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大成人教育向下延伸發展的障礙與對策
王俊
論文摘要:電大作為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的一部分,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面向基層、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類應用型專門人才,他們已經成為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資源。從電大成人教育發展空間巨大這一現狀入手,分析了電大成人教育發展的阻礙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電大;成人教育;向下延伸;本土化;非正規教育體系 廣播電視大學是采用廣播、電視、文字教材、音像資料、計算機課件和網絡等多媒體手段進行遠程教育的開放性高等學校,其主要特征是面向地方、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面向邊遠和民族地區,以在職成人教育對象為主,培養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用性人才,為高等教育大眾化和終身教育服務。據2011年春統計,全國電大有高等學歷教育在校生295.32萬人,其中經教育部批準的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試點在冊學生279.6萬人。電大作為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的一部分,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遇到了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領域相似的一些問題。 一、電大成人教育發展的重要性和現實性 (一)為基層培養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 “十一五”時期,全國電大高等學歷教育畢業生累計達341萬人,占同期全國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畢業生的30.1%,招生累計447.54萬人;2010年,全國電大高等學歷教育在校生295.32萬人,比2005年增加71.2l萬人。中央電大開放教育累計畢業生286.36萬人,占周期全國高等學歷網絡教育畢業生的62.17%。全國電大舉辦的高等學歷教育和開展的非學歷教育培訓(項目涉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資格證書及崗位證書培訓、新法律法規培訓、創業設計培訓、職工素質培訓等),為我國培養了大批面向基層、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類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建成覆蓋我國城鄉的遠程教育系統,促進基層地區人口素質的整體提高 目前,廣播電視大學已經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從東部到西部,覆蓋我國大陸所有省區的辦學網絡,為高等教育向下延伸,向基層和西部輸送優質教育資源,平衡我國高等教育布局,加速實現教育公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成為我國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資源。 在網絡教學方面,電大充分利用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多媒體傳輸平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以及公網,形成了數字化、多媒體、交互式的教學資源傳輸方式,改變了電大教學資源單向傳輸的傳統方式,構建了中央、省、地縣三級平臺互動的網絡教學環境,實現了電大教育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三)電大成人教育發展空間巨大 廣播電視大學作為一個國家行為,具有公共性、公益性、資源共享等特點,其未來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我國高等教育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截至2010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26.5%,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7年,在校生達到3000萬人,而普通院校只能承擔1900萬人,剩下的都將由成人院校、廣播電視大學來承擔,廣播電視大學在這當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為基層、貧困地區、農村地區培養人才的一個很重要的支柱。所以,從生源的角度看,廣播電視大學未來的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面對正在啟動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特別提出,要拓展終身教育的空間,要為終身教育的體系建設、制度建設和結構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礎。作為未來成人高等教育發展新格局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已經被納入到教育部對未來的政策安排、制度安排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安排的框架中。政府將通過一定的政策、資金支持,促使廣播電視大學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電大成人教育發展的障礙因素 (一)電大辦學環境中的無序競爭與立法問題 從電大辦學的社會環境看,面臨著多種教育形式的無序競爭。有的縣里存在著十多種辦學形式。黨校、教師進修學校、職教中心、農業廣播學校、成人教育中心、自學考試、普通高等學校的成人教育學院、網絡學院、各行業系統培訓中心等都在縣里設校外教學站點,舉辦成人教育、遠程教育。成人高考入學門檻高低不同,出現了入口的不平等競爭;教學過程的監控程度不同,出現了過程的不平等競爭;畢業難度不同,出現了出口的不平等競爭。電大嚴格規范管理、全國統一考試、實行教考分離,在被社會高度認可的同時,也被認為是難以畢業的學校,導致招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 電大缺乏有效的法律保護,特別是基層電大辦學法律依據不足。1988年,國家教委頒布了《廣播電視大學管理暫行規定》,這部法規性文件對電大的性質和任務作出明確的規定,是指導電大辦學的基本法律依據,極大地推進了廣播電視大學的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特別是面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新任務,規定的很多內容都已經與當前電大的發展狀況不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