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職校生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的糾正
馬紅霞
論文關鍵詞:過去;未來;最佳教育時機;引導;設計
論文摘要:文章在樹立正確學生現的基礎上,從研究學生的過去、設計學生的未來和利用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發生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三個方面入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施加教育和影響,并運用案例展示了上述三個方面在學生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的疏導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基礎教育中的弱勢群體,長期的冷落和忽視,接連不斷的挫折,形成了他們嚴重的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在他們的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偏激、沖動、孤僻、神經質、攻擊等不良現象。體現在發展過程中,則表現為組織觀念差、責任心淡漠、撒謊、欺騙、敲詐等不良行為。這類學生在跟老師和同學們交往的時候常會因為出格而釀成重大失誤或惡性事件。而針對這類事件,很多教師往往顯得非常被動,無所適從,有時即使勉勉強強地把事情解決了,也收不到應有的教育效果,教育者的主導作用也大打折扣。有些老師便發出感嘆,哎,現在的學生,一級不如一級了。其實不然,我們應當充分的認識到,中職生的這種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是遭受嚴重挫折后的一種習慣上的退縮性反應,同時也是一種保護性反應。糾正這種心態需要教師的愛心和恒心,更需要教師的方式和技巧,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依靠一個出發點,從三個環節入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在預先策劃好的軌道上發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學生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的糾正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只有秉持著一顆愛心,才會從各個方面去思考,去采取措旄對學生施加影響,在糾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的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的出發點是:(1)他們沒有壞心眼。只有小心機;(2)不同的經歷形成了他們不同的心理,表現出了不同的行動,他們只不過是具有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3)這只是他們人生歷程的一部分,我們不應看他們一時,而要看他們一世。
在樹立正確學生觀的基礎上,我們從三個方面對學生施加教育和影響。
第一、研究學生的過去。每個人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歷史。但是很少有人能用心的去讀自己的歷史,即使有人去讀,讀得也很草率.作為學生,在這方面做的更差。
事情的解決,首先要確定問題出在哪里,既然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性格是在不同的環境中通過不同的經歷生成,那么仔細地去研究學生的歷史,探索過去的環境對學生的影響,了解學生的發展軌跡顯得十分重要,我們用下面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舉辦大型活動“做最好的自己”,引導學生從興趣、愛好、特長、理想和價值觀、憎惡、心理狀態(自己經歷過的最成功的事情、最失敗的事情、最關注的事情)、身體狀況、生活規律、朋友和交際圈子、家長跟老師的評價和建議、對老師和家長最不滿的一件事等方面進行分析,形成書面材料后組織學生演講,在演講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演講能力、應變能力、愛好特長、失誤不足等個性特征進行記錄整理,形成第一手資料,這是來自學生自身提供的直接信息。
其次,組織我心目中的××’活動。我先跟同學們說明活動目的,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是什么,認識自己: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是什么,評價別人。老師對大家的情況了解的越詳細,對你們提供的幫助就越大,就越具有針對性,這是我能對大家提供幫助的最有效的方式。我們篩選出受評學生,然后,把學生分成甲乙兩組,首先由甲組的同學評價受評同學不良習慣,乙組同學評價他們的優良習慣;完成后進行調換,甲組的同學評價受評同學優良習慣,乙組同學評價他們的不良習慣.所有的評價一律用實例說明,這是從其他學生身上外獲得的間接信息。
再次,加強同任課老師和家長的聯系,發揮班干部和優秀學生的作用,隨時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通過對搜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將他們歸類為自我封閉、觀念淡薄、情緒沖動等類型,為做好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礎。
第二,設計學生的未來。研究學生的過去,使我們的工作具有了很大的針對性,這只是工作的開始。要對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叛逆人格進行糾正還需要作大量的準備工作。成功只給予那些作了最充分準備的人,準備的越充分,越具有針對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遵循這一原則,利用各種教育教學平臺,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教育材料,包括教育案例、格言、溝通方式和技巧等。如針對網戀和吸煙成癮的學生,我們探究了學生吸煙、迷戀網絡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吸煙和迷戀網絡危害社會和家庭的案例報道、對網絡應秉持的正確態度、家長的錯誤意識、專家支招應對此問題的材料等等。初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能有點困難,但隨著掌握利用信息能力的提高,逐漸會形成一些規律,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利用這種途徑獲取的材料具有起點高、理論性強、觀點新穎等特點,能豐富我們的經驗、開拓視野,確保我們站在較高的出發點對學生施加影響。另外我們還注意從任課教師、家長和其他學生那里獲得信息,將具體的事情經過、老師的評價記錄整理為準備材料,這些材料發生在日常行為活動中,來自于環境中其他人的評價,針對性更強,更易于學生接受。 第三,利用最佳時機,促使學生發生由量變到質變的轉化。研究過去和設計未來是同時交叉進行的,在做好上面兩項工作的同時,我們也在等待最佳教育時機的到來。最佳教育時機是指發生在學生身上的,能在學生心中留下長久影響的、觸動學生心靈的事件。我們始終堅信,這樣的事情一定會在學生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當最佳教育時機尚未出現的時候,我們只需耐心等待,這時發生在學生身上的一些小的過失和不良行為,我們要盡可能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一旦機遇到來,我們就要積極把握,迅速出擊,利用準備好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由于我們對學生的過去已經有了深入地理解,緊緊地把握住了學生心理缺失的具體原因,準備工作又是根據這些缺失制定的,因此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心里既不會慌張,也不會動怒動粗,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始終能占主動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
去年我做班主任時,有個叫小新的同學,因作業質量太差跟老師發生口角。將自己的書桌推到,爬墻跑回了家中,在我們的分析材料中。有這樣的記錄,初中時小新曾因做不好家務受父親斥責而離家出走,因為撒謊被老師打過耳光,諸多資料顯示出這是個情緒沖動型學生。事情發生后,我篩選出兩個材料,設計了一個教育計劃。然后找到任課教師,跟他說明了小新的情況,請他幫我做好他的工作,任課教師滿口答應,我向他提了這么一個要求,要想使他受到鍛煉,不能輕易原諒他的過失。將他請回學校后,我既沒有批評他,也沒有對他講一些大道理,而是跟他談起了第一個準備材料,同學們曾經看過的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節目——狀元360技工技能大賽,我們談到參賽選手精湛的技能,談到了一個比賽環節,在保持燈泡完好無損的前提下用切割機將一根纏繞在球型燈泡上的非常細的線割斷,這既需要高超的技能。又需要一定的心理適應能力,而這些都取決于堅持不懈地努力,神槍手是一槍一槍打出來的,既取決于工作的數量更取決于質量,這跟我們的學習是同樣的道理,而你呢,既不能按質按量的完成作業,又不能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沖動是因為別人觸犯了自己做出的一種不當的行為反應,要改掉這個不好的習慣,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對待問題的觀點。對這個材料的反應是小新誠懇地表示他一定去找任課老師道歉,老師無論怎么批評他,說多么難聽的話,他保證不沖動,直到老師原諒他為止。
幾天后小新愁眉苦臉的來找我,說他已經找了任課老師四次了,老師仍不理他,還把他從辦公室轟了出來,這情形原在我的意料之中,談話中我告訴了他肯德基炸雞的創始人桑德斯上尉的故事,這是第二份準備材料的內容,桑德斯上尉有一家小飯店,顧客們對他們的炸雞贊譽有加,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小飯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后他只得關門歇業。為了謀生他決定將自己的炸雞配方出售給飯店,結果遭到了很多人的拒絕和嘲諷,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始終不放棄,他開車走遍了美國,吃住都在車里,在被人拒絕了1009次后,終于找到了合作者,這就是肯德基炸雞的由來。故事講完后,我告訴他,這是我跟任課老師商量好了的,不接受道歉的原因是為了磨煉他的性格,是為了增加他抑制沖動的自制力,為了幫助他徹底改正這個壞毛病.我還會安排同學找他的麻煩,因此以后遇到麻煩時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可能是我故意安排的,一種可能是我不知道的。無論哪種情形,都要克制沖動,只要用心,一定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至于跟任課老師的事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過失用誠懇的態度去道歉,我相信你一定會解決好這個問題。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準備的過程是一個充分的漫長的過程,我們時刻都處于準備狀態之中,用新資料淘汰舊資料,用新技巧取代舊技巧,用新觀念更新舊觀念。這是一個靜態的發展的過程,而最佳教育時機的把握是一個瞬間的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育人工作是一項與心靈打交道的工作,我們應該克服那些急功近利的思想,用時間和愛心使他們能逐漸地接受我們,逐漸地發生變化,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欣賞自己學生可喜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