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淺談
鐘連興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多元時代,是一個個體要求得到充分尊重與展示的時代,是一個呼喚能力與個性的時代。新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著力于當代人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人與眾不同,培養學生的個性,指的就是使學生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揮。
【關鍵詞】政治教學 個性培養 全面發展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教育培養、塑造人才方面越來越起著關鍵性作用。教育要逐步擺脫升學與謀生的功利性目的,教育要以人的發展作為中心,教育要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展示人的個性,促使社會的和諧發展。所以,“培養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就成為是當代教育極為關注的問題,也成為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是一個多元時代,是一個個體要求得到充分尊重與展示的時代,是一個呼喚能力與個性的時代。新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著力于當代人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這個人與眾不同,培養學生的個性,指的就是使學生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揮。
學生個性的形成過程離不開學校的教育過程。思政課教學只有充分重視學生個性的存在和發展,根據個體之間的差異進行培養,挖掘他們的智慧和創造潛能,才是抓住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關鍵。那么如何在思政課教學中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呢?
一、激發興趣,發展個性
興趣是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動力源和營養素。愛因斯坦說過,“只有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么學校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禮物來接受。”濃厚的興趣如磁石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考力,驅使他們去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1.用問題誘導學生
由于學生對社會接觸面小,剛接觸到思想政治教材時很難產生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圍繞教學的重、難點設計一些有思考性、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不斷提高學生興趣。如教學《環境與環境問題》一課,在學生認識了人類生存環境的趨勢后問:“人類生存環境逐漸變壞表現在哪些方面?造成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周圍有哪些資源和環境被破壞、污染的現象?假如你是環保衛士,該怎樣采取保護環境的措施?”請每一位學生各抒己見。由于問題的恰當設置,每位同學都踴躍發言、展示思想、表達自我。課堂氣氛頓時熱烈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既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又強化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思想政治課的情感價值的終極目標。
2.用參與吸引學生
針對教材的特點,在思想政治課上教師可運用“體驗教育”教法,讓學生體驗角色參與,使他們從體驗中學到知識,從體驗中發展能力,從而品嘗到學習思想政治課的樂趣。如教學《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一課,講到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時,我指導學生自主參與正反兩個小品的表演“請家長”,引起學生認真思索。現實生活中家長、教師確實時有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行為,為此,我們未成年人自身有無責任?我們應怎樣配合家長、學校做好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呢?讓學生開展討論,從中意識到:青少年要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保護和學校保護,更離不開自身的努力。同時設計“給校長寫信:為未成年人保護出謀劃策”這一開放型分層次活動,使學生在參與中更能體現主體的意識,使每個學生真正明白了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出獨特的見解、與眾不同的主張。 二、營造氛圍,培養個性
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如果能在輕松、活潑、融洽的民主氛圍中,勇于發現自我、表現自我,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便會逐漸成為具有大膽精神、個性豐富的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把自己視為“幫助學生成長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手握真理的知識權威”;是位“組織者”、“誘導者”,而不是把自己作為一個“命令者”、“操作者”,這樣才能創設一個適合于學生個性發展的良好氛圍。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經常和學生對話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溝通發展師生間的美好感情。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重視平等對話,尊重、理解學生,始終如一地把學生視為知識的探索者。這樣的氛圍形成之后,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自覺接受教學,并使個性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也得到了“用武之地”。如教學《消費者權益》一課時,教師可根據學生已有的社會經驗,結合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去商店購買商品為什么要“貨比三家”?消費者購物時有哪些權益?買了商品后為何要發票?哪些是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教師適時的點撥、啟發。學生就會積極性高漲,各抒己見。此時師生共處于消費者的平等地位,共同探討,營造了民主、平等熱烈的氛圍。這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個性。
三、創設舞臺,展示個性
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是孤立進行的,必須有一定的載體,參觀調查、社會實踐、小組活動、課堂表演……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拘一格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個性提供廣闊的天地。在教學中,教師要利用一切機會,創造條件給每個學生提供表現個性的舞臺,讓學生盡可能地在活動的參與過程中發展其個性。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注入時代的活水,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校園,開闊眼界,到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展現和豐富個性。從而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們的時代,了解我們的社會,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正確的看法。我們最近常聽到一些人抱怨物價漲得太快,并有一些疑問“物價為什么會上漲?物價會無限的上漲下去嗎?”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課后,我組織了學生,走訪了商店和集貿市場。同時又讓學生了解自己家庭的經濟生活狀況。學生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便進行分析研究,生動的事實證明:物價上漲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不會無限上漲。學生深有體會地說:“如果不了解這些,只聽人講漲價如何如何,自己不調查,不分析,那就會對物價產生誤解啊”!同學們通過社會調查,將政治理論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既可鍛煉自己的能力,而且思想也在實踐中得到升華。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只要我們教師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時時刻刻運用好主體性策略,認真分析對待每個學生,做到培養個性,發展個性,展示個性。才能使他們的天賦、才干、智慧得到充分施展,豐富、和諧、完美的個性才能形成。
[1]龍驚云.奇妙的逆反心理[J].心理世界,2005,(6):60.
[2]楊震.用心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J].家教,2005,(4):26.
[3]何齡修.對中學生學習方法指導策略的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3):67-70.
[4]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