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經驗淺議
寧秀娟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新的課程改革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轉變教育觀念,滲透新課標理念,優化教學結構,把《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呢?為此,在教學中我做了一些嘗試,采用了一些教學方法來豐富我的課堂,從中體會到了新課改帶來的生機勃勃的小學英語課堂。
一、創設學習英語的環境
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英語語言環境,這就要求老師盡量用英語組織和進行教學,給學生提供濃厚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從學生剛接觸英語開始,我就開始使用英語課堂用語。首先解決常用的一些句子: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Sit down,please.Listen to me.Read after me.以后每節課堅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數。日積月累,學生基本聽得懂簡單的課堂用語,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在課堂上要營造生活中的情境,使課堂生活化,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探究新知,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老師在課外要帶頭說英語。無論在校園中還是樓梯口碰到同學,我總會用最簡單的語句打招呼:“Hi!How are you?”一段時間后,學生課外見到我,就會爭先恐后地用英語招呼我,養成了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習慣,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聽說能力。
二、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
我們教師在教課本時,可以適當地對教材進行刪除添補,可以把一些內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說,在學生剛接觸英語時,我們暫且不要急著讓學生去學會什么單詞、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動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這一環節提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覺得學英語原來是如此有趣。
1、表演法。孩子們表現欲望很強,在英語課堂上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適時地讓學生表演,在表演的同時加深印象,能夠使英語課堂事半功倍。比如說在教學hungry、thirsty時,我們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帶表情說句子:“I am hungry。”(可以做饑餓狀);“I am thirsty.”(可以做口渴狀)。還可以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老師”,領讀句子。
2、演示法。例如,在學習字母時要充分利用卡片,在新授單詞的時候可以用實物來演示,例如“pen”、“bag”、“book”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對自身學習的滿足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游戲法。
根據兒童“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小學英語教學要創造新穎多樣、富于啟發性、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情境和游戲,來喚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求知欲,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游戲是小學生最樂意接受和參與的活動。比如:學習了有關顏色的單詞后,我準備了一些彩色鉛筆和其他各種顏色的物品放在一個大盒子里,請一位同學到講臺前來。我說:“Show me a green pencil.”這個學生按聽到的從盒子里拿出相應顏色的東西,全班同學說“Yes”或“No”。 4、競賽法。形式多樣的競爭比賽是激發情境、激活課堂行之有效的方法,永遠是一劑課堂興奮劑。競爭好勝心理會驅使學生樂于參與比賽活動,這又是進行某項或某幾項知識與技能綜合訓練的手段,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緊張、熱烈的競爭氣氛中,無論是參賽的學生還是觀看的學生,個個都十分投入,無論是小組比賽還是個人比賽,學生都滿腔熱情地參加,課堂氣氛可謂空前的高漲。
5、兒歌說唱法。有一次學習關于顏色的單詞,學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學生這樣一首兒歌:“小黑熊,真頑皮,手里拿著大畫筆。畫片天空是藍色,blue、blue是藍色;畫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畫片草地綠油油green、yreen是綠色;畫串香蕉是黃色,yellow、yellow是黃色;畫個茄子是紫色,purple、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筆,black、black是黑色;對著鏡子畫自己,黑不溜秋不美麗,哭著鬧著找mummy。”我也曾讓他們根據歌曲的意思自己編動作,孩子更是喜歡,有些孩子的想象力十分豐富,動作編得比我還要好。
三、評價方法形式多樣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兒童有巨大的情感能量,他們只有在主動的情感體驗中,才能更好地學習、實踐、探索。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中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常用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Very good.Well done.Pass.Wonderful……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采用了書后蓋印兒、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地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這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后會互相評比書后“印績”的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局面逐漸形成了。
通過教學中的這些嘗試,我的英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說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空前高漲。作為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悅。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