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合并心理障礙臨床淺析
姚春杰
【摘要】 腦卒中患者合并抑郁等心理障礙比例比較明顯,并與病人的康復效果息息相關,腦卒中病人住院后應盡早進行心理測試,并結合測試結果采取相應心理護理和心理治療措施。文章通過臨床資料分析腦卒中患者治療方法,并采取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較的方法對腦卒中患者何必合并心理障礙進行臨床分析。 【關鍵詞】 腦卒中病人 心理障礙護理措施 腦血管疾病是是威脅中、老年生命健康最重要的疾病,其具有出血起病急、發(fā)展迅速、致殘及致死率高的特點,但其發(fā)生率不盡相同,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這段時間是合并抑郁的高峰期,與病人的康復效果息息相關。作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心理護理、心理干預治療,取得令人滿意的療效,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院210例病人自2004自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男138例,女72例,年齡42~78歲。蛛網膜下腔出血22例,經頭顱CT、MRI證實為顱腦外傷并發(fā)腦梗死110例,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腦梗死78例,發(fā)生2 次以上腦卒中患者30例。 1.2 Bvunnstrom分級檢測:全部病人在治療前后同時做運動功能檢測,采用HAMD、Barthel 指數和NIHSS評定抑郁狀況、日常生活能力、生活滿意指數、流利程度和理解能力。 1.3 治療方法 1.3.1缺血性腦卒的治療手段:根據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梗死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進行對照治療。 1.3.2護理: 針對病人的臨床觀察、心理狀況,結合SCL-90評定結果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3.2.1焦慮為特點的心理障礙:患者起病急、重,且有肢體功能障礙,毫無心理準備,加之傷后多因疼痛、呼吸困難而情緒緊張,入院后病情日趨好轉,但仍然不能下床活動,洗漱、吃飯和穿衣等基本活動只能在床上進行,特別是部分患者顱內出血,多在幾小時或幾天內出現(xiàn)肢體癱瘓、或不能說話、溝通障礙,而且恢復時間較長,加重了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顧慮、思想負擔,他們易產生較強烈心理反應。因此積極給予病人心理安慰,幫助建立積極情緒,使病人消除焦慮、急躁情緒,使患者正視自己的病情,正確對待生活,從而緩解焦慮恐懼的心理障礙,使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主動克服困難,心滿意足愉快配合治療,在執(zhí)行各項治療護理操作時應主動接近患者,進行有技巧的談話,關心體貼患者,理解患者的痛苦,操作中要做到準確、及時、有效,一定最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患者的處境,面帶笑容,做好溝通,取得患者好感和信任。 1.3.2.2抑郁癥患者:此類患者的比例甚至更高,情緒低落、悲觀厭世,有的會自我損傷身體,或是有自我懲罰,甚至有自我虐待的傾向。對此類病人要仔細觀察因勢利導,斷不可放任自流,護理人員應親切耐心,關懷和體諒,語氣溫和,傾聽患者的訴說和主官感覺,結合使用誘導傾訴,讓病人發(fā)泄憤怒后,然后再誘導心理上的平衡、理智、積極等態(tài)度的萌發(fā),充分了解病情與患者的思想狀況與要求,并將分析的初步結果與患者共同討論,這樣不僅有助于有助于功能障礙的恢復,也可分散患者內心的痛苦,此有助于減輕心理壓力,轉移情緒,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3.2.3孤獨感: 醫(yī)護人員應設法了解其心理狀況,多與患者交談,促使患者自身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 1.3.3治療抑郁癥:(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評分大于16分時,在一定的護理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加用抗抑郁藥合并認知治療。
表l 兩組病人治療后下肢運動功能、言語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1。
表2 兩組病人康復治療前后生活能力比較分析 與對照組比較,* P<0.01。 3 討論 對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通常會出現(xiàn)憂郁、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和、失眠等癥狀的發(fā)生,當病人同時具備精神分裂和情感障礙時,可能會進一步引起下肢神經及肌肉萎縮,加重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腦卒中(Stroke)常為急性起病的,患者由健康人變?yōu)樽陨聿换顒印⒉荒苄凶摺⑹秤陆档木o張狀態(tài),往往不愿意與人交往,不能面對現(xiàn)實,嚴重者甚至影響治療的正常進行,如果在原有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作為輔助治療加心理干預措施,消除或減輕患者的言語、運動功能障礙,心理和情感障礙等。將有助于促進康復。本文結果也顯示雖然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都有所改善,但治療組療效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平衡功能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腦卒中患者入院后應對心理障礙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 參 考 文 獻 [1]徐俊冕,張麗,等編寫.醫(yī)學心理學[M].上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陳力主編.醫(yī)學心理治療 [F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3]周慶,涂珍碧,王蒙.百憂解對帕金森氏病伴抑郁癥狀及神經功能康復影響的研究[J].山東大學,2009,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