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高中英語口語互動教學
姚越
我通過教學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無法理解課文中一些非常淺顯的語句,發音錯誤,語法混亂,詞匯量低。而語音、語法、詞匯這三項正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這三項基礎知識的薄弱直接導致學生在進行英語對話時無法正確使用本來就比較貧乏的詞匯,在用英語進行對話的過程中結結巴巴,或者根本就張不開口,有些學生甚至根本不會讀或者發音非常不標準。這些都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和壓力。
一、互動教學的概念及原則
互動教學,就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學中在教師的啟發下引導學生去發現,在學生發現的要求下,促使教師去啟發,師生密切配合,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教與學的共振。成功的英語教學要致力于形成一種新的教學雙邊關系,使得兩個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相對而言,部分高中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對英語的學習缺乏興趣,所以高中教師更應抓住時機、善于引導,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教學內容應引人入勝;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要善于思考、積極參與,并善于打破常規,產生奇思異想,進而能力不斷提高,使得互動教學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成為可能。因此,教師與學生必須處理好互動關系,教師創設情境,學生在情境中運用自如的口語并舉一反三。
互動教學的原則是:首先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學業背景、獲取知識的方式及學習語言的目的等特點,這些都會影響到他們學習語言和進行語言交流的動機。因此,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就成了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內容。其次,要考慮到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轉換,遵循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的原則。互動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程度,強調了課堂教學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即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共同發展,體現了教學民主、教學相長的理念。此外,還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習熱情,培養學習興趣。
二、在課堂上采用互動教學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1、給學生播放視聽材料,加大信息刺激量。
教師應盡可能多地用英語授課、與學生交流,促進師生間的互動。
在口語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國外電臺節目錄音,還有一些英語影像資料、教學片、英文電影片段賞析等,通過放錄音磁帶、幻燈、錄像、投影或圖片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邊看邊聽。生動的畫面,優美的發音,直觀的情景,畫面和聲音的有機結合,能感染學生,誘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從而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2、組織各種形式和內容的英語活動。
學生可以用英語練習看圖說話、講故事、復述、描述物體、分角色朗讀、討論、辯論和情景對話。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在教學中穿插單詞拼寫比賽、課文復述比賽、課文朗讀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競賽。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能夠最大限度地將學生的潛意識和顯意識協調起來,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理解運用知識,鼓勵發揮,更鼓勵創造。這樣既促進了師生間的互動,又充分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組織學生表演自編短劇,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會開口說英語。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小組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上一節課課文中的情景,也可以自己創設情景,但是臺詞必須運用已學過的句型和單詞。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復習舊課,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學生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此外,教師提問的藝術和技巧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教師站在英語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思考教師話語及行為與學生學習心理之間的關系非常重要,師生課堂互動的過程中不難發現,教師的肯定性評價、激勵性語言、啟發性及參考性問題和課堂語言活動的巧妙設計都有助于學生知識的內化。
三、總結
課堂互動教學是在交流中進行“教”與“學”,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進一步提高口語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保證了口語活動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可能。高中老師應重視并善于構建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充分發揮這一教學策略的有效作用,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