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改革趨向
崔書太
論文關鍵詞 職業學校體育教學課程評價改革
論文摘 要 針對目前職業學校體育教學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脫離了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目標,落后于職業教育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筆者根據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就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的改革進行探討。
據調查,我國教育內部結構有了大幅度調整,有些地方職業學校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人數比逐步接近1:1,職業教育逐漸占據著重要位置。而體育健康教育仍停留在普通教育的模式,不能反映職業教育的特殊性,且與專業實際相脫節,難以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的發展逼迫著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的改革,使其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評價等方面有所創新,更加適應擇業、就業的需要,最終適應社會的需要。 一、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目標的更新 (一)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具有特殊性 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育因培養目標的特殊,故有著自身的特點: 1.教學時數少 因專業、學歷層次不同,故學制一至三年不等,并常有實習穿插其間,教學時數少,連續性差。 2.對身體素質要求高 職業學校培養的是直接參與生產勞動的最基層的工人、技術人員,對身體素質要求高。 3.有專業要求 各專業不僅僅對身體各部位力量、柔韌、抗疲勞等指標要求不同,并且對學生組織、管理、表達等方面能力的要求不同。因此,同年級不同專業的體育教學目標也大大不同。 4.理論教學占有重要地位 根據專業要求,還需要介紹衛生知識、救護知識、健康保健知識等。 (二)職業學校體育效益觀的更新 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不應僅把視野局限于職業教育的內部、局限于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活動。而應把視野擴展到職業教育的大系統中去,擴展到社會宏觀系統中去。在進一步提高短期效益的同時,重視長遠效益,為學生從業與終身發展著想。 (三)職業學校體育健康教學目標應從單純強調體質向興趣化、習慣化、終身化方面轉變。 學生是否積極、自覺、經常持久地參加體育鍛煉,應作為學生是否受到良好體育健康教育的標志。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健康的教育已成迫切之任務:即“提高鍛煉興趣,養成鍛煉習慣,掌握鍛煉技能,使之畢業后繼續堅持體育鍛煉。使學校體育功能進一步延伸”,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