關學習的原則運用在課堂上,會使用比較新穎的課改成果以及國內外比較流行的教學法,例如:研究性學習,合作學習,小組學習,任務型學習,交際法等。教師總是通過某種途徑有效地在課堂中使用并進行總結改進,對于效果比較明顯的有的方法,該教師會堅持不斷的使用并摸索探討。 四、教師信念體系存在的問題 教師信念體系存在某些問題,例如和學習者信念之間的沖突,和實踐教學不一致的沖突等。這些沖突會造成教學各個方面的誤解,影響教學效果。例如,教師認為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習者提供獲取語言資料的途徑,從而幫助學習者達到自主學習,而學習者認為教師的作用是通過解釋、書寫和舉例,練習等方法傳授語言知識。教師按照自己的信念體系進行課堂訓練、教學經驗以及學習經驗的傳授和講解,而學生則通過所經歷的課堂學習、教師教學以及自己已經形成的信念體系來建構自己的學習模式。不同文化背景的師生的差異尤其巨大,中西方的教師和學生信念是很有差異的。西方教師更注重教學自主和學習自主的信念,提倡在實踐中學:包含由體驗而獲得的(語言)組織規則,而且認為教師的角色是學習實踐所需的語言輸入的提供者,管理者,指導者,其作用是使學習者能夠自主學習,通過積極聆聽、角色扮演和與本族人交流等活動為他們提供獲得語言材料的途徑。我國的英語教學更注重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的作用是通過解釋、寫作和舉例向學習者傳授這套知識,學習者在既定的規劃中完成學業,自主性和創造性被限制了。教師對課堂和教材的處理,與學生的角色關系等方面的信念和認識并沒有達成一致,是影響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原因。調節課堂實踐以適合學生的期望,才能達到師生學習信念一致和合理的學習期望的目標。教師信念與教學實踐的不一致使教學理念無法實施進而影響教師信念體系的合理構建。雖然很多教師意識到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很重要,但采取的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掌握書本內容為目的的傳統教學模式就是教師信念與實踐教學不一致的體現。所以調整教師信念體系就是教師對教學進行反思和改進的重要任務。 五、結束語 教師作為教育者要根據新的知識不斷重新評估自己關于語言、關于語言學習或教育的信念,首先就要理解和表述自己的理論觀點和信念。一方面教師要有意識表述和反思自己的教師信念,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學生的學習信念并鼓勵他們表述和反思信念。就我所在的學院而言,由于規模的擴大速度比較快,很多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大學英語教師,而且教學任務繁重,無暇顧及語言教學的宏觀理念和思路框架,急需教學技能、教學理論、綜合素質的培養,如果按照他們的現實需求和可接受性給予他們指導,就能使他們盡快地形成正確的教學信念,避免傳統的外語教師的培養以及學習者的培養模式,就是大多以知識為中心。我們英語教師應該在多年以來對教學教法進行過許多探討的基礎上,以語言本身為基礎,對學習者進行教學技能,語言運用以及綜合技能的培養。綜合技能的培養實際就是涵蓋了教師的教學信念的培養,如果能夠對教師的教學信念的形成、作用有清楚的認識,就可以使教師有意識地去改善自己的信念,更好地指導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