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厭學情緒的分析及對策
王淑忠
摘要:在職高政治課教學中,學生出現厭學情緒的原因主要體現在自卑心理、學習態度、動機興趣等方面,本人針對這種現象,采取綜合措施,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有所改觀。 關鍵詞:職業教育 思想政治課 厭學 對策 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應用型、技用型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越來越受到青睞,職業技術學校正是為了適應這一需求而迅速發展起來的。隨著職業學校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大,生源途徑日趨多種多樣,學習目的也不盡相同:有想升學的,也有想盡快就業的。但思想政治課不是高考科目,也不是專業課,這給思想政治課教學帶來了困難,于是解決學生的厭學情緒漸漸也被提上日程。 一、職業學校學生厭學情緒的原因分析 1.自卑心理,對學業喪失信心。職業學校學生大多是被普高拒之門外才選擇了職高的。由于學習水平較低,初中基礎知識太差,這給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造成了很大障礙,學習上感到吃力,產生自卑心理,因而對學習喪失信心。缺乏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勇氣和信心,學習情緒便急劇波動,有的干脆自暴自棄,放棄學業。同時,各種不良誘惑趁虛而入,導致思想政治課再好學也不愿學。“反正我不是學習的料,學不學無所謂了”,因而荒廢了學業。 2.學習態度消極,缺乏進取心。由于長期以來人們對職業教育的偏見還沒有完全轉變,初中畢業后能上普高的,很少有人選擇進職高。來職高可能不是孩子的選擇,只是家長不愿把孩子過早地推向社會,就把孩子送到職業學校,因而家長對孩子學習的期望值也不高。這樣的孩子來職業學校后如果得不到正確引導,初中階段的厭學情緒有可能被帶到新的學校:他們對學習消極應付,上課無精打采,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當成一種包袱,如果老師不督促,作業都懶得做,他們絲毫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 3.動機興趣不同,心存僥幸。職高學生中也有一部分學生很聰明很好學,他們來到職高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考大學繼續深造,另一個是掌握一技之長趕快就業。準備對口升學繼續深造的學生對高考科目他們會全力以赴,但是升學考試只考語文、數學、外語和專業課,思想政治課不是高考科目,還有必要學嗎?在平時的學習中,他們把精力幾乎都放在考試科目上,思想政治課就是輕松的休息課。而另一部分學生準備在學校學好專業課,掌握一技之長,畢業后盡快就業,誰還會踏下心來學習思想政治課呢?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片面地認為:不管升學還是就業,思想政治課都不能幫上忙。針對這一狀況,學生不想學,老師想把思想政治課上好就需要功夫了。