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弊現象猖獗的原因
梁盈
一、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的發展過程
(一)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發展和改革
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就其性質而言,它屬于常模參照、標準相關成績測試。經過幾年的發展它受到了來自國家、社會和學校的高度重視,有的學校把四六級成績與學位證,甚至畢業證掛鉤,把大學英語教育逐年的變成了應試教育,其考試成績成為眾多用人單位招聘人才的敲門磚。2005年,教育部為了打擊作弊、降低考試社會權重對大學英語考試進行改革,重新規范了從報考到考試等過程的管理,加強了的考場照片核對等措施。改革之后,社會、學校和考生對四六級考試的熱情依然不減。
(二)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作弊現狀
在新制度的貫徹執行下,作弊人數不減反增,且作弊方式不斷高級化,原來的“槍手時代”隨著考試制度的改革逐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作弊手段橫行作弊市場,從以前有限的“人力”資源轉變為無限創造的“物力”資源,以發展快速的電子科技作為技術支持,加上如雪花飄般的小廣告宣傳,使得這些作弊業務大范圍擴大,而且為了效率和安全性,現在許多“特殊業務員”不親自出馬,而是以一種類似傳銷的方式來拉客,從而使利潤的雪球越滾越大。
二、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作弊現象的分析
(一)、考試政策制定存在問題
05年的改革有兩大焦點:一是:考試成績由原來的100分制改為710分的記分體制,不設及格線,不頒發合格證書,只發放成績單。這一做法意味著學校和單位可根據教學或用人需要自定“合格分數線”,施行后發現部分地區學校與學校之間、用人單位之間自定的分數線差距懸殊,并有形成惡性競爭的趨勢。二是:2007年1月起,四六級考試將不再接受非在校生報名。這一改革本來目的是為了降低社會對四六級考試的重視度,但是此制度出臺后考生人數為何不減反增呢?一項政策實施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必須與其他政策相配套。人事局制定的《2008年北京市引進非北京生源畢業生工作程序》引進條件中對大學本科生明確規定“畢業生需通過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參加改革后四級考試的,成績需在425分(等于百分制的60分)以上?!边@一規定出臺讓原本的社會考生找工作的門檻又提高了,而在校生考試壓力也不斷增大。有關部門在降低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對社會影響力的同時,并沒有使用有效手段提高和宣傳社會考生可以參加的其他外語考試的權威性,結果導致社會對其他外語考試的認知度不高,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依然是大部分用人單位用人的參考標準之一。
(二)高校執行文件出現偏頗理解
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在問世時,我國正在大力發展英語教育,許多高校在理解上級文件的時候,常常出現理解太偏激或者不到位的情況,從而在執行過程中主觀的擴大或縮小了文件內涵,導致政策執行不當。特別是這種狀況發生在一個一流高??浯笤摽荚囎饔玫臅r候,許多其他的高校就會盲目效仿,從而出現教學重心漸漸偏失的不正常狀況,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很大壓力。大學英語四級證書與畢業證、學位證掛鉤成了一條無人不曉、理所當然的不成文規定。05年改革后,雖然各個高校端正了對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的態度,但是迫于學生就業的壓力,很多學校仍默默的設定了“本校英語畢業線”,以此保證輸出的都是優秀人才,提高學校名聲,學校的這種做法可以說是種換湯不換藥。;另外,教學評估中,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往往成了評價一所學校英語教學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因素,所以提高本校學生四六級成績更是各高??滩蝗菥彽慕虒W任務。 (三)地方保護主義
現在作弊工具日益高科技化,按理說反作弊工具也應該與時俱進,但是“盾”和“矛”的生產或許都是出自同一人手,而且“矛”永遠都比“盾”先進一代。作弊工具在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發展,卻沒有得到政府部門的強力制止,原因何在?也許有些地區政府或者學校是這樣考慮問題的,如果當全國各地都在使用作弊工具時,我們堅決制止考生使用作弊工具,結果可能是我們的升學率低,其他地方的升學率高,不能帶頭吃虧。我國的誠信檔案建設還在起步階段,
有的學校為了保證就業率,學生考試作弊的檔案在學生走出校門的時候也許并沒有跟著他們一起走出去。也因為大學英語等級考試沒有“停考”規定,許多學校為了保證就業率和好聲譽,都是大力提倡學生多次參加考試,并且開出條件:只要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過往英語考試不及格分數都予以消除。在這樣的保護傘下,作弊現象甚是猖獗。
三、對打擊作弊的幾點看法
1、統一考試要求,把對考試作弊者的處罰辦法列入考試制度中。根據考生心態,建議是否可以采取“停考”的處理辦法,由于現在社會考生不能參加大學英語等級考試,那么對于在校生來說考試機會變得尤為重要,??荚谝欢ǔ潭壬夏芷鸬胶芎玫木咀饔谩?/p>
2、建立和完善個人誠信檔案,出臺相關政策對個人誠信檔案的進行管理,讓個人誠信檔案變成一種主動模式,不是一直處于被動狀態,很多學校沒有意識到“讓一張考試誠信承諾書進入學生檔案”比起“開除學籍”這種手段更能有效的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
3、消除地方保護主義,切切實實解決考試組織與反考試組織之間“槍”與“盾”的問題,如果一直“揚長護短”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
4、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對其他英語考試的認知度。運用有效的社會手段讓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不再是大學生和求職者的“唯一出口”。
每一年大學英語等級考試的雷同卷數量觸目驚心,現在的考試已經變味異常,而且權威性掃地。大學英語等級考試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希望未來的改革能把眼光放得更長遠,為學校、學生以及社會求職者等因素做客觀評估和考慮,爭取在改革中達到“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