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誠信缺失的心理分析及對策研究
姜永德
【摘要】 從我國的瓊民源、銀廣夏、麥科特等會計做假到美國安然、世通、施樂、默克等世界知名大公司的一系列會計丑聞,會計誠信缺失已成為國際性的一個嚴重問題。究其成因,雖有法律法規不健全和監管不力等原因,但主要還是由于會計行為人缺乏必要的會計誠信道德所致。從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會計做假事件看,“市場經濟在法律嚴格約束下顯然不能全面解決問題,當巨大的經濟利益與嚴肅的道德規范發生碰撞時,只有誠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傾向道德規范”。因此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從制度和非制度兩個層面強化會計誠信建設。
【關鍵詞】會計誠信 心理 教育 對策 一、會計誠信缺失的心理分析 自古以來,誠信就是人們普遍遵守的倫理道德規范。在現代社會,經濟學認為誠信是一種無形資產,倫理學認為誠信是一種道德資源。 “誠”對于會計人員來說,有三點內容:一是忠于會計事業;二是誠懇、善待與自己會計工作相關和無關的人們;三是熱誠勤勉的做好會計工作,精益求精。“信”也有三點內容:一是講究信用,信守諾言,實話實說;二是樹立會計信譽,堅決不做假賬,提高會計公信力;三是信任他人及會計信息。會計誠信缺失,除了有其需求和生存的環境,但終歸是會計行為人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錯誤認識,形成不正常的心理行為造成的。具體講,導致會計誠信缺失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逐利心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利益是引發會計失信最主要的因素,會計行為主體(包括單位負責人、會計人員及相關人員,下同)或多或少通過造假直接得到或間接得到現實或潛在的經濟利益,另外對政治利益的追逐(主要是政府和有些國有企業造假)也使會計喪失誠信。這種逐利心理突出表現為對發財致富的渴望,對物質財富和富足生活的羨慕,對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期盼,對出人頭地的向往。而這一切不能通過正當渠道獲得時,就只有依靠做假來實現。 2.投機心理 目前我國正處在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各項法律法規還在不斷完善之中。隨著加入WTO后,為了適應會計國際化發展的要求,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出臺和修改完善。但是法律法規的頻繁修改,有些人便認為要趁此抓住“機遇”,大撈一把,等到規章制度定型后在循規蹈矩也不遲。這種投機心理也就造成了在體制過渡轉軌期利用監管空缺,鉆法律的空子,大肆做假,謀取私利。 3.虛榮心理 一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由于存在較強的虛榮心,認為在自己上任后或上任以來,只有使單位的盈利額日漸增長,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能力,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特別是在現行“指標考核”的情況下,只有依靠虛假數字才能出成(政)績,追求真實數字則丟官。因此,有很多單位就在GDP、引資額、銷售利潤等方面大做文章,使本地區、本行業、本企業“突飛猛進”,個人“成(政)績”也突出,從而心理得到巨大的滿足。 4.從眾心理 當今社會,大部分的企業都存在造假的行為,加上我國對于會計造假的查處不夠,懲罰的力度也不大,比較利弊,堅持會計誠信在政治、經濟、名譽等方面都沒有任何“好處”。于是產生了“法不擇眾”、“跟風過頭”、“老實人吃虧”、“不做假白不做”、“小做不如大做”等心理。 5.仕途心理 很多單位領導人和會計人員為保自己的“政績”或是“飯碗”,或者在自己在任期間造假,或者把已經浮夸的數字保留,造成“水漲船高,后任不認前賬”等,嚴重影響社會發展的扭曲心理。 6.“合理”心理 很多單位領導人和會計人員認為,只要不把錢裝進自己腰包里,只要能得到群眾的支持,只要把經濟搞上去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了,或者只要是經過集體研究決定的,這種造假就是“合理”的。特別是一些單位領導認為,自己為官一任就應該“造福”一方,就應該為職工謀福利。 7.依附心理 隨著各地企業民營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特別是中小企業財務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人員與企業的關系已由過去的雙重身份轉為依附關系,為“老板”服務已經到了無所顧及的程度。因而不講誠信,做假賬、偷漏稅、提供虛假失真的信息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二、會計誠信缺失的對策 —— 強化會計誠信教育 1.加強心理教育 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加強各年齡階段的教育尤其是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從長遠來看,加強心理教育應從小開始,從學校和家庭雙管齊下,從源頭上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學校應徹底打破傳統應試教育的條條框框,讓學生在寬松、民主的環境中充分發揮創造才能,樹立良好的心態。學校可以設置心理輔導課程,重視學校教學中的心理疏導,建立心理輔導室。學校還可以開展各種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藝術、文化、體育、智力活動,多方面創建自由、自助的校園心理氛圍。此外,擁有一個融洽、快樂的家庭環境對心理健康的培養也是不可忽視的。家長應懂得一些心理輔導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溝通技巧,通過家庭間的相互關愛、理解來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教育本身有長周期性,從小就注重健康心理的培養,對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作用。 2.建立信譽檔案和品行記錄 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基礎。規范會計行為需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能在全國范圍內查詢的會計個體、單位集體和公司法人的信譽檔案作為會計人員從業、晉升、處罰的考核依據。對其誠信狀況(比如受處罰的原因和種類等)進行嚴格的登記,充分保證誠信記錄的真實性和全面性,確保誠信記錄成為會計人員的“必備檔案”,建立相應的會計誠信道德行為的處罰披露制度,使會計誠信者受到社會的信任和尊重;失信者聲譽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