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
繆曉紅
[摘 要] 在新課程標準下,筆者根據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與學習的現狀,結合平時的詞匯教學調查以及詞匯教學實踐與探索,從培養和訓練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角度,具體敘述了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所做的一些嘗試性活動。
[關鍵詞] 詞匯學習策略學習性任務 記憶 自主學習
一、新課程標準下詞匯學習的意義與現狀
《高中英語標準》把語言知識列為構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素之一。這說明新課程改革是重視基礎知識學習的。從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出發, 無論是語言知識還是語言技能的教學,都要為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服務,要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用。既然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也必須重視詞匯的教學與學習。
然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高中英語的課文難度加大,生詞量增多,這對傳統的詞匯教學提出了挑戰。盡管單詞的學習不是語言知識學習的全部,但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的所謂“恐懼感”逐漸歸罪于單詞、詞匯的學習與記憶上來,普遍認為---英語難,難在記單詞,單詞難記,難于上青天。作為教學的組織者,我們該多思考我們的學生究竟應該學什么詞匯、學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學。在新課改實施過程中,筆者深深體會到新課程改革給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帶來的一系列困惑。
二、培養學生詞匯學習策略的重要性
筆者在平時實施詞匯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定期有意識地對學生自身的詞匯學習狀況進行了調查發現,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欠缺適當、適時的詞匯學習策略指導。要增強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促進自主學習,提高詞匯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如何學詞匯”的訓練,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并能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詞匯學習策略。
三、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詞匯教學策略培養的一些嘗試
通過對學生的詞匯學習作了動態調查記錄并加以思考后,筆者發現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語言學習策略的“培訓者”,就得通過平時詞匯教學活動,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詞匯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根據自身學習需求,適時調整詞匯學習策略。筆者結合自身近幾年的教學嘗試以及平時的教研活動動態記錄來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詞匯學習策略。
(一) 對于《高中英語標準》詞匯表的單詞,筆者強調完善詞匯學習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詞匯學習策略的指導。
達爾文說過,“關于方法的知識是最重要的知識”。 如今語言專家普遍認為怎樣學比學什么更重要。在一次對于單詞的記憶與學習的小調查中,筆者設計了如下的小表格:
英語詞匯學習調查表
問題 你的做法 認為應該怎么做? 1.課前你了解需要學習那些單詞嗎?你預習嗎? 2. 晨讀課、早讀課有意識地記憶單詞、短語了嗎? 如何記憶的? 3.在英語詞匯課堂上,你是如何具體學習詞匯的?使用了工具書了嗎? 4.面對老師的詞匯測試,你是如何應對的? 5.課后,你會花適當的時間復習鞏固當天所學詞匯嗎?如何做?
問題
你的做法
認為應該怎么做?
1.課前你了解需要學習那些單詞嗎?你預習嗎?
2. 晨讀課、早讀課有意識地記憶單詞、短語了嗎? 如何記憶的?
3.在英語詞匯課堂上,你是如何具體學習詞匯的?使用了工具書了嗎?
4.面對老師的詞匯測試,你是如何應對的?
5.課后,你會花適當的時間復習鞏固當天所學詞匯嗎?如何做?
通過這次調查,筆者發現學生對于傳統的“四會”(聽、說、讀、寫)詞匯的學習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絕大數同學很少預習單詞。大多數學生雖然懂得通過讀寫的方法記憶單詞,但很少有人花時間去鞏固。對于老師平時的單詞測試,有些學生總是采取臨時應付的態度,測試結果往往不理想。為此筆者在所教學的試驗班上作了適當的詞匯學習策略指導。
1. 必須重視對詞匯的第一印象
首先,逐漸培養學生的課前及時預習詞匯的良好習慣。對將要學到的單詞、短語做到心中有數。
在定目標、立計劃的基礎上,采用課代表輪值制,由2位英語課代表分別負責,利用當天的晨讀或早讀課,通過錄音機領讀所要學習的單詞、短語。在此,我們尤其強調重視單詞、短語的正確發音。熟讀單詞發音后,我們鼓勵學生采用讀中寫、寫中讀的方式,力求做到嘴、手腦耳并用,在讀寫中結合單詞、短語的音(音標)、形(構詞法)、義(尤其是詞性)的特點,加深記憶。在此基礎上,學生實施自主測試。各人自由搭配,分工合作,在規定的時間完全自主、積極地完成單詞的測試與評價。盡管這只是學習詞匯的最原始階段,但也是學習詞匯必不可少的起始階段。
通過調查,我們的學生也意識到,簡單的用中英文對照方法學習和記憶單詞或者孤立地死記硬背單詞,暫時強化記憶的效果比較好,但更容易忘,也不利于對英語單詞的理解、掌握與積累。我們就必須找到一種深入學習詞匯的有效途徑。
2. 特別強調對詞匯的第二印象
其次,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工具書,強調理解性記憶,應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學習詞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詞匯的能力。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一部分缺乏利用工具書學習英語的意識。為此,筆者強調全班學生每人至少都要配(借)一本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6版)。在語言知識學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制訂相應的學習性任務。如一節課利用工具書完成10-12個重要詞匯的自助學習任務。實施這種自助式的學習詞匯的起始階段,教師定要教方法、示重點。學生先要理解所學詞匯在課文中的具體意義,根據詞匯表格所提供的單詞詞性與意義,利用詞典,通過記筆記的方式,注意區別詞性,注重詞類轉換,有重點、有選擇性摘錄好的例句,進一步了解所記憶的單詞、短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做到詞句章、不相離。教師要對重點詞匯學習加以指導。自助式學習任務完成后,對筆記上詞匯學習內容一定要加強理解與記憶。
經過一段時期的實踐,筆者發現自己所教學的班級的大部分學生不僅在課上,在課后也能運用此法,自己制定目標、安排計劃、選定任務、監督自己完成學習性任務。一學期實踐下來,筆者發現學生很能適應這種學法,而且學習詞匯的效果明顯,學生更能自主、積極地投入到詞匯的學習活動中來。這種做法一改傳統的那種教師羅列例句、學生抄寫筆記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真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3. 不能忽視對詞匯的第三印象
最后,尤其要注意提醒學生加強課后鞏固與練習。在練習中加深理解,在練習中鞏固記憶,在練習中學會應用。從而真正做到在做中學,在用中學。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除了老師布置的硬性任務外,學生很少在課后花自學時間復習鞏固已學詞匯知識。為此,筆者為他們設計了兩種競賽性學習任務。任務一:把全班同學分成4大比賽組,采用組長負責制,根據當天所學詞匯知識,由本組同學共同出至少10題的主觀題,形式不一,如單詞拼寫題,詞形轉換題,翻譯題等等,4大組交換測試題,測試對方小組詞匯學習的實際效果。最后評出最佳測試題和最佳學習小組。任務二:根據當天所學詞匯,運用至少10-15生詞,編寫一則對話,一篇小短文,一則笑話或故事,或者寫日記、書信等等。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給老師寫email。學生完成的作品可以利用寫作課通過老師的幫助,同學間相互交流,相互評閱,最后總評出10篇好文章,制成班級小抄報,張貼在公布欄。
實踐證明,學生很樂意參與這種詞匯復習鞏固與運用的學習性任務活動,學習效果顯著,學生的自主評測能力也不斷加強。通過這些任務,筆者發現,學生們還能發現自身在學習詞匯方面存在的問題,借助他人的經驗,不斷地更新或調整學習詞匯的策略。
(二)對于課外詞匯的學習,筆者也嘗試了一些做法,主要是幫助學生積累課外閱讀詞匯以及聽說詞匯。
為了滿足今后的學習需求,我們的學生不僅僅要學習掌握新課程標準規定的3500個基本詞匯,還要多攝取一些有用的課外詞匯,豐富并提高詞匯量。
筆者在實施教學的試驗班上一周抽出一節自習課,利用手邊的英文資料,如英語周報,二十一世紀報,大學英語雜志等等,從中選取好的文章題材提供給學生,學生可以通過文章的閱讀,利用上下文的語境,構詞法等來猜測生詞,提取那些似曾相識的單詞、短語,對于那些美文美句,建議學生摘錄并加以模仿使用。
此外,還利用聽力課的時間,制作專門聽取詞匯訓練的小習題,充分利用文字音像網絡信息資源,讓他們聽一段電影對白,或者一首好聽的英文歌,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寫出相關的詞、短語或者精美的句子。這些做法,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
通過這些活動學生逐漸意識到,詞匯的學習不僅在于課堂,不僅僅在于課本。通過這些實踐,筆者也感覺到,要盡可能地給學生提供學習詞匯的機會與自主權,要不斷鼓勵學生堅持使用,敢于實踐所學到的詞匯知識,進而調整自己的詞匯學習策略。
總之,筆者認為,只要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堅持進行培養學生的詞匯學習的策略,不斷加強學生詞匯學習策略觀念的訓練,不斷努力探索,不斷改善,定能找出更好的更適合學生的、行之有效的詞匯學習策略。
陳琳,王薔,程曉堂. 2004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試驗)解讀 [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程曉堂,鄭敏.2004. 英語學習策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束定芳. 2005. 外語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 [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