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未知
創新能力是指運用人類已有的知識進行創造、重新改造或組合開發新的東西的能力。 也可理解為能夠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的能力。 通過形式多樣和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使之成為能適應當前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下面就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談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從化學課的開始就應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因勢利導,使學生把要學轉化成想學,把苦學轉化為樂學,這樣就能保持學生對化學學習經久不衰的求知欲。那么如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呢?
首先,教師要營造一個自然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去學習。在這個環境中,不是你講我聽的簡單交流,而是允許學生打斷教師的講話,允許學生對教師的講話、觀點提出異議,允許學生相互討論。這樣的氛圍,有利于消除學生上課時拘謹的心理,使學生勇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其次,教師要在教學中創設新穎有趣的問題情景,利用現象生動逼真的化學實驗、曲折多變的問題情景來刺激學生,對教學語言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力求生動、形象、幽默、風趣,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探討和解決問題,這樣就會使學生感到興趣盎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就會不斷增強。
二、注重學習探究
1.加強問題探究,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培養創新能力的保障。只有在強烈的創新精神的引導下,學生才可能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而一切創新都始于問題的發現、問題的探索以及問題的解決。而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就是探究問題的一般過程,因此,加強問題探究能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2.加強實驗探究,培養創新能力
生動直觀的化學實驗,對學生有很大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教師應鼓勵學生對教材實驗進行質疑;對其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使其完善。對這些實驗裝置的探索,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認識,也培養了他們不迷信課本,勇于創新的精神和能力。
讓學生自行設計實驗可使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可使創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三、改進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模式嚴重束縛學生的個性和能力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的發展。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二種方法。
1注重問題設計;創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好奇心強,遇事好問個為什么。只有善于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沖動。設計一些復雜多變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的判斷來加以解決,或用辯論形式訓練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學生思維更具流暢性和敏捷性,發表出具有個性的見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2適時學法滲透;初中化學知識覆蓋面大,內在聯系千絲萬縷,學生學習有一定困難,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同時滲透學法指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分析對比,綜合歸納,簡化記憶等方法,在幫助學生記憶的同時又使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這樣學生的成績提高了,自然就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而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總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多方位的,這既需要教師的主導,也需要學生的主體,在教學科研不斷深化的今天,我們要不斷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努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