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語語法的修辭分析
張瑩 鄒煒
摘 要:在英語中,語法不僅僅是研究詞的變化和遣詞造句的規則,它可以在許多方面起修辭作用。了解語法修辭,不僅有利于我們掌握一門語言的精神實質,而且可以了解作者的思維風格和文章的內涵。 關鍵詞: 語法 修辭 分析 一般的英語學習者認為,語法是研究詞的變化和遣詞造句的規則,而修辭則是依據題旨情境,恰當地選擇語言手段,選擇表達方式,以有效地表達思想感情。一般認為只有運用辭格(比喻、借代、提喻、擬人、諷喻、代換、雙關、婉言、夸張等)才是修辭。其實不然,在很多情況下,運用英語的語法,也能達到修辭效果,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語法修辭也稱為消極修辭,它是沒有相對固定格式的修飾性寫作技巧,是運用語法對語言進行描寫,使演講和寫作更能有達意,傳神之功效。 以下為常見的幾種具有修辭作用的語法現象。 I 動詞時態的修辭作用 就英語和漢語而論,動詞時態只屬英語范疇。在漢語中,動詞的詞形不因行為的時間而變化,行為、舉止和事件的發生的時間不體現在謂語動詞的變化上。而英語中的動詞,其形式因時間而異,同一動詞的不同形式不僅可表示出動詞動作的時間和體態,在一些創造性作家手中,也可以用來作為一種修飾語言的技巧,使正規語言變得更為生動、形象、逼真。例如: 1、I’m telling you, I nearly fainted on the spot last week. I’m in the sitting-room with my wife, when this chap next door staggers past and in a drunken fit throws a brick through our window. 作者為了強化過去行為,使之具有現實性,文中使用了動詞的一般現在時,這里用一般現在時來敘述往事,增強了描寫的生動性和真實感,使情節形象逼真,以前一系列的動作宛如發生在讀者眼前一般,栩栩如生。這一語法修辭手法稱為歷史性現在時或戲劇性現在時。 2、A wood fire was burning on the hearth,and a cat was sleeping in front of it.A girl was playing the piano and singing softly to herself. Suddenly there was a knock on the door.The girl stopped playing.The cat woke up. 四個進行時的連續使用,把一幅生動真實的冬日之夜的畫面展現出來,一派安閑自得的氣氛彌漫在空氣之中,這為后來動作發生的突變作了鋪墊。接著一連三個過去一般時,不僅先后順序使人一目了然,而且更有風云突變之感,前后時態的變化,使原有安詳的氣氛消失,空氣中充滿了緊張的火藥味。前四個進行時態的連續使用,起到了襯托環境的修辭作用,為下文做了鋪墊。 3、A:Did you want me for something, sir? B:Yes,I hoped you could give me a hand with the painting. 動詞hope,wonder,think,wish,want,intend等,在日常會話中,常用一般過去時形式代替現在時,表示客氣的請求和建議。口氣上較為婉轉,顯得客氣和富有禮貌,起到了婉言的修辭作用。 II 情態動詞的修辭作用 情態動詞是情緒和態度,表感情狀態的助動詞。雖然它們數量有限,但在英語中出現的頻率很高。在情態動詞的學習中,我們大多數人只側重其詞匯意義和它們之間的用法區別,卻忽視了它們所具有的修辭作用,情態動詞作為英語中廣泛使用的詞語,其修辭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1、情態動詞中的could,would,should,might可用來表婉轉,禮貌的語氣,它們在日常生活會話中時常使用。例如: (1)Could I see your driving license? (2)Could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 2、在文學作品中,也經常用情態動詞(will,could,would)表達作品人物的思想特征和某種感情等。例如: (1)Soapy listened to the music, looked at the moon and murmured to himself:” There is time yet. I will become an honest. I will get out of the mine. I will……” 這段節選《警察與贊美詩》描寫的是小偷蘇比多次進牢房未能如愿后,來到一座古老的教堂前面,被禮拜天贊美詩動人的音樂所吸引。他聽著音樂,望著明月,回想過去的生活中所擁有的母愛、玫瑰以及純潔無暇的思想與感情等高尚的東西,頓感自己應該棄惡從善,重新做人。文中情態動詞will的反復使用,則表達了蘇比要悔過自新,改邪歸正,擺脫罪惡的深淵的一種值得稱道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