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高網絡基礎課教育現狀及教學策略改革
未知
[摘要]針對當前職業高中網絡基礎課教學中存在的困難,本文認為改變現狀的重點在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重新激發職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借鑒普教改革中“嘗試教學法”“研究性學習”等的成功經驗,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提出了職高網絡基礎教學策略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職高 網絡基礎教育 教學策略 教學改革 一、職高網絡基礎教育的現狀 1.職高網絡基礎的作用 職業高中開設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學習能夠使學生在已有的計算機知識的基礎上,對網絡技術有一個較全面、系統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網絡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網絡應用和實際操作的能力。特別是通過學生課后的實踐,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網絡的安裝調試、維護和應用技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網絡基礎教學所面臨的現狀 (1)網絡基礎課是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重在培養學生對網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但是,令人擔憂的是,長期以來,這些課程都是教師在教室講授理論,學生作記錄,課后學生死記硬背。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和體現,嚴重地制約了學生的發展。 (2)教師不能及時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改革的需要。在教學中,許多教師面對厭學的學生和學生并不光彩的學業成績,總是抱怨學生太差,“他不學,我也沒有辦法”。教師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學生一方,而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堅信不疑,教師要求學生改變自身以適應教師的教學方法、觀念的思想還相當普遍。 (3)職高學生自覺性普遍較差,在理論課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對所學內容沒有感性認識,學習也抓不住重點,上課覺得枯燥乏味,認為學不懂或不值得學,都會覺得無事可做,于是便影響課堂紀律,如:學生講話、開小差和睡覺現象普遍。 (4)在教學中,沒有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忽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的教師就強迫學生打起精神聽講,常常引起學生對學習內容和教師的反感,造成師生之間矛盾和沖突時有發生;有的教師則聽之任之,任由學生睡覺、講話,造成想學習的學生不能聽課,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有的學生則“沉默”地坐在教室,對老師講授內容漠不關心,不聞也不問,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 二、職高網絡教學策略改革建議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心理學研究表明,情境對人有暗示作用,“情境教學具有以美為突破口,以情為紐帶,以思為核心,以活動為途徑等鮮明的特色,因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創新人格有著獨特的作用”。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對所學課題的“問題懸念”,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以學生的需要來促進產生學習的驅力,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一是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某一個現象,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并進行實驗;二是在整個活動中間讓學生及時表達自己的對現象的觀察,提出的假設,得出結論并與同伴進行討論;三是在一個主題下,教師充分尊重并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把活動分為若干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將這些活動列為教師教學計劃的一部分;四是整體地安排整個“情景教學”活動方案,使每項活動有內在的聯系;五是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實驗記錄本,并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記錄活動的整個過程;六是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知識和操作技術,同時學會用口頭和書面語言進行表達。 2.提出問題,嘗試解決,體驗成功 在問題情境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投入到問題解決的探索活動之中。提出的問題,對于人類來說是已知的知識,但對于學生來說是未知的知識。提出問題讓學生嘗試解決,就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與學習材料之間的“交涉”,而完成知識的建構。 例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 (1)準備練習。為學生進行嘗試做知識的鋪墊準備,再“以舊引新”。 (2)出示嘗試題。為學生嘗試活動提出任務讓學生進入問題的情境之中。 (3)自學課本。為學生在嘗試活動中自己解決問題提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