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怎樣優化高中化學課堂教育
宋正福
摘要:《高中化學新課標》指出:高中化學課程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尊重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須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面對新課標的要求,以前的教學方法,靠單一傳授來完成教學任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探究新的有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我們所有高中化學教師的當務之急。 關鍵詞:化學課;教學;優化
優化高中化學課教學,要求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行為能夠體現正確的學科價值取向和明確的教學目標,力求在教學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品質,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因此,如何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做好教學設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是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教學目標設計要多元化 現代化教育的目標是開發學生的智力,我們的教學必須立足于使學生主動求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有效教學僅僅是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新課標呼喚優質教學,優質教學是一種教學體系,它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和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目標卓越、過程優化、效果優質為價值追求。通過優化教學系統中的諸要素,形成優教優學互動模式,旨在適度負擔的前提下,促進教學質量的大面積提高.并使學生學習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其素質得到多元化、個性化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求教師要目中有“人”,教學有對象意識.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努力促進學生科學索養的提高。我們教學目標的設置,應該體現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并重,既要重視預設目標,又要重視可能出現的非預設目標。因為,教學目標是教與學雙方活動的準繩,是衡量教學質量的標尺。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對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都起著決定和制約作用。我們在制訂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1)需要鞏固哪些知識?與哪些知識做好銜接?(2)學生學到哪些新的知識?學到什么程度?(3)培養學生哪方面的技能?達到什么程度?(4)培養學生哪些能力等等。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非常重視教學的認知目標.但是對非認知目標則沒有足夠的重視。我們更應該堅持教學目標的多元化,堅持以學習為中心的原則,在教學內容上不僅包含學科學習內容,而且要注重引入現實生中的實際問題,讓化學教學圍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具體目標運作。要關注教學質量.體現三維目標,關注師生互動,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重視教學情境的創設,密切聯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 二、教學過程要科學化 (一)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結構。一般認為,按時間順序把化學課劃分為課的開始、課的中心和課的結尾這樣固定的三個部分。這種劃分適合于任何一種課型。課的開始,是要讓學生明確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使他們做好知識和心理上的準備。課的中心部分是一節課的核心,課的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就在這部分.所以課的開始和課的結尾都要緊密圍繞課中心來進行。在課的結尾,要使學生對所學到知識得以歸納、概括,重點強化,加深理解和記憶,便于使本節課和下節課更好地銜接起來。 (二)創設問題情境。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將對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創設多種問題情境,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高潮疊起;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化學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門新鮮而神奇的課程,他們對此充滿了好奇,教師可以借助身邊的化學現象,創設問題情境,如酸堿指示劑的學習可讓學生采集花朵自行制作酸堿指示劑,并用以檢驗溶液的酸堿性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鼓勵同學們探究學習。由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必然對所學內容產生一股強大的吸引力,效果不言而喻。 (三)課堂練習和作業設計。在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布置適當數量的習題和作業,考查學生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便打好基礎;此外還要布置綜合性和有一定靈活性的習題.并加以解題指導,再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從而達到減輕學生負擔的目的。因此,加強化學課堂練習和作業的設計是極為必要的,對于課堂練習的設計,主要是著重考查學生剛學過的化學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起到及時反饋、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要緊密配合上課內容,適時地穿插安排,多選用難度不大,全班學生絕大多數都可以答對的習題;對于課外作業的設計,要配合學生已學過的知識,達到加深理解,綜合運用,并逐步形成化學知識結構的作用。課外作業題的綜合性、題型的多樣性、例題的靈活性及答案的隱蔽性等都要比課堂練習高一些。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就會伴隨著教學進度的發展得到提高。 (四)進行板書設計。板書,是教師教學思維的文字表達形式,它既可以彌補語言難以表達的不足,如化學用語,又可達到形象直觀的效果。一份好的化學教學板書,應有科學性、直觀性和藝術性。板書設計要體現教學目標性,能揭示一堂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是一堂課的精髓;同時體現教學的系統性.能形成完整的知識鏈;還要體現教學的全過程,成為上課的注意中心。 三、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化學教學方法比較多,如探索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程序教學法、單元結構教學法、“讀讀、議議、練練、講講”教學法、“邊實驗、邊觀察、邊討論”教學法等等。一堂課究竟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要視課型、內容及教師、學生的實際而定。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更要重視掌握好化學教學中的基本方法,如演示法、實驗法、練習法等,針對高中學生的認識水平,還可著重運用探索法、討論法、自學法等。應用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證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覺系統參與信息的收集過程,形成教與學的雙向互動,更好地發揮學生思維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形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情境。計算機的模擬功能,可使抽象內容形象化,靜止內容動感化,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教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