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學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成錫貴
【摘 要】高中數學學習“學困生”由于學習意志、情感、思維障礙、考試等方面的影響,表現出了學習障礙,需要我們為他們提供和諧的課堂氛圍、給他們展現自我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文章在分析高中數學“學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學困生 心理問題 數學學習
高中數學學習難度加大,學生“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面對基礎知識參差不齊的學生,數學教學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非智力型學習困難學生,簡稱學困生。數學“學困生”是指智力與感官正常,但數學學習效果低下,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學生。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從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是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高中數學“學困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差
高中數學相對于小學和初中數學,難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有些學生特別是初中數學基礎不好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自信心比較差,總認為自己學不好。自信心差的學生在上課集中注意力及獨立完成作業方面相對于其他學生來說表現的也比較差。
2.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情感
經常聽到學生說:“我對這些數字沒有興趣,不感冒”數學學習情感障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數學感興趣了,才能真正的在數學上下功夫,才能學好數學。
3.思維障礙
數學“學困生”的思維上有如下障礙:(1)思考問題偏面性。(2)不習慣擴散思維及逆向思維。(3)抽象思維有困難。(4)分類討論問題有困難.由于這些思維的障礙,往往帶來思維結果的錯誤。
4.學生害怕考試
學生、老師和家長最怕的就是學生考試失常,我們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命運,十幾年苦讀,就是看最后的成績,耗費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掌握的也很好的知識,卻到最后完全沒有辦法發揮,相信沒有什么比這個打擊還要大的了。數學“學困生”往往在數學考試中無法得到正常發揮,這種心理障礙大體在考試中表現為:(l)懼怕心理,考試時速度慢而來不及答完卷。(2)心里焦急造成審題馬虎,發生各種審題錯誤,甚至漏做題目。(3)由于前一個題目不會做,于是在做下一個題目時,腦子里還在想前一個題目,因而造成簡單計算失誤。(4)處理不好“不全會”與“全不會”關系,因而對于某個題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題不得分。
二、高中數學“學困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1.創設安全、和諧的數學課堂氛圍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有些數學教師總是繃著一張臉給學生上課,對于學生的問題回答的是不冷不熱,似乎只有這樣冷峻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世界的神圣和嚴謹,然而教育應當對學生生命的精神世界予以關切,應當為學生的精神困境投入真誠與熱情。高中數學學困生是那些在數學學習中遇到了“麻煩”的高中生,他們比其它學生更需要關注和關愛。教師只有讓學生在安全、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也才能使學生學好數學。學困生大多是長期得不到數學教師的欣賞和關愛,他們對數學缺乏情感,甚至充滿了恐懼,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讓學生感覺到很親切和被關注,感覺到自己是被信任的,這樣的信任與關注,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也更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的地位,體現新課程的教學精神。 2.給學困生思考的時間和發現的空間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地認識學生,充分地理解學生,充分地發動學生,要認識到學困生是一批學習困難的學生,更需要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他們的基礎知識比較薄弱,聯想散漫,思維貧乏,充分理解他們,留給他們適當的思考時間特別有價值。課堂上,經常是大部分同學還沒有來得及思考,少數的學優生已經把答案或方法喊出來了,這一方面對大部分同學而言太傷自尊了,長此以往,也剝奪了他們獨立思考的權力。教師要引導學優生,不要過早喊出答案,而是要更深入地思考。此時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學困生的狀態,讓他們感到被接納,同時,往往能夠促進全體同學的深入思考。
3.給學困生展現自我的機會
有的老師為節省教學時間,上課常常找些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這嚴重挫傷了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的老師雖然在課上讓學困生回答問題,但對他給出的錯誤的答案嗤之以鼻,甚至采取變相的懲罰,許多學困生就是長期在這樣的氛圍中被傷害,逐漸失去了上課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事實上,上課提問時,估計他們能解答出來的問題就讓他們來解答,給學困生展現自我的機會,對他們的進步和勇敢要給予鼓勵,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對全體同學都是一個積極的導向。而且,讓學困生回答問題,教師還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得到反饋。一方面便于課內外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提高數學學習水平,另一方面,學困生回答問題中出現的問題或錯誤常常代表了一批同學的問題。給學困生展現自我的機會,還要允許他們犯錯誤,或者說要小心對待他們出現的錯誤。教師要尊重、理解、信任他們,糾正錯誤時是就題論題,不要傷學生自尊,糾正他們應挑最重要的錯誤糾正,并尋找他們思維中的合理成分予以肯定。
4.引導全體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自我反思
課堂教學中應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反思。學困生的自我監控能力能力較弱,一方面是他們沒有反思的習慣,另一方面是他們課下的主要工作是應付作業,根本無時間反思。教師在上課時應著力培養學困生的自我監控意識。如在解題教學中運用“你以前見過它嗎?”等類似的反問的形式可以提高學困生自我監控能力,除了教師的提示語,還應重視學生的“出聲思考”,尤其是讓學困生展示他們的思維過程,給他們機會和時間進行反思,引導學生正確地學會如何反思。
三、結論
“學困生”并不是學不好數學,而是因為學習意志、學習情感、思維障礙、考試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他們的學習困難,我們要為“學困生”創設安全、和諧的數學課堂氛圍,給學困生思考的時間和發現的空間,給學困生展現自我的機會,引導全體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自我反思,努力培養“學困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才能發揮他們的潛能。
參考文獻:
[1]衛德彬.數學“學困生”心理障礙成因及教學對策[J].中學數學研究,2009,(8).
[2]旬陽職.專數學教研組.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調查及轉化策略[J].西北職教,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