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秘書職業發展下的秘書學教法研究
楊衛
自1984年,上海大學首開秘書專業,之后全國陸續有800多所院校開設了秘書專業。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迅速健康穩定發展,經濟發達的城市大力發展與國際接軌的現代職業教育,積極培養社會緊缺職業型人才,秘書行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秘書專業的核心課程《秘書學》使學生對秘書角色的認知,到領會秘書工作中“辦文、辦會、辦事”的理論、方法和原則。因此,要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職業型秘書人才,要培養從傳統的被動性、事務性服務變為智能性、主動性、創造性服務的秘書人才。只有在《秘書學》教學中更新教學方法,主動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才能培養出社會緊缺的職業型文秘人才。
一.現代秘書職業的發展趨勢
1.由服務對象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
時代的更替,體制的變化,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秘書工作作為一門存在于各行各業的職業,也將按照這一規律發展。為了適應各行各業秘書工作的需要,行業秘書的門類將增多,國內外政府中有機關秘書,法律事務所有法律秘書,大學有教學秘書,實業界有管理秘書、工業秘書,商業界有經理秘書等,每隨著一門社會行業的誕生,都會產生一門新的行業秘書。各行各業內秘書工作本身也不斷分化,如美國目前的行業秘書分為14個職責,待遇不同的等級,我國的秘書職業化發展也越來越明顯,國家“秘書職業資格證書”于1998年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開考。
2.由行政秘書主體化向商務化發展
“秘書是身處領導機構或受聘個人,從事辦公室程序性工作、協助上司處理政務及日常事務并為決策與實施提供服務的人員。”岳凱華版本的《秘書學概論》教材是這樣定義秘書的,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和改革,國有企業、鄉鎮企業、“三資”企業、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對秘書的需求不斷增加,商務秘書隊伍不斷得到壯大,商務秘書在數量上與機關團體單位的秘書相比占絕對優勢。中國商業聯合會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全國商務秘書等級考試”,該考試專門為市場培養合適的商務秘書。香港公司法明確規定“規定凡在香港注冊的有限公司均須聘有一名公司秘書”。我國傳統以黨政機關為秘書的主體地位將會被以商務秘書為主體的模式所取代,這是世界潮流,也是在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舞臺上唱主角,也是我國秘書職業發展的趨向。
3.設置“準入資格”秘書職業化發展
市場的需求,崗位的要求,使時下的秘書職業不再是“半路出家”的秀才?,F在全國有800多所大專院校均設置有秘書專業,現代職業秘書已成為專業化。國家不僅建立了秘書職業技能培養教育體系和任職資格考核體系,社會上還有許多的協會、學會和國際性秘書行業組織??梢?,現在秘書已經不是傳統觀念所認為的那種什么人都可以干的“萬金油”,秘書同醫生、教師、律師一樣,都屬于現代社會的專業人才。
4.工作手段人工化向操作自動化發展
人類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使秘書工作手段由手工式向操作自動化轉變。國外辦公室的辦公自動化已經普及,我國也在這一轉變之中。處理事務性秘書工作人員會熟練地操作電腦等自動化儀器,具有這方面能力才能辦理各種程式化、重復性的事務。我國內地的辦公自動化工作起步雖晚,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但政府系統的辦公自動化建設從1985年5月6日宣布開始到現在已經迅猛地發展起來了,目前全國上下已經順利完成了政府系統第二代電子郵政系統,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加快通訊速度,增強信息溝通。
二.基于現代職業秘書發展趨勢,更新《秘書學》教法思路
目前《秘書學》教學方法仍然采用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手段陳舊單一,教學思想落后保守,教學方法呆板枯燥,教學過程重理論講授輕實踐操作。在課堂教學中,照本宣科,從概念到概念,理論與實踐脫節,學校與社會脫節,課堂與生活脫節。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中只能跑跑龍套、敲敲邊鼓,充當著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觀者,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體現。教學實踐表明,這種缺乏學生主體參與、主動探索的課堂教學,其結果只能是使學生的思維越來越僵化,動手能力很差,毫無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言。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這樣單一的課堂教學又怎能適應現代職業秘書發展的趨勢呢?筆者認為《秘書學》的教學方法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究和摸索。
1.引入建構主義學習觀,創設職業情景教學法。
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基于個體經驗活動的產物;是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境之中形成的。情境創設在學生意義建構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習環境中的第一個要素,能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和質量,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創設課堂教學的實踐情境是更新《秘書學》教學方法的重中之重。《秘書學》的教學內容理論多、概念多、名詞多,利用建構主義的學習觀,我們可以創設秘書職業情景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運用所講授的秘書學知識理論,開展模擬會議、模擬洽談、模擬自動化辦公、模擬接待、課前三分鐘演講會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營造專業氛圍,增強專業意識,提高專業技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得愉快輕松,學得趣味盎然。
2.加強案例與理論的融合,全面更新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最早被運用于20世紀20年代哈佛商學院,后來成為舉世聞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內涵。文秘專業在高職高專類學校成為熱門專業,它的核心課程——《秘書學》最大的特點是理論性,這就決定老師在教法上要重視學生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講授枯燥的、高深的、嚴密的理論,要更新《秘書學》教法,案例教學法無疑在這門學科中應該起到主導作用。案例教學是以具體的案例(問題)為載體,讓學生親身體驗分析解決,它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分析與解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在分析解決中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共事的能力及創新意識,這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和手段。因此,運用好案例教學法,注意幾個原則: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原則,讓學生對老師給出的案例進行充分的討論和研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重視啟發引導的原則,教師在讓學生成為主體的時候,做好正確理論引導,讓《秘書學》的理論在學生閱讀案例之后,不自覺地領悟出來,最后達成和諧完美的交集;案例緊靠教學理論內容原則,鮮活的案例并不容易找,貼切教學理論教學的案例更不好找,所以教師在授課前,或者在平時生活中要不斷地積累鮮活的案例,我國案例秘書教學專家譚一平,在他的網站當中有許多職業秘書的鮮活案例。
3.營造文秘文化氛圍,全面更新文化熏陶教學法。
文化,最大的效果在于“化育無痕”。專業文化教育是筆者上述情景教法的強化和延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情景的進一步理解和深化理論。這種專業文化教育可以借助大量的音像材料如《金正昆談現代禮儀》、《公關小姐》、《廖金澤——完美無缺》、《曹老板的十八個秘書》等,通過這些形象的、生動的、真實的影片材料,陶冶學生的現代秘書職業情操,熏陶學生的職業理想,端正學生的職業觀念,培養學生的職業習慣;借助國際秘書節構建一系列專題文化活動對學生進行職業秘書的熏陶。
4.顛覆傳統教學手段,全面更新教學手段教學方法。
《秘書學》作為理論學科。如果教師僅僅用傳統的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理論種植在學生的腦海中,并很難讓學生回憶和運用這些理論到秘書實際工作中,因此老師就要更新教學手段,充分運用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操作平臺進行教學,精心設計教學課件,盡量不要滿版的理論敘述,能在課件中設置合理的圖表和圖像,設計簡短的流程圖表;適當時候增設活動圖像和音頻;結合理論教學播放國家秘書等級考試情景錄像;設置學科公共郵箱、教學博客,加強師生互動;利用學校教學固有資源開展秘書學的教學活動,如開展辦公室見習活動、開展檔案室見習活動、文印室操作活動等。
教有定法,教無定法?!睹貢鴮W》的教學方法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具有共性,也具有特殊性,筆者僅僅通過在現代職業秘書發展下討論和更新教學方法,雖然職場變化萬千,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密切關注市場變化,深化教學課堂的改革,本著培養“辦文、辦事、辦文”的文秘職場精英的原則,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運用《秘書學》的理論聯系秘書工作的具體實際場景,必定能按照職業的發展趨勢培養出合格的文秘人才,這也是筆者探究教法的初衷和歸宿。
[1]孫榮.秘書學概要[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2]岳凱華.秘書學概論[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5.
[3]何威.哈佛商學院與案例教學法[J].管理案例教學研究,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