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農村小學英語教學
王淑全
小學開設英語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知識經濟時代為了更好地發展以及與國際發展接軌的必然要求。要取得小學英語教學的成功,就應當把握好其特點,遵循其原則。作為農村小學英語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理念,創設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靈活多變地教學,讓農村的孩子在現有的條件下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輕松愉快地學習并逐漸愛上英語。
一、農村小學的特點
農村小學的生源主要來自于附近的一些村,與城里小學生相比會有一定的差別,因而農村小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調查,主要可分為以下幾個原因:
1.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
農村小學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學生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說錯后被老師批評,因而羞于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
2.農村小學教學方法、手段落后于城市小學。
在農村小學中還存在使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的情況,不僅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而且根本不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年齡特征,也無法滿足他們的學習興趣,以致于學生產生厭倦心理,不愿意繼續學習英語。
3.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氛圍。
在課堂上,學生能聽到英語教師較流利的口語,但每周一般只能接觸二到三次,每次僅四十分鐘,其他任課老師則都是用漢語教學,而且,農村用英語交流的環境很少,甚至可說是沒有,因此,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他們缺少一個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
4.家庭教育與環境的負面影響。
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是心懷疑問:“這么小的孩子,能學好嗎?”而有的家長雖然也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也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小學英語教學的特點
1.聯系生活,滲透思想教育,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想上好一堂課,要想教育好學生,就必須在教學活動中采取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在英語教學中尤為突出。所謂教學方式的靈活多樣就是根據不同內容的不同特點,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如:把游戲、舞蹈、音樂、兒歌、童謠、競賽、繪畫、制作等融于課堂教學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便于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 2.新知舊識同現,發展鞏固教學成果
現行的小學英語教學,按照要求,一般是每周2課時。農村小學家長們大多只關注子女的語、數成績,對于英語教學的沖擊力是很大的。大多數教師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學生對已經學過的單詞或語句很容易忘記,哪怕是剛學過的單詞,在下一課出現時,他們也不認識,就像沒學過一樣。由于兒童短時記憶和形象記憶較強,根據這一記憶規律,教師應將所學過的知識經常在學生面前顯現,以幫助他們不斷地加深印象、鞏固知識。
3.聯系實際,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鞏固教學成果
根據記憶的規律,人的暫時記憶轉變成長時記憶的最好途徑是不斷強化信息。只有這樣,所學的知識才能不斷得到運用,才能永恒地儲存在大腦之中。鞏固知識的方法有很多,如:
(1)教育學生養成口語習慣,隨時隨地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發揮黑板報的效果。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及教材的特點,合理利用黑板報傳授相關知識,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能鞏固所學知識。
(3)家校聯系,相互配合。學校教育只是孩子生活中學習知識的主要部分,而家庭教育則在開發孩子的智能和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著巨大的潛能。教師應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使他們也參與到小學英語的教學中來,為自己的孩子學習英語創設良好的環境,如鼓勵和督促孩子看英語光盤、聽兒童英語歌曲等。
(4)建立家校學習聯系卡。農村的學生家長自身英語知識有限,對孩子的英語重視程度不高,教師應首先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轉變他們的態度和觀念,提高他們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來。
4.運用激勵機制,鼓勵學生積極進取
(1)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每個學生取得的成績及點滴進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種表揚和獎勵的方式,如:我在上課時給認真聽講的學生的書上畫上一顆星,或在其額頭上貼上彩色小貼畫,并將每節課英語學得好一點的學生指命為當天的小老師,并加兩顆星,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理,在平常教學時,讓他們用所學知識分組比賽,并由教師或其他同學給予評分,這樣也能促使他們更加認真聽講。
我相信,只要我們真誠、踏實地去探索研究,就一定能開辟出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新天地,使我們的農村學生更加喜歡英語、熱愛英語、運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